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器用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已被大量使用。这种电池的正极为锂钴氧化物(LiCoO2)、负极为石墨材料和碳质,非水电解液为溶解了锂盐的有机溶剂,隔层为多孔质膜。前述电解液的溶剂采用低粘度、低沸点的非水溶剂。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4-14769号记载了具备以碳酸异丙烯酯、碳酸亚乙酯及γ-丁内酯组成的混合溶剂为主体、γ-丁内酯占所有溶剂的10~50体积%的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该公报中,通过在碳酸异丙烯酯和碳酸亚乙酯的混合溶剂中添加γ-丁内酯使低温下电解液的传导率有所提高,改善了圆筒型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低温放电特性。但是,前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4-14769号记载的具有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充电初期负极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在60℃以上的高温下储存时正极和非水电解液反应使非水电解液发生氧化分解,产生气体。因此,为使电池更轻薄而使装有正极、负极、隔层及非水电解液的外壳包装材料变薄后,会出现产生的气体使外壳包装材料膨胀而导致其变形的问题。外壳包装材料一旦变形,则电 ...
【技术保护点】
非水电解质,所述非水电解质具备非水溶剂和溶于前述非水溶剂的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前述非水溶剂包含碳酸亚乙酯、碳酸异丙烯酯、γ-丁内酯和作为第4种组分的前述碳酸亚乙酯、前述碳酸异丙烯酯及前述γ-丁内酯以外的溶剂,对应于整体前述非水溶剂,当碳酸亚乙酯、碳酸异丙烯酯、γ-丁内酯和前述第4种组分的比例分别记为x体积%、y体积%、z体积%、p体积%时,前述x、前述y、前述z及前述p分别满足15≤x≤50、2≤y≤35、30≤z≤85、0<p≤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野正宏,藤原雅史,佐藤麻子,门马旬,小口雅之,加藤真琴,长谷部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