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光滑的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76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08L高分子发泡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光滑的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聚乙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光滑的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C08L高分子发泡材料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光滑的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分子材料因具有耐腐蚀性强、电绝缘性佳、易加工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研究加工的各个领域。其中,聚烯烃作为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因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在电线电缆、薄膜、包装、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能源紧缺、功能要求增高的背景下,聚烯烃的微孔发泡材料逐渐进入了工业研发工作者们的视野当中。而现有技术中关于聚烯烃的微孔发泡技术出现发泡材料表面平滑性不佳、开孔率低、回弹速度快、工艺可控性低、步骤复杂等缺点。
[0003]专利公开号为CN10732536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开孔电子辐照交联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本公开专利技术中采用电子辐照工艺,采用偶氮二甲酰胺作为发泡剂,向其中加入了抗氧剂、发泡活化剂等助剂,着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交联聚烯烃发泡材料主要为闭孔的缺陷,其工艺制备得到的聚烯烃发泡材料具有100%的开孔率,但其工艺需将闭孔的发泡材料经过压延机反复压延,整个过程耗费大量的能源,且步骤繁多,不符合“简单、环保”的工业研发理念。
[0004]专利公开号为CN10604648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吸音隔热聚烯烃发泡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在本公开专利中向低密度聚乙烯中引入了高熔点树脂、泡孔调节剂等助剂,开发了一种同时具有优异吸音和隔热功能的聚烯烃发泡材料,但其发泡材料的表面光滑度、回弹性、拉伸性能并未得到突出体现,进一步限制了发泡材料在工业中的应用范围。
[0005]因此,开发一种在具备优异开孔率、表面平滑性、拉伸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步骤简单、工艺可控度高的聚烯烃发泡材料在工业加工过程中的吸附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表面光滑的聚烯烃发泡材料,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烯烃100

140份,结晶度控制剂6

10份,发泡促进剂0.5

5份,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0.1

1份,发泡剂20

30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乙烯、乙烯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乙烯

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乙烯、乙烯

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重量比为(0.5

1.5):(0.1

0.8):(0.2

0.6)。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最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乙烯、乙烯

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5:0.3。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

15g/min。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乙烯

丙烯酸酯共聚物包括乙烯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

丙烯酸丙酯共聚物、乙烯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乙烯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含量为5

15wt%。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苯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在30℃,15wt%甲苯溶液粘度为1000

1400mPa.s。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结晶度控制剂包括滑石粉、纳米氧化铈、炭黑、蒙脱土、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结晶度控制剂为滑石粉、纳米氧化铈,滑石粉、纳米氧化铈的重量比为(0.8

1.4):(0.1

0.5)。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最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石粉、纳米氧化铈的重量比为1:0.3。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石粉的粒度为1000

1500目。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石粉的粒度为1250目。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氧化铈的比表面积为20

100m2/g。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氧化铈的比表面积为30

60m2/g。
[0021]本申请人意外发现,当向体系中加入滑石粉、纳米氧化铈,尤其当滑石粉的粒度为1250目,纳米氧化铈的比表面积为30

60m2/g时,可以促进本体系中非均相成核方式的形成,提升泡孔的分布均匀度和稳定性,增强发泡过程中的可控度,增强体系的发泡效果,提升生产泡孔的成功率,当滑石粉和纳米氧化铈的重量比为1:0.3时,可以使得体系中泡孔的密度和泡孔分布的均匀度达到平衡,有效降低体系中滑石粉和纳米氧化铈易团聚的现象,在提升聚烯烃发泡材料拉伸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聚烯烃发泡材料的表面平滑度。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促进剂的比表面积为20

80m2/g。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促进剂包括氧化锌、氧化锆、氧化铬、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促进剂为氧化锌。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包括硬脂酸酰胺、N,N

亚乙基双硬脂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硬脂酸正丁酯、甘油三羟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为芥酸酰胺。
[0027]本申请人意外发现,当向体系中加入芥酸酰胺时,在改善本体系的粘度和流动性的同时,还降低了体系中聚烯烃分子链间的内聚力,增加分子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光滑的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至少包含以下组分:聚烯烃120

140份,结晶度控制剂6

10份,发泡促进剂0.5

5份,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0.1

1份,发泡剂20

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硅油、金属盐类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包括聚乙烯、乙烯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聚烯烃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

15g/min;乙烯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含量为5

15wt%;苯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在30℃,15wt%甲苯溶液粘度为1000

14000mPa.s。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乃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秀湖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