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68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磷酸铁锂材料由不同尺寸的大颗粒和小颗粒组成,包括纳米化初始原料、原始材料预处理、高温烧结,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按配比混合调浆;将浆料按照固定厚度涂在铝箔上,得到高压实的正极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步骤操作简单,条件易控,便于大规模生产,且大大提升了电池的体能量密度。了电池的体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磷酸铁锂因其优异的安全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是商用电池的首选。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0003]为了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比能量密度,一般采用三种思路:一是提高活性材料的容量;二是,提升电压平台;三是,提高极片的压实密度。而采用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简单易行,效率高。目前,商用的磷酸铁锂材料,极片压实密度一般在2.0

2.5g/cm3,如果再进一步压实,会堵塞极片中的孔隙,电解液将无法浸润极片,严重限制了电池的性能发挥,反而造成容量的降低和循环寿命的下降。
[0004]当前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的合成手段,有采用喷雾造粒后,再球磨的思路,这种方法工艺繁琐;此外,还有在搅浆时采用大小颗粒的磷酸铁锂材料,但效果不好。因此,开发具有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材料,高压实的磷酸铁锂极片,且制备方法简单,性能良好的磷酸铁锂的方法显得极为迫切,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过程:1) 纳米化初始原料首先将锂源,磷源,铁源和碳源至于球磨罐中湿磨至纳米级;2)原始材料预处理将纳米级初始原料和进行压实处理后的材料,置于管式炉中进行低温预处理;3)前驱体混合处理:将初始原料和压实后的前驱体材料的进行混合,标记为A、B,初始原料对应标记为C;4)高温烧结:对前驱体材料进行高温烧结;5)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按配比混合调浆;将浆料按照固定厚度涂在铝箔上,得到高压实的正极极片。
[0007]对纳米级初始原料进行压实处理后,压力为:0.5

10Mpa。
[0008]对不同前驱体低温预处理时,温度为300

450摄氏度,温升速率为2

7 ℃/min。
[0009]高温烧结时,先将预处理后,不同颗粒尺寸的前驱体材料分别进行混合,而后高温烧结。
[0010]纳米化初始原料时,将锂源,磷源,铁源和碳源至于球磨罐中湿磨不同时间,至粒径达到200

500nm,。
[0011]将纳米级初始原料和进行压实处理后的材料,置于管式炉中进行低温预处理,压力为0.5

10 MPa。
[0012]对不同前驱体低温预处理时,温度为300

450摄氏度,温升速率为2

5℃/min。
[0013]高温烧结时,先将预处理后,不同颗粒尺寸的前驱体材料分别进行混合,而后高温烧结,烧结温度为550

800℃,温升速率为3

10℃/min。
[0014]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按95:3.5:1.5比例,进行混合调浆;将浆料按照固定厚度涂在铝箔上,得到高压实的正极极片,厚度为75um。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经济便利,便于规模化生产,且能大幅度提升电池的比能量密度的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本专利技术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锂电池的比能量密度。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设计制备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材料,进而获得高压实的磷酸铁锂极片。本专利技术步骤操作简单,条件易控,便于大规模生产,节省了大量成本和时间,且大大提升了电池的比能量密度等。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得到的磷酸铁锂极片0.5C循环性能对比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得到的磷酸铁锂极片首次0.5C充放电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一种要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一,材料准备:1)纳米化初始原料首先将5Kg碳酸锂、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铵和葡萄糖进行湿法球磨25小时,使其平均粒径达到200

500nm,得到的纳米级初始原料标记为C,烘干备用;2)原始材料预处理:将纳米级初始原料C分别在1.5MPa和6MPa压力下进行压实处理,分别标记为A、B;然后,3)将A、B、C原料分别置于管式炉中,350℃下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A、B、C材料,作为前驱体。
[0018]实施例1一种要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按如下步骤制备:1)至3)步骤如上;4)前驱体混合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预处理后的A和C材料别取等质量,进行研磨混合,置于管式炉中,720℃高温烧结5.5h,得到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记为A+C;5)极片制备:将活性材料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A+C、导电剂和粘结剂按质量比为95:3.5:1.5进行混合、调浆;将浆料按照固定厚度涂在铝箔上,得到粒度分级,大小颗粒混合填充的高压实的正极极片,其厚度为75μm,将该材料制成极片,压实密度可达2.52g/cm3。
[0019]本实施例所得的磷酸铁锂极片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首次0.5C放电比容量161.2mAh/g,0.5C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95.8%。
[0020]实施例2一种要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按如下步骤制备:1)至3)步骤如上;4)前驱体混合处理:分别取等质量的预处理后的B和C进行研磨混合,置于管式炉中,720℃高温烧结5.5h,得到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记为B+C;5)极片制备:将活性材料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活性材料B+C、导电剂和粘结剂按质量比95:3.5:1.5进行混合、调浆;将浆料按照固定厚度涂在铝箔上,得到高压实的正极极片,其厚度为75um,极片压实密度可达2.67g/cm3。
[0021]本实施例所得的磷酸铁锂极片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首次0.5C放电比容量161.5mAh/g,0.5C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95.9%。
[0022]实施例3一种要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按如下步骤制备:1)至3)步骤如上;4)前驱体混合处理:分别取等质量的预处理后的A和B进行研磨混合,置于管式炉中,720℃高温烧结5.5h,得到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记为A+B;5)极片制备:将活性材料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A+B,导电剂和粘结剂按95:3.5:1.5比例,进行混合调浆;将浆料按照固定厚度涂在铝箔上,得到高压实的正极极片,厚度为75um,极片压实密度可达2.35g/cm3。
[0023]本实施例所得的磷酸铁锂极片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首次0.5C放电比容量158.4mAh/g,0.5C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94.9%。
[0024]对比例1一种要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按如下步骤制备:1)至3)步骤如上;4)取一定质量的A进行研磨,置于管式炉中,720℃高温烧结5.5h,得到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记为A;5)极片制备:将活性材料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A,导电剂和粘结剂按质量比95:3.5:1.5进行混合调浆;将浆料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纳米化初始原料:将初始原料锂源、磷源、铁源和碳源至于球磨罐中湿磨不同时间,至粒径达到200

500nm的纳米级初始原料,标记为C;2)纳米级初始原料压实处理:将纳米级初始原料进行全部或部分压实处理,压实处理的压力为0.5

10 MPa;3)低温预处理:将步骤1)和2)得到的材料分别置于管式炉中,在300

450℃低温预处理,温升速率为2

7℃/min进行,得到各前驱体材料;3)前驱体混合处理:将纳米级初始原料C和/或压实后的前驱体材料的进行混合;4)高温烧结:以温升速率为3

10℃/min升温到550

800℃,高温烧结,得到磷酸铁锂活性材料;5)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按配比混合调浆;涂在铝箔上,得到高压实的正极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将碳酸锂、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铵和葡萄糖进行湿法球磨25小时,使其平均粒径达到200

500nm,得到的纳米级初始原料标记为C,烘干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将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按95:3.5:1.5比例进行混合调浆;将浆料涂在铝箔上,得到高压实的正极极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将纳米级初始原料C分别在1.5MPa和6MPa压力下进行压实处理,分别标记为A、B;然后,3)将A、B、C原料分别置于管式炉中,350℃下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A、B、C材料,作为前驱体;4)前驱体混合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预处理后的A和C材料别取等质量,进行研磨混合,置于管式炉中,720℃高温烧结5.5h,得到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记为A+C;5)极片制备:将活性材料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A+C、导电剂和粘结剂按质量比为95:3.5:1.5进行混合、调浆;将浆料按照固定厚度涂在铝箔上,得到粒度分级,大小颗粒混合填充的高压实的正极极片,其厚度为75μm,将该材料制成极片,压实密度可达2.52g/cm3。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压实磷酸铁锂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将纳米级初始原料C分别在1.5MPa和6MPa压力下进行压实处理,分别标记为A、B;然后,3)将A、B、C原料分别置于管式炉中,350℃下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A、B、C材料,作为前驱体;4)前驱体混合处理:分别取等质量的预处理后的B和C进行研磨混合,置于管式炉中,720℃高温烧结5.5h,得到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记为B+C;5)极片制备:将活性材料高致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活性材料B+C、导电剂和粘结剂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祥王金张芳卢玉英葛美英王亚坤焦靖华张放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