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434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包括枕骨板、固定柱及固定螺帽,固定柱位于枕骨板的滑槽螺孔内,用于容纳连接棒,固定螺帽用于与固定柱紧固,实现连接棒固定在固定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能够方便手术中放置枕骨螺钉、放置连接棒及复位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增强枕骨螺钉与枕骨间固定的牢固性,实现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枕颈融合术是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枕颈交界处不稳,或枕颈部不稳导致颈脊髓压迫时,为了维持寰枢椎稳定,减轻或解除颈脊髓压迫而实施的一项脊柱手术技术。该类手术适应症包括寰枕关节脱位、枕骨髁骨折、寰椎骨折、枢椎骨折脱位等颅枕交界区外伤,先天性畸形、风湿性关节炎、颅颈交界区肿瘤等。
[0003]中国专利CN 111759438A公开了一种后路复位内固定系统,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椎体矫形杆和调节装置。操作时,将两个椎体矫形杆的连接棒与椎体连接,枕骨板与枕骨连接,实现后路复位内固定系统与枕骨和椎体的连接;将基座组件与靠近枕骨的椎弓根钉连接,连接组件与枕骨螺钉连接;对枕骨板与连接棒之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具体为,通过第一线性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杆运动,使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分别与枕骨上的两个枕骨螺钉连接,通过第二线性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线性驱动组件运动,第一线性驱动组件带动连接杆与连接杆上的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运动,对枕骨进行提拉牵引,使枕骨板与连接棒之间的倾斜角度至符合人体枕骨与颈椎的解剖结构,实现后路复位内固定。但是上述结构较为复杂。
[0004]枕骨板内固定系统是枕颈融合术中一种常用内固定方法,但目前已在临床中常用的枕骨板系统在手术实际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
[0005]1、置棒困难:在枕颈融合术中,尤其针对颅底、上颈椎发育畸形等手术时,由于患者的解剖结构不同于常人,加之颅底及颈后软组织的阻挡,使固定于颈椎骨的连接棒较难置入枕骨板的空心螺柱进一步固定。
[0006]2、复位困难:尤其在治疗颅底凹陷症时,采用颈后路枕颈融合术过程中,由于颅底骨向内凹陷,及其下方的寰枢椎、经过枕骨大孔向上陷入颅腔,而且可能合并颈椎骨发育异常,而常规枕骨板一体化设计中缺乏可靠的“锚定点”,因此常导致复位困难,或复位不满意。
[0007]3、钢板脱落:由于枕骨板多为一体式结构,螺钉多固定于枕外隆凸处,固定孔少且位置集中,故产生应力亦较集中,且对于枕骨发育异常患者,可有骨板厚度不一,薄弱处螺钉固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颈椎后路枕颈融合术中使用的枕骨板存在的部分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
[0009]本技术提供的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能够方便手术中放置枕骨螺钉、放置连接棒及复位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增强枕骨螺钉与枕骨间固定的牢固
性,实现枕骨板内固定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升。
[0010]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1]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包括枕骨板主体、连接在枕骨板主体上方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上蝶翼、连接在枕骨板主体下方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下蝶翼,
[0012]所述枕骨板主体为长条形结构,所述枕骨板主体上分布有用于固定枕骨螺钉的枕骨螺钉主固定孔,
[0013]所述上蝶翼与下蝶翼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固定柱的滑槽螺孔,所述固定柱用于固定连接棒。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枕骨螺钉主固定孔沿枕骨板主体均布设置有3个。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枕骨板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一横行浅槽,所述横行浅槽用于将枕骨板主体折弯以贴服枕骨的骨面。所述横行浅槽利于实际使用中可根据不同颅骨形态进行枕骨板主体预弯,以便更好的贴服骨面,妥善坚强固定。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横行浅槽位于三个枕骨螺钉主固定孔的第一个与第二个之间。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枕骨螺钉主固定孔环形内壁设有内弧形凹槽,便于枕骨螺钉沿导入方向滑入枕骨螺钉主固定孔中,以紧密固定在枕骨表面,即内弧形凹槽的设置能够允许枕骨螺钉适当倾斜,增加枕骨螺钉固定深度和与枕骨骨质接触面积,增加固定强度,防止松动以致枕骨板脱落。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下蝶翼的滑槽螺孔靠近枕骨板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辅助固定枕骨螺钉的辅螺钉孔。辅螺钉孔共设置有2个。辅螺钉孔设置的目的在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进行枕骨螺钉固定,用以增加枕骨板的固定强度。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辅螺钉孔环形内壁设有内弧形凹槽,便于枕骨螺钉沿导入方向滑入辅螺钉孔中,以紧密固定在枕骨表面,即内弧形凹槽的设置能够允许枕骨螺钉适当倾斜,增加枕骨螺钉固定深度和与枕骨骨质接触面积,增加固定强度,防止松动以致枕骨板脱落。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枕骨螺钉主固定孔和辅螺钉孔环形内壁的内弧形凹槽可使螺钉具有10
°
左右的倾斜角度。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螺孔为椭圆形结构。将滑槽螺孔设置为椭圆形结构,可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及调节固定柱在滑槽螺孔内的合适位置,以组装枕骨板内固定系统。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螺孔内壁设有内收弧形滑槽进而形成滑行轨道,用于供固定柱在轨道上滑行。使用时,根据手术实际需要,可以方便的选择以及调整固定柱在滑槽螺孔内的合适位置,选定位置后,可以将连接棒置入固定柱,并用固定螺帽进行固定,实现连接棒与枕骨板之间的固定。
[0023]本技术提供的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包括左右两侧的两个上蝶翼和两个下蝶翼,共4个侧翼,整体呈蝶形。
[0024]本技术提供的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中,两个上蝶翼和两个下蝶翼上滑槽螺
孔一共有4个。
[0025]本技术提供的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在枕颈融合术中使用时,一般选择固定在枕骨枕外隆凸及附近。
[002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包括枕骨板、固定柱及固定螺帽,所述枕骨板即为所述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枕骨板的滑槽螺孔内,所述固定柱用于容纳连接棒,所述固定螺帽用于与固定柱紧固,实现连接棒固定在固定柱上。
[0027]所述固定柱用于设置在枕骨板的滑槽螺孔处,可在滑槽螺孔内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滑行确定合适位置,再通过固定螺帽进行加压固定。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柱包括下侧壁及连接在下侧壁下方的固定柱底部滑槽,所述固定柱底部滑槽与枕骨板的滑槽螺孔相契合,位于枕骨板的滑槽螺孔内,便于固定柱在滑槽螺孔内滑行固定,所述下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连接棒,所述下侧壁的内壁设有用于实现固定螺帽拧入的内螺纹,以实现与固定螺帽的配合。凹槽方便连接棒顺势滑入,且利于连接棒妥善固定此处,防止滑移松动,且在固定螺帽拧入后更加牢靠,减少移位风险。
[002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下侧壁的上方还设置有加长侧壁,所述加长侧壁为两个,两个加长侧壁之间形成用于连接棒穿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枕骨板主体(11)、连接在枕骨板主体(11)上方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上蝶翼(12)、连接在枕骨板主体(11)下方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下蝶翼(15),所述枕骨板主体(11)为长条形结构,所述枕骨板主体(11)上分布有用于固定枕骨螺钉的枕骨螺钉主固定孔(7),所述上蝶翼(12)与下蝶翼(1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固定柱(2)的滑槽螺孔(13),所述固定柱(2)用于固定连接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骨板主体(11)的上端设置有一横行浅槽(6),所述横行浅槽(6)用于将枕骨板主体(11)折弯以贴服枕骨的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骨螺钉主固定孔(7)环形内壁设有内弧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在下蝶翼(15)的滑槽螺孔(13)靠近枕骨板主体(1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辅助固定枕骨螺钉的辅螺钉孔(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螺钉孔(14)环形内壁设有内弧形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枕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螺孔(13)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滑槽螺孔(13)内壁设有内收弧形滑槽进而形成滑行轨道,用于供固定柱(2)在轨道上滑行。7.一种枕颈融合术中用长臂枕骨板复位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枕骨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滨郭群峰杨海松卢旭华张梅王亮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