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98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至少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聚酰胺表层、聚酰胺芯层、第二聚酰胺表层;所述第一聚酰胺层和第二聚酰胺表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73%~86.2%的高粘聚酰胺6、10%~15%的共聚聚酰胺、3%~8%的聚酰胺弹性体以及0.5%~1%的纳米粒子及0.3%~3%的其他助剂;所述聚酰胺芯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3%~86.5%的高粘聚酰胺6、10%~15%的共聚聚酰胺、3%~8%的聚酰胺弹性体及0.5%~1%的纳米粒子;所述高粘聚酰胺6的黏度在3.5~3.8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包装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具有拉伸强度大,阻隔性高以及优异的抗穿刺性和耐化学溶剂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子包装、医药包装、锂电池封装等众多行业领域。
[0003]锂电池封装膜通常采用铝塑复合结构,其典型结构为:PA//AL//CPP。其中,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在整个铝塑复合膜中起主要力学支撑作用。为了确保锂电池外包装在一步冷冲压的过程中,不发生薄膜的翘边、薄膜的断裂等问题,要求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和超高的柔韧性。
[0004]目前,电动汽车用锂电池铝塑复合膜中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长期依赖进口采用先进吹膜工艺生产的聚酰胺薄膜。虽然平膜法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相对于管膜法聚酰胺薄膜具有生产效率高,厚度均匀可控的优点,但是在锂电池封装领域,国内平膜法生产的聚酰胺薄膜的冲坑深度较管膜法生产的聚酰胺薄膜低,仅仅用于3C电子领域铝塑封装膜。
[0005]用于铝塑膜软包装的尼龙薄膜,通常采用的厚度为25μm。将铝塑膜包装用的尼龙薄膜的厚度从25μm减少到15μm,使其能满足铝
[0006]塑膜包装的要求。再通过材料改性扩大聚酰胺薄膜的极限拉伸倍率,不仅可以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且能够节能降本。因此一种拉伸倍率大,生产效率很高,性能优异的聚酰胺薄膜用于锂电池封装膜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胺薄膜,其具备优异的抗冲性能,特别适合锂电池铝塑复合膜封装领域。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9]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至少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聚酰胺表层、聚酰胺芯层、第二聚酰胺表层;
[0010]所述第一聚酰胺层和第二聚酰胺表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73%~86.2%的高粘聚酰胺6、10%~15%的共聚聚酰胺、3%~8%的聚酰胺弹性体以及0.5%~1%的纳米粒子及0.3%~3%的其他助剂;
[0011]所述聚酰胺芯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3%~86.5%的高粘聚酰胺6、10%~15%的共聚聚酰胺、3%~8%的聚酰胺弹性体及0.5%~1%的纳米粒子;
[0012]所述高粘聚酰胺6的黏度在3.5~3.8Pa
·
s。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聚聚酰胺由聚合单体尼龙66与尼龙6、尼龙612、尼龙610、尼龙12、尼龙1010、尼龙11或尼龙1212中的至少一种单体聚合而成。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酰胺弹性体选自聚醚共聚尼龙PA6

b

PEG、PA6

b

PPG
或PA6

b

PTM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粒子选自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锌或纳米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其他助剂选自防滴落剂、开口剂或爽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聚酰胺表层或第二聚酰胺表层的总质量计,所述第一聚酰胺表层或第二聚酰胺表层中含有的其他助剂包括0.1%~1%的防滴落剂、0.1%~1%的开口剂及0.1%~1%的爽滑剂。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滴落剂选自聚四氟乙烯微粉、含氟高聚物、硅烷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剂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爽滑剂选自芥酸酰胺、油酸酰胺、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酰胺表层和第二聚酰胺表层厚度在1~2μm,所述聚酰胺芯层的厚度在10~20μm。
[002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将各层组分分别共混挤出造粒获得各层混合母料;
[0024]将各层混合母料分别熔融共挤出获得未拉伸铸片;
[0025]将未拉伸铸片进行双向拉伸获得拉伸后薄膜;
[0026]所述拉伸后薄膜包括至少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聚酰胺表层、聚酰胺芯层、第二聚酰胺表层;
[0027]所述第一聚酰胺层和第二聚酰胺表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73%~86.2%的高粘聚酰胺6、10%~15%的共聚聚酰胺、3%~8%的聚酰胺弹性体以及0.5%~1%的纳米粒子及0.3%~3%的其他助剂;
[0028]所述聚酰胺芯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3%~86.5%的高粘聚酰胺6、10%~15%的共聚聚酰胺、3%~8%的聚酰胺弹性体及0.5%~1%的纳米粒子;
[0029]所述高粘聚酰胺6的黏度在3.5~3.8Pa
·
s。
[0030]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酰胺薄膜具备优异的抗冲性能,特别适合锂电池铝塑复合膜封装领域。
[0031]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0第一聚酰胺表层
ꢀꢀꢀꢀꢀꢀ
20聚酰胺芯层
ꢀꢀꢀꢀꢀꢀꢀꢀꢀ
30第二聚酰胺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至少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聚酰胺表层、聚酰胺芯层、第二聚酰胺表层;所述第一聚酰胺层和第二聚酰胺表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73%~86.2%的高粘聚酰胺6、10%~15%的共聚聚酰胺、3%~8%的聚酰胺弹性体以及0.5%~1%的纳米粒子及0.3%~3%的其他助剂;所述聚酰胺芯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3%~86.5%的高粘聚酰胺6、10%~15%的共聚聚酰胺、3%~8%的聚酰胺弹性体及0.5%~1%的纳米粒子;所述高粘聚酰胺6的黏度在3.5~3.8Pa
·
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聚酰胺由聚合单体尼龙66与尼龙6、尼龙612、尼龙610、尼龙12、尼龙1010、尼龙11或尼龙1212中的至少一种单体聚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弹性体选自聚醚共聚尼龙PA6

b

PEG、PA6

b

PPG或PA6

b

PTM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选自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锌或纳米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助剂选自防滴落剂、开口剂或爽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露林新土廖贵何颜艺林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