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顶部注气过程中气顶形成及扩大规律的室内判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39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部注气过程中气顶形成及扩大规律的室内判定方法,具有以下步骤:S1、气顶气驱驱替压差、采收率动态曲线和气顶前缘可视化图像的获取,具体包括高倾角油藏可视化物理模型的制作、气顶气驱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S2、气顶前缘运移及扩大规律的阶段划分:根据步骤S1获得的驱替压差、采收率生产动态曲线,结合气顶前缘可视化变化图像,将注入的人工气顶划分为气顶形成和气顶扩大两大阶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模拟倾斜油藏储层流体及物性条件的基础上,借助顶部注气可视化砂管驱替实验,获取顶部注气过程中驱替压差和采收率随气体注入量的变化关系曲线,结合高清摄像头实时拍摄的气顶前缘变化特征图像,从而确定气顶的形成及扩大规律。扩大规律。扩大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部注气过程中气顶形成及扩大规律的室内判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倾斜油藏注气开发
,尤其是一种顶部注气过程中气顶形成及扩大规律的室内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我国油藏构造特征来看,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背斜构造和潜山构造的倾斜油藏,此类油藏大多数具有埋藏较深、闭合度高、油藏倾角大、油层厚等特点,有的还具有原生气顶和边底水等特征。在开发此类油藏时,衰竭开采通常由于溶解气的析出和重力分异作用而形成次生气顶,而在经历水驱过后,往往又会在油藏顶部形成“阁楼油”,影响注水开发效果。
[0003]如何避开衰竭式开采和水驱开采带来的不足,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对于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顶部注气被认为是有效提高此类油藏采收率的潜力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油藏顶部注气、底部采油,利用注入气与原油之间存在的密度差,能够有效驱替水驱无法动用的“阁楼油”。该方法具有控制气油水界面、保持油藏压力等特点,是一种合理开发、利用和储存油气资源的有效手段。
[0004]目前,人们针对顶部注气提高采收率的研究主要以实际应用为主,大多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部注气过程中气顶形成及扩大规律的室内判定方法,其特征是:具有以下步骤:S1、气顶气驱驱替压差、采收率动态曲线和气顶前缘可视化图像的获取:S1

1、高倾角油藏可视化物理模型的制作:根据目标区块油藏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地层倾角储层条件,采用石英砂填充制作可视化填砂管模型,设置填砂管模型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地层倾角,用以模拟倾斜油藏;在饱和地层水的基础上向模型中饱和地层油,制造束缚水饱和度和初始含油饱和度;S2

2、气顶气驱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以一定流速向模型中连续注入气体开展顶部注气可视化长砂管驱替实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驱替压差和采油量的实验数据,采用高清摄像头实时拍摄可视化模型中气顶前缘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束后计算气顶气驱采收率,绘制驱替压差和采收率随注气量的变化关系曲线;根据获取的驱替压差、采收率生产动态曲线,结合气顶前缘可视化变化特征,综合确定气顶的形成及扩大规律;S2、气顶前缘运移及扩大规律的阶段划分:根据步骤S1获得的驱替压差、采收率生产动态曲线,结合气顶前缘可视化变化图像,将注入的人工气顶划分为气顶形成和气顶扩大两大阶段;气顶形成阶段:在此阶段内人工气顶逐渐形成,出口端未见气体,即注入气体尚未突破,驱替压差快速升高,采收率逐渐增加,但整体对最终采收率的贡献较小;气顶扩大阶段:在此阶段内形成的人工气顶逐渐扩大,注入气体已突破,驱替压差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采收率逐渐增加并趋于平稳,且最终采收率大部分由此阶段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宏达郭文敏邢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