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712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4
能支撑重门扇的合叶装置3具备固定于框体1的第1合叶主体(10)、固定于门扇2的第2合叶主体(20)、和介于第1合叶主体10与上述第2合叶主体20之间的连杆机构6。连杆机构6具有移动连杆30、前侧连结连杆50和支撑连杆;移动连杆,后端部可于前后方向移动地被连结于第1合叶主体10,前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第2合叶主体20;前侧连结连杆,基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第1合叶主体10的前端部,中间部可旋动地连结于移动连杆30的中间部;支撑连杆,一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前侧连结连杆50的最前端部,另一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第2合叶主体20。前侧连结连杆50具有介于第1合叶主体10的一对侧壁11与移动连杆30的一对侧壁31之间的一对树脂制衬体57。对侧壁31之间的一对树脂制衬体57。对侧壁31之间的一对树脂制衬体5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合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将2个对象可旋动地连结起来的合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譬如,为了将门扇(旋动对象)可旋动地安装于框体(静止对象)而使用合叶装置。专利文献1(专利6038968号)所公开的合叶装置具备在框体开口侧缘部内面安装的第1合叶主体、在门扇侧缘部框体侧之面固定的第2合叶主体、和介于此第1、第2合叶主体间的连杆机构。
[0003]简单说明下上述连杆机构。在第1合叶主体介于前后连结连杆可于前后方向移动地连结于移动连杆。即,后侧连结连杆的基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第1合叶主体的后端部(距离第2合叶主体较远的端部),前侧连结连杆的基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第1合叶主体的前端部(距离第2合叶主体较近的端部)。移动连杆,其后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后侧连结连杆的最前端部,其中间部连结于前侧连结连杆的中间部,因此,伴随前后连结连杆旋动,其在前后方向移动。
[0004]上述移动连杆的前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第2合叶主体。支撑连杆的一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前侧连结连杆的最前端部,该支撑连杆的另一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第2合叶主体。
[0005]使用专利文献1的合叶装置时,门扇从覆盖框体开口侧端面而关闭的状态一边移动而使合叶装置侧的侧缘部离开框体一边旋动,故不会与框体相妨碍,能以较大的打开角度打开。
[0006]一般,第1、第2合叶主体和4个连杆为金属制,为了避免这些构件金属间摩擦,在相互可旋动地连结的构件间置放树脂制衬体。这些衬体被支撑于贯通构件的轴件。专利文献1也给出了介于移动连杆与前侧连结连杆之间的树脂制衬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0007]上述合叶装置中,第1合叶主体具有一对侧壁,移动连杆具有比第1合叶主体的一对侧壁间隔更宽的侧壁。即使在移动连杆和第1合叶主体在旋动轴线方向重叠的状态下,第1合叶主体的侧壁与移动连杆的侧壁之间都形成有间隙,以避免金属间摩擦。但是,应予支撑的门扇的重量变大时,因为作为载荷重量主要承受体的第1合叶主体的侧壁与移动连杆的侧壁之间有间隙,所以合叶装置的构件容易产生扭曲,不能稳定地支撑门扇。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合叶装置,具备带一对侧壁的第1合叶主体、配置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前侧的第2合叶主体、和介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与上述第2合叶主体之间的连杆机构;上述连杆机构具有移动连杆、前侧连结连杆和支撑连杆;上述移动连杆,具有一对侧壁,可于前后方向移动地被支撑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前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
第2合叶主体;上述前侧连结连杆,基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前端部,中间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移动连杆的中间部;上述支撑连杆,一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前侧连结连杆的最前端部,另一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第2合叶主体;上述移动连杆的上述一对侧壁重叠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上述前侧连结连杆具有与上述第1合叶主体、上述移动连杆及上述支撑连杆连结的主部、和介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与上述移动连杆的上述一对侧壁之间的一对树脂制衬体。
[0009]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在作为载荷的主要承重体但却与旋动连结无直接关系的第1合叶主体的侧壁与移动连杆的侧壁之间有树脂制衬体存在,所以安装于静止对象的第1合叶主体能够经由第2合叶主体及移动连杆,进而再介于衬体来承受作为旋动对象的载荷,能抑制起因于第1合叶主体的侧壁与移动连杆的侧壁间间隙的合叶装置构件扭曲。其结果,即使旋动对象重量大也能稳定地支撑旋动对象。另外,由于衬体为树脂制,所以即便第1合叶主体和移动连杆为金属,也能避免金属间摩擦。
[0010]最好是,上述前侧连结连杆的上述主部具有进入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间且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前端部的基端侧连结部、和进入上述移动连杆的上述一对侧壁间且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移动连杆的中间部的中间连结部,上述基端侧连结部和上述中间连结部的至少两侧部由树脂构成。根据上述结构,第1合叶主体也能介于前侧连结连杆的主部来避免金属间摩擦且确实地承接源自移动连杆的载荷,能更加稳定地支撑旋动对象。
[0011]最好是,上述中间连结部的两侧面与上述一对衬体的外面平齐。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前侧连结连杆在宽泛领域支撑移动连杆,所以能更加稳定地支撑旋动对象。
[0012]最好是,上述一对衬体延伸于上述主部的上述中间连结部与上述基端侧连结部之间,在上述主部的两侧面与上述一对衬体的内面之间形成一对条缝,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进入上述一对条缝。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1合叶主体的侧壁、移动连杆的侧壁、前侧连结连杆的主部及衬体重叠,能更加确实地承受载荷。
[0013]最好是,上述前侧连结连杆的上述主部具有进入上述支撑连杆的一对侧壁间且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支撑连杆的上述一端部的最前端侧连结部,该最前端侧连结部的至少两侧部由树脂构成。根据上述结构,第1合叶主体也能介于前侧连结连杆的主部来避免金属间摩擦且确实地从支撑连杆承受载荷。而且,即使支撑连杆为金属制,也不会在前侧连结连杆与支撑连杆之间产生金属间摩擦。
[0014]最好是,上述前侧连结连杆全体由树脂构成,上述主部与上述一对衬体成一体。根据上述结构,能容易地制造前侧连结连杆。
[0015]最好是,上述前侧连结连杆包括相互组合的一对对半分割件,这一对对半分割件间形成收容孔,在该收容孔收容线性缓冲器,该线性缓冲器的最前端所设的抵接件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前端部相接。根据上述结构,能容易地形成收容线性缓冲器的收容孔。
[0016]还具备树脂制的后侧连结连杆,该后侧连结连杆一体地具有:进入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间且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后端部的基端侧连结部、进入上述移动连杆的上述一对侧壁间且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移动连杆的后端部的最前端侧连结部、和介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上述一对侧壁与上述移动连杆的上述一对侧壁之间的一对衬体。根据上述结构,靠后侧连结连杆的衬体介于第1合叶主体与移动连杆之间,也能承
担载荷重量,能更加稳定地支撑旋动对象。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旋动对象重量大时也能稳定地作支撑。
附图说明
[0018]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合叶装置的以关闭状态给出的立体图。图1B是该合叶装置的以关闭状态给出的俯视剖视图。图1C是该合叶装置主要构件的以关闭状态给出的俯视图。图2A是该合叶装置的以90
°
打开状态给出的立体图。图2B是该合叶装置的以90
°
打开状态给出的俯视剖视图。图2C是该合叶装置主要构件的以90
°
打开状态给出的俯视图。图3A是该合叶装置的以160
°
打开状态给出的立体图。图3B是该合叶装置的以160
°
打开状态给出的俯视剖视图。图3C是该合叶装置主要构件的以160
°
打开状态给出的俯视图。图4是该合叶装置的以90
°
打开状态下的从里侧观察的立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合叶装置,具备带一对侧壁(11)的第1合叶主体(10)、配置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前侧的第2合叶主体(20)、和介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与上述第2合叶主体之间的连杆机构(6);上述连杆机构具有移动连杆(30)、前侧连结连杆(50)和支撑连杆(60);上述移动连杆,具有一对侧壁(31),可于前后方向移动地被支撑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10),前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第2合叶主体(20);上述前侧连结连杆,基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10)的前端部,中间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移动连杆(30)的中间部;上述支撑连杆,一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前侧连结连杆(50)的最前端部,另一端部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第2合叶主体(20);上述移动连杆(30)的上述一对侧壁(31)重叠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10)的上述一对侧壁(1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上述前侧连结连杆(50)具有与上述第1合叶主体(10)、上述移动连杆(30)及上述支撑连杆(60)连结的主部(50x)、和介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10)的上述一对侧壁(11)与上述移动连杆(30)的上述一对侧壁(31)之间的一对树脂制衬体(57)。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侧连结连杆(50)的上述主部(50x)具有进入上述第1合叶主体(10)的上述一对侧壁(11)间且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第1合叶主体的前端部的基端侧连结部(51)、和进入上述移动连杆(30)的上述一对侧壁(31)间且可旋动地连结于上述移动连杆的中间部的中间连结部(52),上述基端侧连结部(51)和上述中间连结部(52)的至少两侧部由树脂构成。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连结部(52)的两侧面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熊一彰小川幸彦
申请(专利权)人: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