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389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及方法,包括测量流通池、进水进泥口、溢流口、排泥排污口、进样自动阀、自动取样阀、排泥排污自动阀、自动冲洗阀、清洗装置头部、螺纹驱动杆、步进电机、驱动杆固定支架、螺纹孔、监控摄像头、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水力冲洗和机械擦洗双重同步作用,充分实现测量流通池的深度清洁,避免因测量流通池内壁污染造成数据采集单元无法准确捕捉数据突变点,可有效保证所需参数被连续准确测量,确保测量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刷头更换操作简易,清洗过程直观可视,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作为一种模块化系统在多行业多领域的多种测量装置中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絮体沉降比是反应絮凝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准确、便捷的获取该参数对指导水处理工艺系统的生产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为实现絮体的自动实时取样和絮体沉降比的实时监测分析,部分技术人员已开发出絮体沉降比自动测量装置,但在实际应用中当装置连续测量时,测量误差较大,究其原因是忽视了装置测量前后的彻底清洗维护工作。例如,CN201810624803.2《污泥沉降比在线自动监测装置》仅采取了依靠旋塞外压排除水样的机械式方法,CN201920720905.4《一种污泥沉降比在线自动检测装置》仅采取了简单的水力冲洗方法,若污泥密度较大、黏附性较强,则黏附在测量筒内壁的杂质无法有效清除,不仅不利于数据采集装置捕捉数据突变点,使得后续测量结果误差较大,还不利于测量装置的清洁保养,使用一段时期后,则只能人工拆下测量筒进行彻底清洗,这便与测量装置想要实现精准采样、连续测定的初衷相悖。申请人先期研究开发的CN202011183164.4《一种絮体沉降比自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中,以自动取样单元、数据自动采集单元和自动控制分析单元为基础,实现了实时取样、自动采集和实时分析等功能,但为了良好稳定的展现该测量装置高灵敏、低误差、连续实时测定的优点,完全达到自动化、智能化,则应不可避免的充分考虑测量装置的深度清洗功能。
[0003]鉴于以上原因,为了解决现有测量装置无法实现自动深度清洗、无法保证清洗效果、清洗不彻底影响装置后续测量精度等问题,亟需开发设计出一套深度清洁、全自动运行、清洗效果佳、可有效保证参数测量精度的清洗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及方法,该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测量装置无法实现深度自动清洗、无法保证清洗效果、清洗不彻底影响装置后续测量精度等缺点,适用于多种水处理系统。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流通池、清洗装置头部、监控摄像头和控制系统;
[0007]所述测量流通池上设置有进水进泥口、溢流口和排泥排污口;所述测量流通池的进水进泥口通过进水进泥管与前序反应池排泥系统相连;所述测量流通池的排泥排污口通过排泥排污管与废水收集系统相连;
[0008]所述清洗装置头部设置于测量流通池内部;所述清洗装置头部与螺纹驱动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螺纹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相连;
[0009]所述监控摄像头安装于测量流通池的一侧,用于实时记录清洗过程并反馈至控制
系统;
[0010]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进样自动阀、自动取样阀、排泥排污自动阀、自动冲洗阀、步进电机和监控摄像头相连接;
[0011]所述进样自动阀和自动取样阀安装于进水进泥管上,所述排泥排污自动阀安装于排泥排污管上,所述进样自动阀与冲洗水系统之间的冲洗水管上设有自动冲洗阀;
[0012]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自动阀门、步进电机、自动深度清洗程序等的启动和停止。
[0013]进一步的,所述清洗装置头部由刷头和刷头紧固支架组成,刷头内部有四个透水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清洗装置头部通过丝扣活接头与螺纹驱动杆的一端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螺纹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驱动杆固定支架的螺纹孔与步进电机相连。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进样自动阀、自动取样阀和自动冲洗阀通过进水进泥口与测量流通池相连。
[0017]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流通池通过溢流口与废水收集系统相连。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排泥排污自动阀通过排泥排污口与测量流通池相连。
[0019]进一步的,所述装置的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方法,包括:
[0020]步骤一,自动深度清洗指令经控制系统下达后,排泥排污自动阀、进样自动阀、自动冲洗阀依次开启,冲洗水进入测量流通池内;与此同时,步进电机动作,通过螺纹驱动杆驱动清洗装置头部顺时针转动下行,下行时长t1秒后触碰到测量流通池的内底面;
[0021]步骤二,延时t2秒后,清洗装置头部逆时针转动上升,上升时长t1秒后到达测量流通池的外顶部,即初始停留位置;
[0022]步骤三,监控摄像头实时记录并反馈现场画面,通过控制系统在线联锁设定进样自动阀及自动冲洗阀的开启时长;
[0023]步骤四,自动深度清洗时长达到设定时间后,通过控制系统远程关闭进样自动阀,开启自动取样阀,对取样管路进行水力冲洗;
[0024]步骤五,达到设定时间后,控制系统依次远程关闭自动取样阀、自动冲洗阀和排泥排污自动阀。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具有流通池内壁水力冲洗、流通池内壁机械擦洗、流通池清洁效果反馈、取样管路水力冲洗等功能,基于水力冲洗和机械擦洗双重同步作用,充分实现测量流通池的深度清洁,避免因测量流通池内壁污染造成数据采集单元无法准确捕捉数据突变点,可有效保证所需参数被连续准确测量,确保测量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刷头更换操作简易,清洗过程直观可视,自动化程度高。本专利技术可作为一种模块化系统在多行业多领域的多种测量流通池中应用,可应用于多种水处理系统,在电力、制药、市政、电镀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27]进一步的,清洗装置头部依靠步进电机的驱动上下往复移动,且在下行及上升过程中分别呈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可避免清洗盲区并有效增强清洁效果。
[0028]进一步的,刷头采用软质韧性材料,可有效避免因刮伤测量流通池内壁而造成测量误差,且刷头直径略大于测量流通池内径,保证其在测量流通池内具有一定的填充度,从
而有效增强清洗力度,保证清洁效果。
[0029]进一步的,软质刷头由支架紧固,长期运行后,若刷头出现永久性磨损或脏污时,仅需松开紧固螺丝,即可更换新刷头,操作简易。紧固支架采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性较好且使用寿命较长。刷头内部有四个透水孔,便于清洗过程中清水流通并增大水力扰动,可有效保证水力清洗效果。
[0030]进一步的,自清洗装置基于水力冲洗和机械擦洗双重同步作用,可充分实现测量流通池的深度清洁,避免因测量流通池内壁污染造成数据采集单元无法准确捕捉数据突变点,可有效保证连续准确测量所需参数,确保测量装置持续稳定运行,自动化程度高。
[0031]进一步的,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将清洗过程记录并反馈至控制系统,使得测量流通池的清洗全过程直观可视、清洁效果有据可循,同时可为设定自清洗装置的清洗时长提供依据,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流通池(1)、清洗装置头部(9)、监控摄像头(14)和控制系统(15);所述测量流通池(1)上设置有进水进泥口(2)、溢流口(3)和排泥排污口(4);所述测量流通池(1)的进水进泥口(2)通过进水进泥管与前序反应池排泥系统相连;所述测量流通池(1)的排泥排污口(4)通过排泥排污管与废水收集系统相连;所述清洗装置头部(9)设置于测量流通池(1)内部;所述清洗装置头部(9)与螺纹驱动杆(10)的一端相连,所述螺纹驱动杆(10)的另一端与步进电机(11)相连;所述监控摄像头(14)安装于测量流通池(1)的一侧,用于实时记录清洗过程并反馈至控制系统(15);所述控制系统(15)分别与进样自动阀(5)、自动取样阀(6)、排泥排污自动阀(7)、自动冲洗阀(8)、步进电机(11)和监控摄像头(14)相连接;所述进样自动阀(5)和自动取样阀(6)安装于进水进泥管上,所述排泥排污自动阀(7)安装于排泥排污管上,所述进样自动阀(5)与冲洗水系统之间的冲洗水管上设有自动冲洗阀(8);所述控制系统(15)控制自动阀门、步进电机(11)、自动深度清洗程序等的启动和停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头部(9)由刷头(16)和刷头紧固支架(18)组成,刷头(16)内部有四个透水孔(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头部(9)通过丝扣活接头(19)与螺纹驱动杆(10)的一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体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自动深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驱动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军陈玉强刘小勇张凯贺凯杨杰利董娟和会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