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鲟鱼活体取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275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0
一种鲟鱼活体取卵装置,涉及一种鲟鱼活体取卵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鲟鱼取卵时存在体内剩余鱼卵无法排净、以及切口较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鲟鱼活体取卵装置由分水管、固定板、固定架、收集圆盘、水槽和立轴构成;固定板由两个长条形的侧板构成,两个侧板的长边固接构成V形,侧板的上侧边设置有多个缺口,侧板的表面开有多个通孔。鲟鱼活体取卵装置中V形固定板适合鲟鱼中间宽两侧窄的体型能够对鲟鱼进行有效约束。通过水泵向分水管供水与鱼体内的鱼卵混合并流出鱼体进入收集圆盘,固定板和固定架倾斜设置且能够随立轴转动便于鱼卵的排出,并且能够保证体内没有剩余鱼卵,同时也减小了胸腔微创切口长度,缩短愈合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鲟鱼取卵。鲟鱼取卵。鲟鱼取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鲟鱼活体取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鲟鱼活体取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鲟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卵蛋白含量高的有优点,自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内很多渔业企事业单位陆续从德国、意大利、匈牙利、法国引进西伯利亚鲟鱼苗或者活体胚胎孵化鱼苗,进行鱼种培育,开展商品鱼养殖。2010年前后开始有企业选留西伯利亚鲟后备亲鱼。目前对鲟鱼进行活鱼人工取卵是对鲟鱼人工催情,待鱼卵呈游离状态时采取胸部微创开口,开口与胸鳍平行横切,刀口宽约5cm,排卵完成后缝合切口,消毒并放回暂养池进行产后恢复。现有的鲟鱼取卵时存在体内剩余鱼卵无法排净的问题,同时由于切口较长使得切口愈合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鲟鱼取卵时存在体内剩余鱼卵无法排净、以及切口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鲟鱼活体取卵装置。
[0004]本技术鲟鱼活体取卵装置由分水管、固定板、固定架、收集圆盘、水槽和立轴构成;立轴竖向设置在水槽中心,立轴的上端固定有平台;固定板由两个长条形的侧板构成,两个侧板的长边固接构成V形,侧板的上侧边设置有多个缺口,侧板的表面开有多个通孔;固定架由矩形框和矩形框两端对称设置的两个回转轴构成,两个回转轴分别在轴套内;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架的矩形框内,固定板和固定架倾斜设置在收集圆盘上方,固定板的一端朝向收集圆盘的中心,固定板的另一端朝向收集圆盘的外缘;收集圆盘中心一侧的轴套与平台上表面通过支架固定,收集圆盘外缘一侧的轴套与收集圆盘通过支架固定;平台上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水槽内;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另一端连接分水管的一端,分水管由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构成,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垂直固接,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内部均为空腔且互相连通,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的表面和端面上设置有排水口,分水管的另一端为半球形端头,排水管一侧的分水管的端部套设有圆环,圆环的外圆周面为环形凹面。
[0005]本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06]鲟鱼活体取卵装置中水槽用于存储水,分水管、固定板、固定架、收集圆盘均固定在立轴并随立轴进行转动。固定板呈V形用于放置待处理鲟鱼,操作前将鲟鱼放置于固定板内并通过弹性绳带捆绑约束,固定板的侧板上侧边设置的多个缺口用于固定弹性绳带,侧板的表面开有多个通孔作为人工取卵的操作口和鱼卵的排出口。V形固定板适合鲟鱼中间宽两侧窄的体型能够对鲟鱼进行有效约束。鲟鱼胸部微创开口,开口朝下,然后将分水管伸入至鱼体内,分水管的圆环卡在胸部微创开口上起到支撑开口的功能,通过水泵向分水管供水,分水管通过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的表面和端面上设置的排水口向鱼体内供水,水与鱼体内的鱼卵混合并流出鱼体进入收集圆盘,收集圆盘收集鱼卵前填充足够的水防止鱼卵
损伤。分水管端部为半球形端头能够避免伤害鲟鱼,分水管中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上的排水口的设置利于水在鱼体内均匀分布。固定板和固定架倾斜设置在收集圆盘上方并且能够随立轴转动,便于鱼卵的排出,并且能够保证体内没有剩余鱼卵,同时避免了为了排净鱼卵而采取较大的切口,减小了胸腔微创切口长度,缩短愈合时间。固定架由矩形框和矩形框两端对称设置的两个回转轴构成,回转轴使得鱼体能够进行翻转便于微创开口。利用本技术鲟鱼活体取卵装置人工取卵的鱼体内几乎没有剩余鱼卵,缝合切口消毒并放回暂养池进行产后恢复,8d~12d后检查,胸腔微创切口完成愈合。本技术鲟鱼活体取卵装置能够同时进行多条鲟鱼取卵,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实施例1的鲟鱼活体取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实施例1的固定板6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实施例1的矩形框16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实施例1的分水管4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5为实施例4的A

A向剖视图;
[0012]图6为实施例4的B

B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0014]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鲟鱼活体取卵装置由分水管4、固定板6、固定架7、收集圆盘10、水槽11和立轴12构成;立轴12竖向设置在水槽11中心,立轴12的上端固定有平台2;固定板6由两个长条形的侧板构成,两个侧板的长边固接构成V形,侧板的上侧边设置有多个缺口13,侧板的表面开有多个通孔14;固定架7由矩形框16和矩形框16两端对称设置的两个回转轴15构成,两个回转轴15分别在轴套8内;固定板6设置在固定架7的矩形框16内,固定板6和固定架7倾斜设置在收集圆盘10上方,固定板6的一端朝向收集圆盘10的中心,固定板6的另一端朝向收集圆盘10的外缘;收集圆盘10中心一侧的轴套8与平台2上表面通过支架固定,收集圆盘10外缘一侧的轴套8与收集圆盘10通过支架固定;平台2上设置有水泵1,水泵1的进水管5的进水端设置在水槽11内;水泵1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3,排水管3另一端连接分水管4的一端,分水管4由第一条带17和第二条带18构成,第一条带17和第二条带18垂直固接,第一条带17和第二条带18内部均为空腔且互相连通,第一条带17和第二条带18的表面和端面上设置有排水口,分水管4的另一端为半球形端头20,排水管3一侧的分水管4的端部套设有圆环19,圆环19的外圆周面为环形凹面。
[0015]本实施方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鲟鱼活体取卵装置中水槽11用于存储水,分水管4、固定板6、固定架7、收集圆盘10均固定在立轴12并随立轴12进行转动。固定板6呈V形用于放置待处理鲟鱼,操作前将鲟鱼放置于固定板6内并通过弹性绳带捆绑约束,固定板6的侧板上侧边设置的多个缺口13用于固定弹性绳带,侧板的表面开有多个通孔14作为人工取卵的操作口和鱼卵的排出口。V形固定板6适合鲟鱼中间宽两侧窄的体型能够对鲟鱼进行有效约束。鲟鱼胸部微创开口,开口朝
下,然后将分水管4伸入至鱼体内,分水管4的圆环19卡在胸部微创开口上起到支撑开口的功能,通过水泵1向分水管4供水,分水管4通过第一条带17和第二条带18的表面和端面上设置的排水口向鱼体内供水,水与鱼体内的鱼卵混合并流出鱼体进入收集圆盘10,收集圆盘10收集鱼卵前填充足够的水防止鱼卵损伤。分水管4端部为半球形端头20能够避免伤害鲟鱼,分水管4中第一条带17和第二条带18上的排水口的设置利于水在鱼体内均匀分布。固定板6和固定架7倾斜设置在收集圆盘10上方并且能够随立轴12转动,便于鱼卵的排出,并且能够保证体内没有剩余鱼卵,同时避免了为了排净鱼卵而采取较大的切口,减小了胸腔微创切口长度,缩短愈合时间。固定架7由矩形框16和矩形框16两端对称设置的两个回转轴15构成,回转轴15使得鱼体能够进行翻转便于微创开口。利用本实施方式鲟鱼活体取卵装置人工取卵的鱼体内几乎没有剩余鱼卵,缝合切口消毒并放回暂养池进行产后恢复,8d~12d后检查,胸腔微创切口完成愈合。本实施方式鲟鱼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鲟鱼活体取卵装置,其特征在于:鲟鱼活体取卵装置由分水管(4)、固定板(6)、固定架(7)、收集圆盘(10)、水槽(11)和立轴(12)构成;立轴(12)竖向设置在水槽(11)中心,立轴(12)的上端固定有平台(2);固定板(6)由两个长条形的侧板构成,两个侧板的长边固接构成V形,侧板的上侧边设置有多个缺口(13),侧板的表面开有多个通孔(14);固定架(7)由矩形框(16)和矩形框(16)两端对称设置的两个回转轴(15)构成,两个回转轴(15)分别在轴套(8)内;固定板(6)设置在固定架(7)的矩形框(16)内,固定板(6)和固定架(7)倾斜设置在收集圆盘(10)上方,固定板(6)的一端朝向收集圆盘(10)的中心,固定板(6)的另一端朝向收集圆盘(10)的外缘;收集圆盘(10)中心一侧的轴套(8)与平台(2)上表面通过支架固定,收集圆盘(10)外缘一侧的轴套(8)与收集圆盘(10)通过支架固定;平台(2)上设置有水泵(1),水泵(1)的进水管(5)的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贤柴一涵徐甜甜柴方营李国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