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及其制备工艺、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14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8
本申请涉及充电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及其制备工艺、应用。本申请的智能充电线缆,包括缆芯、屏蔽层和外护套,缆芯包括两组电源芯线和一对信号芯线,信号芯线对与两组电源芯线并排设置呈扁平状,信号芯线对外部套设有中被层;本申请的智能充电线缆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导体;(2)制备电源芯线;(3)制备信号芯线;(4)信号芯线对制备;(5)中被信号对的制备;(6)屏蔽层的包覆:将电源芯线以及中被信号对压成扁平结构,在扁平结构外围依次包覆导电绝缘层、编织屏蔽层;(7)外护套的包覆:在屏蔽层上包覆外护套,即得。本申请的智能充电线缆,信号芯线不容易断裂,使用寿命较久。用寿命较久。用寿命较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及其制备工艺、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充电电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及其制备工艺、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应对环境污染和缓解能源危机的焦点性技术,各个国家以及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均纷纷投入巨资开展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电动汽车的研究及示范应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电动汽车配套的基础充电设施已成为发展重点。电动汽车充电电缆作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性能对整个充电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0003]常规的电动汽车充电线,普遍将多条电源线与两条传输信号的细线绞合,然后将铝箔屏蔽层包覆在电源线以及信号线外围,随后在铝箔屏蔽层外编织屏蔽层,随后通过押出工艺将外被包覆在铝箔屏蔽层的外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信号线与电源线外径相差较大,使用过程中信号线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导致充电线缆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便于减少信号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及其制备工艺、应用。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线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缆芯、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包覆在屏蔽层外部,所述缆芯包括两组电源芯线和一对信号芯线,每组所述电源芯线包括多个电源芯线,所述信号芯线对与两组所述电源芯线并排设置呈扁平状,所述信号芯线对设置在两组电源芯线之间,所述电源芯线、信号芯线各自均由导体和包覆在外的绝缘材料组成,所述电源芯线绝缘厚度为0.5

1mm,所述信号芯线绝缘厚度为0.2

0.3mm,所述信号芯线对外部套设有中被层且采用平行对方式设置,所述中被层的材料为导电聚乙烯、导电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
[0006]优选的,外护套的厚度为0.8

1.5mm。
[0007]优选的,外护套的宽度大于40mm时,采用履带牵引机牵引。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信号芯线对与电源芯线组并排设置,电源芯线组分布在信号芯线的两边,同时电源芯线的厚度大于信号芯线的厚度,从而使得电源芯线对信号芯线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信号芯线对受外力较小,从而减少信号芯线出现断裂的情况;信号芯线对外包覆有中被层,中被层进一步对信号芯线对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同时不会影响信号芯线的数据传输,从而进一步减少信号芯线对出现断裂的情况,提高充电线缆的使用寿命。
[0009]优选的,所述中被层的厚度为0.1

0.3mm。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被层的厚度较薄,不影响信号芯线对的信号传输,同
时,便于对信号芯线对进行后续处理,另外,中被层采用的材质的成本相对于信号芯线绝缘层的材质较高,因此,在不影响中被层对信号芯线对信号传输以及保护作用的前提下,降低中被层的厚度。
[0011]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由编织屏蔽层和包覆在缆芯上的导电绝缘层构成,所述编织屏蔽层包覆在导电绝缘层外。
[0012]优选的,所述编织屏蔽层为镀锡铜编织屏蔽层。
[0013]优选的,所述镀锡铜编织屏蔽层编织密度为85%。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缆芯外包覆屏蔽层,屏蔽层由导电绝缘层以及编织屏蔽层构成,便于提高电磁屏蔽效果,同时,电源芯线组、信号芯线对整体形成一个扁平结构,导电绝缘层能够与缆芯贴合的更加密切,便于操作,编织屏蔽层的包覆便于进一步提高线缆的电磁屏蔽效果,同时提高线缆的抗压作用,进而减少信号芯线受力易断裂的情况出现,进而提高线缆的使用。
[0015]优选的,所述导电绝缘层的厚度为0.2

0.3mm,所述导电绝缘层的材质为导电聚氯乙烯、导电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绝缘层厚度较大时,并不会影响线缆的屏蔽效果,同时增加成本;导电绝缘层采用导电聚氯乙烯、导电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便于降低成本,同时导电聚氯乙烯、导电聚乙烯在押出过程中不需要重新更换螺杆就能押出,从而使得工艺更加简单。
[0017]优选的,所述外护套呈扁平状,所述外护套的左右宽度大于上下厚度,所述外护套的左、右端面为圆弧面。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护套呈扁平状设置,便于当线缆出现扭曲或受力时,位于外护套两侧的电源芯线受力较大,进而导致位于电源芯线中间的信号芯线对受力较小,从而进一步减少信号芯线出现断裂的情况。
[0019]优选的,所述外护套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EVA树脂60

80份、石蜡油30

60份、硫化剂5

10份、1,4

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1

5份、抗氧剂0.2

1份、发泡剂0.5

3份、填充剂10

15份,所述填充剂由白炭黑、氢氧化镁按质量比(3

5):(2

4)组成,所述硫化剂由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按质量比(1

2):(2

3)组成。
[0020]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醇酯。
[0021]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0022]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进一步优选的,钛酸酯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KR

38S。
[0023]优选的,白炭黑的粒径为60

80nm。
[0024]优选的,所述白炭黑为改性白炭黑,所述改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白炭黑与偶联剂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8min即得,其中,搅拌速度为480r/min,即得。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EVA树脂在1,4

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的作用下与硫化剂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强电缆的抗压性能,当线缆受到外界应力作用时,外界应力分配到三维网状结构中,从而使得应力在外护套上减少,从而进一步减少传到中被层的力,进而减少传向信号芯线对的应力,从而减少信号芯线出现断裂的情况;抗氧剂的加入用于进一步减少外界因素使得外护套的原料发生氧化反应使得高分子链断裂的情况出现;EVA树脂与
填充剂相互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增强外护套的强度,从而提高外护套的抗压性能,从而进一步减少传向信号芯线的力,从而减少信号芯线出现断裂的情况。
[0026]优选的,还包括20

30重量份的POE、20

30重量份的SEBS。
[0027]优选的,所述SEBS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

250000。
[0028]优选的,所述POE为马来酸酐接枝POE。
[002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线缆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缆芯、屏蔽层和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包覆在屏蔽层外部,所述缆芯包括两组电源芯线(5)和一对信号芯线(4),每组所述电源芯线(5)包括多个电源芯线(5),所述信号芯线对与两组所述电源芯线(5)并排设置呈扁平状,所述信号芯线对设置在两组电源芯线(5)之间,所述电源芯线(5)、信号芯线(4)各自均由导体和包覆在外的绝缘材料组成,所述电源芯线(5)绝缘厚度为0.5

1mm,所述信号芯线(4)绝缘厚度为0.2

0.3mm,所述信号芯线对外部套设有中被层(6)且采用平行对方式设置,所述中被层(6)的材料为导电聚乙烯、导电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被层的厚度为0.1

0.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由编织屏蔽层和包覆在缆芯上的导电绝缘层构成,所述编织屏蔽层包覆在导电绝缘层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绝缘层的厚度为0.2

0.3mm,所述导电绝缘层的材质为导电聚氯乙烯、导电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呈扁平状,所述外护套的左右宽度大于上下厚度,所述外护套的左、右端面为圆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EVA树脂20

40份、石蜡油30

60份、硫化剂5

10份、1,4

双叔丁基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平陈以清邹翼腾杨晓书陈以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红旗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