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382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及方法,包括:共享行为获取、数字痕迹生成、共享链路创建、共享链路追加、共享链路存储、追溯索引表更新、接收追溯指令、追溯索引表查询、共享链路段查询以及返回展示追溯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户在共享企业研发设计资源的同时,共享行为被以数字痕迹的方式记录下来,随之保存到区块链中,用于追溯查询。防止用户对于共享操作行为的抵赖以及篡改,保证数据的安全可信,避免了单节点故障以及中心化存储的缺点,对共享链路建立索引表划分成共享链路段,支持不完全字段追溯,便于企业更好的追溯管理共享研发设计资源。追溯管理共享研发设计资源。追溯管理共享研发设计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资源共享追溯
,特别涉及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不断涌现,极大地促进了集团型制造企业内部制造资源——特别是信息资源——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传递、转移、共享和协作,进而形成以分布式协同研发设计、协同生产计划、协同供应链等为代表的协同制造、管理及运营体系。其中,产品研发设计资源是集团企业核心制造资源之一,具有高价值、高保密性、企业独有等特征,通常是集团下属企业的核心资产。在集团企业分布式协同研发设计过程中,把由各集团内部企业分散所有的、具有共享使用价值的、虚拟化的研发设计资源在集团内部高效共享,对于集团企业开展协同研发设计意义重大。但是在开放网络环境下,如何保证高价值的资源在共享使用过程中不被恶意破坏、滥用,所产生的使用(交易)记录真实可靠、不被单方面或第三方随意更改、全程可追溯,保证资源在共享使用过程中资源供需双方高共识度和高可信度,直接影响到资源共享各方的意愿和共享效果。
[0003]在传统的信息系统架构下,信息资源及其访问记录(操作日志)通常采用基于数据库或文件系统的集中存储模式。这种方式存在单点故障,易被篡改,无法保证数据安全性等问题,使得存储记录出现问题后,各单位无法对中心化存储下的共享记录达成共识。为此,本系统,提出基于区块链的集团企业研发设计资源共享追溯设计。但现有区块链在追溯领域的研究,多是基于食品、农产品方面,而且这些追溯方法实现由于存在上下游信息替换,各环节制定各自的二维码等特定标识号,追溯时需按照环节逐步追溯,使得这种模型并不适用于每一追溯主体对应大量数据的应用,此外还存在追溯维度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包括设备端、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数字痕迹生成模块、共享链路模块和索引模块,设备端连接于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共享行为获取模块和共享资源追溯模块,共享行为获取模块连接于数字痕迹生成模块,数字痕迹生成模块连接于共享链路模块和索引模块,共享资源追溯模块连接于索引模块。
[0006]优选的,所述设备端包括电脑、移动智能终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的共享追溯方法,至少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共享行为获取:通过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终端产生的操作日志提取用户共享行为;步骤2:数字痕迹生成:用于将操作日志中的用户账号属性信息、研发设计资源的属性信息以及操作行为属性信息组装成指定格式的数字痕迹;步骤3:共享链路创建:检查当前资源是否第一次被使用,当前用户是否第一次使用共享资源,若返回是,则创建共享链路的起始节点;步骤4:共享链路追加:检查当前资源是否第一次被使用,当前用户是否第一次使用共享资源,若返回否,则在已有的共享链路末尾追加数字痕迹;步骤5:共享链路存储:区块链根据上一步的请求自动对数字痕迹执行背书操作,对经过背书验证的正确的数字痕迹按照共享链路模型进行存储;步骤6:追溯索引表更新:用于用户每一次使用共享资源,若区块链网络中不存在当前用户对于此共享资源的操作,增加新的索引,若已经存在该用户对于此共享资源的操作记录但是已经过时,就要根据旧的索引修改成新的索引,达到给定阈值之后进行切分,增加新的索引;步骤7:接收追溯指令:用于接收资源共享平台终端发出的不同维度的追溯指令,所述的追溯指令中包含共享资源名、共享资源ID或用户名、用户ID;步骤8:追溯索引表查询:根据追溯指令中包含的维度命中相应的索引,将所有的索引集返回给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终端;步骤9:共享链路段查询:根据索引表返回的索引集,发送共享链路历史记录查询请求到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根据智能合约追溯相应维度的共享链路段,将共享链路段中的数据返回给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终端;步骤10:返回追溯结果:根据共享链路段所包含的共享资源的操作记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筛选出指定时间段的研发设计资源的所有共享使用痕迹。
[0008]优选的,步骤1的用户共享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添加、下载、删除、修改、租用。
[0009]优选的,步骤2的用户账号的属性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用户名、用户ID、IP地址。
[0010]优选的,步骤3的共享资源的基本属性至少包括研发设计资源名和研发设计资源ID。
[0011]优选的,步骤2的指定格式为字符串格式,其中的内容顺序可以不固定。
[0012]优选的,步骤2的数字痕迹至少包含用户的账号属性信息,研发设计资源的基本属性信息,操作行为属性信息。
[0013]优选的,步骤2的操作行为属性信息至少包含操作名称和操作时间。
[0014]优选的,步骤8的索引表包含字段维度名、维度ID、共享链路序号、共享链路段数量、共享链路段标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将集团企业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资源共享追溯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提出基于区块链的集团企业研发设计资源共享追溯设计,并构建了基于该设计的追溯系统。系统应用区块链技术监听共享资源平台上的所有共享资源生命周期内的所有用户操作,确保操作一旦触发,就会被立即捕获。针对现有区块链追溯模型在追溯方面存在维度单一,追溯效率低,追溯查询输入缺少灵活性,不适用于共享资源这种大数据量的追溯等问题,提出新的模型,进行优化改进,并通过设计智能合
约,保证区块链中数据自主生成无人为干预,使得区块链中数据安全可靠,实现对共享资源的全过程高效率追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集团企业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资源共享追溯方法以及系统流程示意图;图2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集团企业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资源共享追溯方法以及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基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集团企业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资源共享追溯方法以及系统的节点的分布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参阅图1

3,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包括设备端、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数字痕迹生成模块、共享链路模块和索引模块,设备端连接于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共享行为获取模块和共享资源追溯模块,共享行为获取模块连接于数字痕迹生成模块,数字痕迹生成模块连接于共享链路模块和索引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端、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数字痕迹生成模块、共享链路模块和索引模块,设备端连接于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共享行为获取模块和共享资源追溯模块,共享行为获取模块连接于数字痕迹生成模块,数字痕迹生成模块连接于共享链路模块和索引模块,共享资源追溯模块连接于索引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端包括电脑、移动智能终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化协同研发资源共享追溯系统的共享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共享行为获取:通过研发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终端产生的操作日志提取用户共享行为;步骤2:数字痕迹生成:用于将操作日志中的用户账号属性信息、研发设计资源的属性信息以及操作行为属性信息组装成指定格式的数字痕迹;步骤3:共享链路创建:检查当前资源是否第一次被使用,当前用户是否第一次使用共享资源,若返回是,则创建共享链路的起始节点;步骤4:共享链路追加:检查当前资源是否第一次被使用,当前用户是否第一次使用共享资源,若返回否,则在已有的共享链路末尾追加数字痕迹;步骤5:共享链路存储:区块链根据上一步的请求自动对数字痕迹执行背书操作,对经过背书验证的正确的数字痕迹按照共享链路模型进行存储;步骤6:追溯索引表更新:用于用户每一次使用共享资源,若区块链网络中不存在当前用户对于此共享资源的操作,增加新的索引,若已经存在该用户对于此共享资源的操作记录但是已经过时,就要根据旧的索引修改成新的索引,达到给定阈值之后进行切分,增加新的索引;步骤7:接收追溯指令:用于接收资源共享平台终端发出的不同维度的追溯指令,所述的追溯指令中包含共享资源名、共享资源ID或用户名、用户ID;步骤8:追溯索引表查询: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卫星孙琳程陈瀚宁何茂伟梁晓丹刘芳林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