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20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的计算方法,涉及地层变形监测领域,包括由地表向下施工多个水文观测孔,通过水文观测孔获取目标含水层及其上覆岩土体的相关参数,对目标含水层中每个水文观测孔所在位置进行多层划分,并获取每层的应力应变关系,然后获取当前观测时每个水文观测孔对应上覆岩土体总应力及每层分量层对应孔隙水压力,获取观测时刻对应的应变变化量,从而计算目标时间段内的土体压缩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进行目标含水层土体压缩量的变化,可为区域地表沉降的反演预计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的反演预计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的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层变形监测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区域地层岩土层压缩变形量分布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大量攫取及采矿过程中地下水资源的散失,含水层失水后孔隙水压力减小造成地层骨架所承担的有效应力显著增大,从而造成含水层的压缩。特别是对于松散含水层来说,其孔隙率大,抗压性能弱,可压缩性好,层内水位降低将会造成含水层快速压缩,压缩量沿地层传递到地表后造成地表沉陷,威胁到地表及地下建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研究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水位的变化特征,从而计算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对后期地表沉陷推演及地表、地下建构筑物变形控制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的计算方法,实现对区域地层变形的准确监测。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首先在计算区域内布设水文孔,并进行全孔取样,获取各岩土层的层厚数据,通过力学实验获取目标土层的密度、厚度、应力应变特征,上覆岩土层的密度、厚度等力学参数,持续进行区域内水位监测,获取目标含水层水位变化。通过目标含水层水位的变化量计算孔隙水压力的减少量,获取土体骨架所承担的应力增量。根据目标含水层不同部分的土地弹性模量计算该含水层的总压缩量,获取区域内不同孔位目标含水层的压缩量,然后绘制等值线形成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图。
[0005]具体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获取目标含水层水位;
[0007]在监测区域地表均匀施工多个向下穿透目标含水层的水文观测孔,对所有水文观测孔进行编号,并进行观测,获取第i个水文观测孔第j次观测时的水头高度
[0008]步骤2、获取第i个水文观测孔所在位置对应目标含水层的厚度H
i
,并将该处目标含水层自上而下分为n个分量层,对应第k个分量层的厚度为H
ki
,且并获取每个分量层的应力应变关系,ε
ik
=f(σ
ik
),ε
ik
为第i个水文观测孔处第k个分量层的应变量,σ
ik
为第i个水文观测孔处第k个分量层中土骨架承担的有效应力;
[0009]步骤3、计量参数的获取
[0010]令任意一次观测时第i个水文观测孔对应的n个分量层中任意一个分量层所承受的上覆岩土体总应力均为σ
i
,且其中,l为第i个水文观测孔上方的上覆岩
土体总层数,并对每层上覆岩土体编号,其中,第o层上覆岩土体的厚度为Hs
o
且饱和密度为ρs
o
,g为重力加速度;
[0011]令第j次观测时第i个水文观测孔对应的n个分量层中任意一个分量层所承受的孔隙水压力均为且其中,ρ
w
为目标含水层水体平均密度;
[0012]令第j次观测时第i个水文观测孔对应的n个分量层中第k个分量层中土骨架承担的有效应力为
[0013]步骤4、压缩量的计算
[0014]令第j次观测到第j+m次观测期间第i个水文观测孔对应的n个分量层中第k个分量层的应变变化量为对应目标含水层在第j次观测到第j+m次观测期间于第i个水文观测孔处的压缩量为
[0015]进一步,还包括步骤5、计算目标含水层于第j次观测到第j+m次观测期间各个水文观测孔处的压缩量,并绘制压缩量等值线,形成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图。
[0016]进一步,目标含水层中各水文观测孔对应的分量层总数为均相同、均不同或部分相同中任意一情况。
[0017]进一步,同一水文观测孔对应的所有分量层中各层的厚度为均相同、均不同或部分相同中任意一情况。
[0018]进一步,步骤1中还包括在钻孔内下放用于隔绝水力沟通的套管。
[0019]进一步,步骤1中水文数据通过水位传感器。
[002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本专利技术能够较为精确的确定监测区域含水层的实际压缩量,为区域地表沉降的反演预计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为区域地表建构筑物的破坏预警及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一种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1、获取目标含水层水位;
[0025]在监测区域地表均匀施工多个向下穿透目标含水层的水文观测孔,对所有水文观测孔进行编号,同时进行全孔取芯,在水文观测孔内下放套管至目标含水层,使其与其他含水层隔绝不会产生水力沟通,放入水位传感器,对水文观测孔内水位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第i个水文观测孔第j次观测时的水头高度
[0026]步骤2、根据取芯结果,测定其物理力学特性,获取第i个水文观测孔所在位置对应目标含水层的厚度H
i
,并将该处目标含水层自上而下分为n个分量层,第k个分量层的厚度
为H
ki
,且分析每个分量层排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获取每个分量层的应力应变关系,ε
ik
=f(σ
ik
),ε
ik
为第i个水文观测孔处第k个分量层的应变量,σ
ik
为第i个水文观测孔处第k个分量层中土骨架承担的有效应力;
[0027]步骤3、计量参数的获取
[0028]根据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土骨架所承担的有效应力σ'=σ

μ
w
,进行以下设置(其中σ为土体所承受的总应力,μ
w
为孔隙水压力,σ'为土骨架所承受的有效应力):
[0029]考虑到目标含水层上覆岩土体在观测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则其产生的土压力在观测期间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令任意一次观测时第i个水文观测孔对应的n个分量层中任意一个分量层所承受的上覆岩土体总应力均为σ
i
,且其中,l为第i个水文观测孔上方的上覆岩土体总层数,并对每层上覆岩土体编号,第o层上覆岩土体的厚度为Hs
o
而饱和密度为ρs
o
,g为重力加速度;
[0030]考虑到承压水在不同观测时间点其含量可能会发生变化(也是产生失水压缩的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同一位置产生的水文观测数据不同,孔隙水压力也会发生变化,而对应目标含水层水体密度变化则可忽略不计,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令第j次观测时第i个水文观测孔对应的n个分量层中任意一个分量层所承受的孔隙水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含水松散层区域失水压缩量分布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目标含水层水位;在监测区域地表均匀施工多个向下穿透目标含水层的水文观测孔,对所有水文观测孔进行编号,并进行观测,获取第i个水文观测孔第j次观测时的水头高度步骤2、获取第i个水文观测孔所在位置对应目标含水层的厚度H
i
,并将该处目标含水层自上而下分为n个分量层,对应第k个分量层的厚度为H
ki
,且并获取每个分量层的应力应变关系,ε
ik
=f(σ
ik
),ε
ik
为第i个水文观测孔处第k个分量层的应变量,σ
ik
为第i个水文观测孔处第k个分量层中土骨架承担的有效应力;步骤3、计量参数的获取令任意一次观测时第i个水文观测孔对应的n个分量层中任意一个分量层所承受的上覆岩土体总应力均为σ
i
,且其中,l为第i个水文观测孔上方的上覆岩土体总层数,并对每层上覆岩土体编号,其中,第o层上覆岩土体的厚度为Hs
o
且饱和密度为ρs
o
,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董祥林徐良骥刘潇鹏许子坤刘学文周闻天李建曹矿勤杜波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