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严重大变形隧道超前应力释放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隧道施工方法
,具体地说是一种严重大变形隧道超前应力释放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特别是西南地区,群山密布,且山岭海拔较高。在这种复杂环境下进行建设的隧道,一般都面临埋深大、受力大等问题,若施工期间遇到软弱围岩,则容易产生隧道大变形问题。如何安全、高效、经济的进行严重大变形隧道施工是目前工程界面临的难题。
[0003]现有技术中隧道在通过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地段时,由于开挖卸荷效应,导致围岩产生较大变形,初支强度无法承受较高的围岩压力导致破损,必须通过拆换初支来实现围岩荷载的释放,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拆换初支期间破坏的支护极易产生掉块,这也增加了施工风险,在高地应力软岩条件下隧道产生的严重大变形问题如何实现较好的地应力释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严重大变形隧道超前应力释放施工方法,用以提前释放隧道的地应力,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的同时,加快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入。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严重大变形隧道超前应力释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正洞(1)开挖至隧道严重大变形段(2)的距离为正洞洞径的倍数,停止施工,所述D为正洞洞径;S2:在正洞开挖面一侧开挖一条垂直于正洞的联络横通道(3),其开挖长度3~4D,洞径为0.4~0.6D,期间停止正洞施工;S3:在所述联络横通道(3)末端开挖超前平行导洞,所述超前平行导洞(4)与正洞平行,开挖方向也一致,超前平行导洞(4)开挖至正洞(1)前方5~6D,超前平行导洞径为0.5~0.8D,期间停止正洞(1)施工;S4:恢复正洞施工,保持超前平行导洞(4)开挖面和正洞(1)开挖面间距5~6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严重大变形隧道超前应力释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倍数为3
‑
5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严重大变形隧道超前应力释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需对正洞(1)掌子面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喷射过程需严格控制各工序施工质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严重大变形隧道超前应力释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联络横通道(3)的洞径为0.5D。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严重大变形隧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栋,谭忠盛,王凤喜,张贺伟,田伟权,王双存,林克,王武现,孙毅,赵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