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243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5
第1、第2臂30、40的一端部分别可旋动地连结于固定在箱主体的第1合页主体10和固定在盖的第2合页主体10、20。第1、第2臂30、40的中间部相互间可旋动地连结起来。第1臂30的另一端部被第2合页主体20的第2引导件25引导,第2臂40的另一端部被第1合页主体10的第1引导件15引导。通过摩擦板60使摩擦扭矩作用于第2合页主体20。第1引导件15具有相对第1轴件51沿接近与离开方向延伸的主引导部15x、和与主引导部15x之端相连且以第1连结軸51为中心画圆弧的副引导部15y。第2臂40的另一端部处于副引导部15y时不受摩擦阻力,因此,第2合页主体20因弹压件70而被自动旋动。70而被自动旋动。70而被自动旋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合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第1、第2合页主体用第1、第2臂连结而成的合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专利文献1(专利6092171公报)所示,具备第1、第2合页主体和将第1、第2合页主体连结起来的弯曲形状的第1、第2臂的合叶装置属于公知。上述合叶装置中,第1臂的一端部介于第1轴件可旋动地连结于第1合页主体,第2臂的一端部介于第2轴件可旋动地连结于第2合页主体,第1、第2臂的中间的弯曲部相互间介于中间轴件可旋动地连结。而且,第2臂的另一端部被引导可沿在第1合页主体形成的第1引导件滑动且可旋动;第1臂的另一端部被引导可沿在第2合页主体形成的第2引导件滑动且可旋动。根据上述结构,第2合页主体可相对第1合页主体按给定旋动轨迹作相对旋动。
[0003]专利文献1的合叶装置中,第1臂与第2臂之间有摩擦板存在,通过该摩擦板,对第1臂和第2臂的相对旋动产生摩擦阻力,进而产生克服第2合页主体对第1合页主体的相对旋动的摩擦扭矩。根据这种结构,譬如将第1合页主体固定于箱主体、第2合页主体固定于盖时,就能将盖稳定维持在任意角度位置。
[0004]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日本技术专利256147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合叶装置,具有同专利文献1一样的基本结构,用于折叠门扇装置。专利文献2的合叶装置中,固定于邻接的门扇的第1、第2合页主体分别设有螺旋弹簧。当邻接的门扇接近平齐的关闭位置时,通过螺旋弹簧介于按压件按压第1、第2臂的端部,第1、第2合页主体被赋予门扇打开方向的旋转扭矩。据此,能确实地将邻接的门扇平齐地关闭,同时还能稳定地维持该平齐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0005]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任意角度位置保持功能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基于螺旋弹簧的旋转扭矩赋予功能(换言之,对旋动对象以旋动极限角度加以保持的捕捉功能)这两者都能发挥的合叶装置并没有得到开发。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合叶装置,具备第1、第2合页主体、配置于上述第1、第2合页主体间的第1、第2臂、将上述第1臂的一端部与上述第1合页主体可旋动地连结起来的第1轴件、将上述第2臂的一端部与上述第2合页主体可旋动地连结起来的第2轴件、和将上述第1、第2臂的中间部相互间可旋动地连结起来的中间轴件;在上述第1合页主体形成第1引导件,该第1引导件具有相对上述第1轴件沿接近与离开方向延伸的主引导部;上述第2臂的另一端部被上述第1引导件引导,可滑动且可旋动;在上述第2合页主体形成相对上述第2轴件沿接近与离开方向延伸的第2引导件;上述第1臂的另一端部被上述第2引导件引导,可滑动且可旋动;上述合叶装置还具备摩擦阻力生成机构,该摩擦阻力生成机构提供对以上述中间轴件为中心的上述第1、第2臂的相对旋动的摩擦阻力,进而提供克服上述第2合
页主体对上述第1合页主体的相对旋动的摩擦扭矩;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合页主体设有弹压件,该弹压件通过弹压上述第1臂而对上述第2合页主体赋予朝向上述旋动极限位置的旋转扭矩;上述第1引导件还具有与上述主引导部的一端相连的副引导部;在上述第2合页主体相对上述第1合页主体从上述旋动极限位置在特定角度范围作相对旋动的过程中,上述第2臂的另一端部沿上述副引导部移动;上述副引导部以允许上述第2臂的另一端部沿以上述第1轴件为中心的圆弧移动之方式形成。
[0007]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具备两方面功能:靠摩擦阻力生成机构将第2合页主体相对第1合页主体保持在任意角度位置的功能、和靠弹压件对第2合页主体赋予朝向旋动极限位置的旋转扭矩的功能。
[0008]最好是,上述第1合页主体作为上述第1引导件具有第1引导槽,上述第1引导槽具有作为主引导部的主槽部分和作为上述副引导部的副槽部分,上述第2合页主体作为上述第2引导件具有第2引导槽,在上述第1臂的上述另一端部形成插入上述第2引导槽的截面圆形的第1突起,在上述第2臂的上述另一端部形成插入上述第1引导槽的截面圆形的第2突起。
[0009]最好是,上述第1合页主体和上述第2合页主体分别具有基壁、和与上述基壁正交且相互平行的一对侧壁,上述第1合页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各自形成同一形状的上述第1引导槽,上述第2合页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各自形成同一形状的上述第2引导槽,在上述第1臂的另一端部贯通并被支撑的第1滑销的两端部各自供作上述第1突起使用,在上述第2臂的另一端部贯通并被支撑的第2滑销的两端部各自供作上述第2突起使用。
[0010]最好是,上述第1引导槽的上述副槽部分具有接近于上述第1轴件的内侧缘和远离于上述第1轴件的外侧缘;在上述特定角度范围内上述第2合页主体趋向上述旋动极限位置的过程中,上述第2突起沿上述副槽部分移动,而不与上述副槽部分的上述内侧缘和上述外侧缘两者任一方相接。根据上述结构,能将第2突起与副槽部分的接触产生的摩擦阻力置为零,即使弹压件的力较弱,也能确实地对第2合页主体赋予朝向旋动极限位置的旋转扭矩。
[0011]尤其最好是,上述副槽部分的上述内侧缘内偏,比自上述主槽部分与上述副槽部分的交叉部的内侧点沿以上述第1轴件为中心画圆弧的虚拟线更接近上述第1轴件。根据上述结构,能更加确实地将第2突起与副槽部分的接触产生的摩擦阻力置为零。
[0012]作为某种具体例,最好是,上述弹压件由扭簧构成,上述扭簧具有被上述第1合页主体所卡止的卡止部和按压部,在上述第1臂的一端部形成有承受面,上述第2合页主体处于给定扭矩赋予角度范围时,上述扭簧的上述按压部按压上述承受面。
[0013]尤其最好是,上述第1合页主体和上述第2合页主体分别具有基壁、和与基壁正交且相互平行的一对侧壁,上述第1合页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各自作为上述第1引导件形成同一形状的第1引导槽,上述第2合页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各自作为上述第2引导件形成同一形状的第2引导槽,从上述第2臂的另一端部突出的第2突起插入上述第1引导槽,从上述第1臂的另一端部突出的第1突起插入上述第2引导槽,在上述第1合页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形成长孔,按压销的两端部可沿上述长孔滑动地插入上述长孔,上述第2合页主体处于上述扭矩赋予角度范围时,上述扭簧的上述按压部介于上述按压销按压上述第1臂的上述承受面。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第1臂薄和/或有多个时,也能通过扭簧对第1臂赋予旋转扭矩。
[0014]作为其它具体例,上述弹压件由板簧构成,其两端部被支撑于上述第1合页主体,
其中央部供作朝上述第1臂的一端部突出的按压部使用,在上述第1臂的一端部形成有承受面,上述第2合页主体处于给定扭矩赋予范围时,上述板簧的按压部按压上述承受面。根据上述结构,靠板簧,即使在第1臂薄和/或有多个时,也能确实地对第1臂赋予旋转扭矩。
[0015]尤其最好是,上述第1合页主体和上述第2合页主体分别具有基壁、和与基壁正交且相互平行的一对侧壁,上述第1合页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各自作为上述第1引导件形成同一形状的第1引导槽,上述第2合页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各自作为上述第2引导件形成同一形状的第2引导槽,从上述第2臂的另一端部突出的第2突起插入上述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合叶装置,具备第1、第2合页主体(10,20)、配置于上述第1、第2合页主体间的第1、第2臂(30,40)、将上述第1臂的一端部与上述第1合页主体可旋动地连结起来的第1轴件(51)、将上述第2臂的一端部与上述第2合页主体可旋动地连结起来的第2轴件(52)、和将上述第1、第2臂的中间部相互间可旋动地连结起来的中间轴件(50);在上述第1合页主体形成第1引导件(15;15

;100),该第1引导件具有相对上述第1轴件沿接近与离开方向延伸的主引导部(15x;15x

;101);上述第2臂的另一端部被上述第1引导件引导,可滑动且可旋动;在上述第2合页主体形成相对上述第2轴件沿接近与离开方向延伸的第2引导件(25);上述第1臂的另一端部被上述第2引导件引导,可滑动且可旋动;上述合叶装置还具备摩擦阻力生成机构(60、61),该摩擦阻力生成机构提供对以上述中间轴件为中心的上述第1、第2臂的相对旋动的摩擦阻力,进而提供克服上述第2合页主体对上述第1合页主体的相对旋动的摩擦扭矩;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合页主体设有弹压件(70;80),该弹压件通过弹压上述第1臂而对上述第2合页主体赋予朝向上述旋动极限位置的旋转扭矩;上述第1引导件(15;15

;100)还具有与上述主引导部的一端相连的副引导部(15y;15y

;102);在上述第2合页主体相对上述第1合页主体从上述旋动极限位置在特定角度范围作相对旋动的过程中,上述第2臂(20)的另一端部沿上述副引导部(15y;15y

;102)移动;上述副引导部以允许上述第2臂的另一端部沿以上述第1轴件(51)为中心的圆弧移动之方式形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合页主体(10)作为上述第1引导件具有第1引导槽(15;15

;100),上述第1引导槽具有作为主引导部的主槽部分(15x;15x

;101)和作为上述副引导部的副槽部分(15y;15y

;102),上述第2合页主体(20)作为上述第2引导件具有第2引导槽(25),在上述第1臂(30)的上述另一端部形成插入上述第2引导槽的截面圆形的第1突起,在上述第2臂的上述另一端部形成插入上述第1引导槽的截面圆形的第2突起。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合页主体(10)和上述第2合页主体(20)分别具有基壁(11,21)、和与上述基壁正交且相互平行的一对侧壁(12,22),上述第1合页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各自形成同一形状的上述第1引导槽(15;15

;100),上述第2合页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各自形成同一形状的上述第2引导槽(25),在上述第1臂的另一端部贯通并被支撑的第1滑销(55)的两端部各自供作上述第1突起使用,在上述第2臂(40)的另一端部贯通并被支撑的第2滑销(56)的两端部各自供作上述第2突起使用。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引导槽(100)的上述副槽部分(102)具有接近于上述第1轴件(51)的内侧缘(102a)和远离于上述第1轴件(51)的外侧缘(102b);在上述特定角度范围内上述第2合页主体(20)趋向上述旋动极限位置的过程中,上述第2突起沿上述副槽部分移动,而不与上述副槽部分的上述内侧缘和上述外侧缘两者任一方相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鹤冈圭石井善隆幡野裕一
申请(专利权)人: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