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SbZn合金包裹在3D多孔碳中的钠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672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系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bZn合金包裹在3D多孔碳中的钠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1)配置溶液:将SbCl3,ZnCl2,KCl和柠檬酸均匀地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2)对配置好的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形成细腻的白色粉末且去除水分之后保留KCl的立方结构;3)在Ar/H2气氛下进行热处理退火,形成柠檬酸碳化,并SbCl3,ZnCl2被还原成SbZn合金;4)对获得的样品进行抽滤洗涤后,洗去KCl模板,碳保留了原来KCl的立方结构,得到SbZn合金颗粒均匀包裹在3D多孔碳中。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了合金颗粒的团聚和长大,并缓解了体积膨胀带来的结构失效,使电极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bZn合金包裹在3D多孔碳中的钠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系钠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SbZn合金包裹在3D多孔碳电极的制备及在有机系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常用的储能电池是锂离子电池,但由于锂资源的匮乏(在地壳中含量约为0.0065%),而钠离子电池由于价格低廉、储量丰富且具有可与锂离子电池比拟的电化学性能,所以钠离子电池有望代替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在储能电站和智能电网中。但由于钠的半径大(0.102nm for Na
+
)、动力学缓慢、摩尔质量大,导致SIBs可逆容量低,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差等问题。因此开发适用于Na
+
可逆插入/抽出的电极材料,并能在循环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是一个巨大挑战。
[0003]传统的碳基材料在近几年得到了深入的发展,碳基材料主要通过扩大层间距,增加杂原子等手段使性能得到了提升。但其容量仍较低并不能满足SIBs的高能量密度的要求。而合金型金属(Sn,Sb,Bi,P,etc.)具有较高的容量,且其中锑理论重量容量为660mAh g
‑1,而且基于多电子反应和相对安全电压,能有效抑制连续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是一种理想的K
+
/Na
+
储存材料。但由于循环过程中会发生很大的体积膨胀,使得其循环稳定性较差。
[0004]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用了很多方法,比如将Sb与惰性/活性金属(Co、Se、Al、Zn、Ni和Cu)合金化形成纳米颗粒,可以大大减轻Sb的体积膨胀并延长循环寿命,并且一些惰性金属也会对碳的石墨化有催化作用,让碳进一步实现更高的容量,从而提高电极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将合金材料降低到纳米尺寸后大大缩短了离子扩散路径,这就提高了动态传输速率,保证结构不被破坏。而纳米合金颗粒更易团聚,所以可以将合金颗粒包覆在碳基体中。它不仅可以分散金属/合金,还可以进一步适应体积变化并增加电子电导率。相比于2D碳基体,3D碳基体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子传导性好,且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这种合金与3D碳基体结合的方法很有效地抑制了合金颗粒的团聚和长大,也缓解了体积膨胀带来的结构失效,这样就使电极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模板辅助冷冻干燥技术和煅烧处理,构建了蜂窝状三维多孔碳SbZn合金作为SIBs的阳极。提供一种SbZn合金包裹在3D多孔碳中的钠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能有效地抑制了合金颗粒的团聚和长大,并缓解了体积膨胀带来的结构失效,使电极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0006]本专利技术中的SbZn@3DPCs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7]1)配置溶液:将0.02

0.1mMSbCl3,0.02

0.1mMZnCl2,3

5mMKCl和0.1

0.3mM柠檬酸均匀地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1

4h;
[0008]2)对配置好的溶液进行冷冻干燥12

24h,形成细腻的白色粉末且去除水分之后保留KCl的立方结构;
[0009]3)在Ar/H2气氛下进行热处理,600℃下退火2h,形成柠檬酸碳化,并SbCl3,ZnCl2被还原成SbZn合金;
[0010]4)对步骤3)获得的样品进行抽滤洗涤后,洗去KCl模板,碳保留了原来KCl的立方结构,得到SbZn合金颗粒均匀包裹在3D多孔碳中。
[0011]进一步地,步骤3)中,在高温退火过程中被3D多孔碳包裹住,且经过退火还原的SbZn合金颗粒尺寸在5

10nm之间。
[0012]进一步地,步骤1)中,配置所述溶液时加入具有立方晶体结构的物质:NaCl或KCl,其作用是形成三维多孔的结构。
[0013]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溶液搅拌均匀,其作用是在之后形成前驱体时,使得SbZn合金和C分布均匀。
[0014]进一步地,步骤2)中,溶液进行冷冻干燥时,要先将其冷冻2h后,再进行干燥,以获得均匀的白色粉末。
[0015]进一步地,步骤3)中,退火时,退火温度高于SbZn合金的熔点温度并且保持2h,使SbCl3和ZnCl2两种元素分布均匀,充分保证柠檬酸碳化形成不定形碳。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SbZn合金包裹在3D多孔碳中的钠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7]1)称取0.4563gSbCl3、0.2725gZnCl2、17.3gKCl和1.86g柠檬酸,均匀溶解在50mL的超纯水中,搅拌2h;
[0018]2)将上述溶液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24h,得到细腻的白色粉末;
[0019]3)将白色粉末在Ar/H2气氛600℃下热处理2h;
[0020]4)对上述得到的粉末进行抽滤,洗去KCl模板,得到SbZn@3DPCs样品。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同时为有机系钠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新型负极材料的思路。其中电极中Zn的加入,不仅抑制了Sb的体积膨胀,而且其催化了碳的石墨化,使得电极不论是在容量还是稳定性上都有明显的提升,而3D多孔碳不仅抑制了纳米合金循环过程中发生的体积膨胀,也抑制了纳米合金的团聚。且经过计算在小电流0.1Ag
‑1下,除去C的容量贡献外,Sb可贡献618mAh g
‑1的容量,可以达到理论容量的93%。因此,SbZn@3DPCs电极具有高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SbZn@3DPCs电极的扫描电镜图片;
[0024]图2、SbZn@3DPCs电极的场发射电镜(FESEM)图片;
[0025]图3、SbZn@3DPCs电极的HR

TEM图片;
[0026]图4、SbZn@3DPCs电极的XRD图谱;
[0027]图5、SbZn@3DPCs、Zn@3DPCs、Sb@3DPCs和3DPCs电极的拉曼图谱;
[0028]图6、SbZn@3DPCs电极的热重图谱;
[0029]图7、Zn@3DPCs电极的热重图谱;
[0030]图8、SbZn@3DPCs电极合成示意图;
[0031]图9、SbZn@3DPCs电极在0.1A g
‑1电流密度下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
[0032]图10、SbZn@3DPCs电极在0.1A g
‑1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曲线;
[0033]图11、SbZn@3DPCs电极在0.1mV s
‑1下循环伏安法(CV)测试;
[0034]图12、SbZn@3DPCs电极进行电化学阻抗(EIS)在频率范围100kHz到10mHz;
[0035]图13、SbZn@3DPCs电极在5A g
‑1的电流密度下进行了循环测试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bZn合金包裹在3D多孔碳中的钠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1)配置溶液:将0.02

1mMSbCl3,0.02

1mM ZnCl2,3

5mMKCl和0.1

0.3mM柠檬酸均匀地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1

4h;2)对配置好的溶液进行冷冻干燥12

24h,形成细腻的白色粉末且去除水分之后保留KCl的立方结构;3)在Ar/H2气氛下进行热处理,600℃下退火2h,形成柠檬酸碳化,并SbCl3,ZnCl2被还原成SbZn合金;4)对步骤3)获得的样品进行抽滤洗涤后,洗去KCl模板,碳保留了原来KCl的立方结构,得到SbZn合金颗粒均匀包裹在3D多孔碳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bZn合金包裹在3D多孔碳中的钠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高温退火过程中被3D多孔碳包裹住,且经过退火还原的SbZn合金颗粒尺寸在5

10n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bZn合金包裹在3D多孔碳中的钠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置所述溶液时加入具有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子李宇琪郎兴友赵明李建忱蒋青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