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11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和穿刺导管,所述穿刺针从近端至远端设置有接头、针体、针尖、保护套,所述接头可移除地连接在所述针体的近端,所述针体的远端设置有针尖;所述穿刺导管从近端至远端设置有管座、管体、管尖,所述管座连接在所述管体的近端,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有管尖,所述管尖为锥形圆滑结构,所述针尖设置成斜切面,便于穿刺组件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向前推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穿刺组件使用方便,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术的安全性。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穿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介入治疗手术中,需要对患者的组织进行穿刺,建立通道后才能将药物或器械送至目标部位。由于目前市面上的穿刺装置的推送性和柔韧性较差,往往会造成操作性和治疗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推送性、良好柔韧性并提高操作性和保证治疗效果的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和穿刺导管;
[0004]其中,所述穿刺针从近端至远端设置有接头、针体、针尖,所述接头可移除地连接在所述针体的近端,所述针体的远端设置有针尖;所述穿刺导管从近端至远端设置有管座、管体、管尖,所述管座连接在所述管体的近端,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有管尖,所述管尖为锥形圆滑结构。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穿刺导管的内腔中,与所述穿刺导管配合使用。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体分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的远端连接到第二部件的近端,其中,第二部件上缠绕有柔性弹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体和所述针尖被保护套包覆。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座的头端设有鲁尔接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尖设置为斜切面。
[0010]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1]本技术设计的一种穿刺组件,所述针尖设置为斜面,且无毛边,使穿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推送性。
[0012]本技术设计的一种穿刺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穿刺针中设置针体的第二部件使得穿刺组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附图说明
[0013]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穿刺针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穿刺导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然而,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的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
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0017]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组件,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和穿刺导管;参看图1所示,穿刺针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设置有接头1、针体、针尖4,针体分为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接头1可移除地连接在针体的近端;针体的远端设置有针尖4。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2的远端连接到第二部件3的近端,其中,第二部件3上缠绕有柔性弹簧,保证第二部件3的柔韧性,便于穿过大角度的导向器。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针体和针尖4被保护套5包覆,用于保护针尖4,避免针尖4受到撞击造成损坏以及刺伤操作者。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尖4设置为斜切面,用于保证穿刺针组件具有良好的推送性。
[0021]参看图2所示,穿刺导管从远端至近端设置有管座6、管体7、管尖8;管座6连接在管体7的近端,管体7的远端设置有管尖8,管尖8为锥形圆滑结构,同样用于保证穿刺组件具有良好的推送性。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管座6的头端设有鲁尔接头。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穿刺针可移除地设置在穿刺导管的内腔中,与穿刺导管配合使用。
[0024]本
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技术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本身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案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
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和穿刺导管;所述穿刺针从近端至远端设置有接头、针体、针尖,所述接头可移除地连接在所述针体的近端,所述针体的远端设置有针尖;所述穿刺导管从近端至远端设置有管座、管体、管尖,所述管座连接在所述管体的近端,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有管尖,所述管尖为锥形圆滑结构;所述针体分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捷陈紫文徐孙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