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88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包括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和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所述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一端连接有热敏电阻R7和Q1模块,所述Q1模块的内部连接有二极管,所述Q1模块的一端连接有Q3模块,所述Q1模块和Q3模块均通过连接线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该种电源变换输入反极性保护和冲击电流抑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能较为快速的检测到反接及浪涌电流,保护变换器。保护变换器。保护变换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变换输入反极性保护和冲击电流抑制
,具体为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源变换器是一种涉及电源变换的控制设备,由于其可以进行不同电压的变化,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电路中。
[0003]目前,电源变换器可以将外部电源提供的供电电压进行变换,并将变换后的电压传输给负载。但是,电源变换器检测到输入反接时
[0004]可能会损坏变换器。为此需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包括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和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所述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一端连接有热敏电阻R7和Q1模块,所述Q1模块的内部连接有二极管,所述Q1模块的一端连接有Q3模块,所述Q1模块和Q3模块均通过连接线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的一端连接有GND电压模块和VIN

电压模块。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GND电压模块的一端连接有Z2模块,所述Z2模块的一端连接有三极管。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一端连接有热敏电阻R7,且所述热敏电阻R7为负温度系数的功率型热敏电阻R7并与电源模块形成回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VIN

电压模块的一端连接有效应管DS导通电阻,且所述VIN

电压模块与效应管DS导通电阻形成回路,所述VIN

电压模块与R2对C1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和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均连接电源保护模块。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变换输入防反接防浪涌,能较为快速的检测到反接及浪涌电流,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的一端连接有GND电压模块和VIN

电压模块,GND电压模块的一端连接有Z2模块,Z2模块的一端连接有三极管,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一端连接有热敏电阻R7,且热敏电阻R7为负温度系数的功率型热敏电阻R7并与电源模块形成回路保护变换器,对电源变换器输入防反接防浪涌技术,当检测到输入反接时,变换器不工作,保证电气安全。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的第一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的第二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包括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和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一端连接有热敏电阻R7和Q1模块,Q1模块的内部连接有二极管,Q1模块的一端连接有Q3模块,Q1模块和Q3模块均通过连接线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0019]其中,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的一端连接有GND电压模块和VIN

电压模块。
[0020]其中,GND电压模块的一端连接有Z2模块,Z2模块的一端连接有三极管。
[0021]其中,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一端连接有热敏电阻R7,且热敏电阻R7为负温度系数的功率型热敏电阻R7并与电源模块形成回路。
[0022]其中,VIN

电压模块的一端连接有效应管DS导通电阻,且VIN

电压模块与效应管DS导通电阻形成回路,VIN

电压模块与R2对C1电性连接。
[0023]其中,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和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均连接电源保护模块。
[0024]工作原理:使用时, a)输入反极性保护,输入极性未反接情况下,启动瞬间电流通过热敏电阻R7、Q1体内二极管回到电源,当Q1、Q3导通后,电流通过Q1、Q3导通电阻流回电源,输入反极性情况下,Q1关断,产品内部无电流回路,产品不能启动工作;b) 冲击电流抑制电路1)电源启动瞬间, GND与VIN

的电压超过50V,GND通过Z2使三极管开始导通,N沟道场效应管Q1的GS电压小于0.6V,其DS不能导通,电源启动瞬间电流通过负温度系数的功率型热敏电阻R7形成回路,热敏电阻同时起到抑制浪涌电流的作用;2)随着电路中电源电压的建立, GND与VIN

的电压低于50V时,三极管Q2截止,VIN+经R2对C1进行充电,当C1上的电压达到Q3的启动电平后,Q3开始导通,VIN

通过场效应管DS导通电阻形成回路,热敏电阻R7停止工作。Z1限制C1上的电平防止电平过高对Q3损坏。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包括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和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反极性保护模块一端连接有热敏电阻R7和Q1模块,所述Q1模块的内部连接有二极管,所述Q1模块的一端连接有Q3模块,所述Q1模块和Q3模块均通过连接线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流抑制电路模块的一端连接有GND电压模块和VIN

电压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及电流冲击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GND电压模块的一端连接有Z2模块,所述Z2模块的一端连接有三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变换器反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录杜俊浦绍星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