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86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血管导流用双腔插管包括引入管与回流管,其中:引入管一端开设有第一引流口,其另一端开设有吸引接口;回流管设置于引入管的外侧面上,回流管在靠近第一引流口的管壁上开设有回流口,且在靠近吸引接口的一端开设有回流接口,沿回流管内流体的流向,回流管的管体直径逐渐减小;第一引流口与回流口均插入至血管中,吸引接口与回流接口均连接于氧合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回流管不会占用引入管的内部空间,可保证导入至引入管内血液流速的稳定,提高ECMO系统的氧合效率,且可有效提高回流管重新导入血管内的氧合血液回流速度,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


[0001]本技术涉及血管介入
,特别是涉及一种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

技术介绍

[0002]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ECLS)技术的一种,通过泵将患者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过膜肺氧合器氧合并排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再将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承担气体交换和/或部分血液循环,使心肺得以充分休息,从而为原发病的诊疗争取时间,应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和/或呼吸衰竭。
[0003]按照ECMO系统支持的方式和目的,分为静脉—静脉ECMO系统和静脉—动脉ECMO系统,静脉—静脉ECMO系统仅适用于肺功能损伤,对心脏无支持作用,而静脉—动脉ECMO系统可以对心脏和肺同时进行支持,静脉血经静脉引流管引出体外,氧合后经动脉插管注入体内,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合血液和有效的循环支持。传统的双部位单腔插管存在严重的再循环,且操作繁琐,存在感染、出血等病发症发生的概率,故市场上多用双腔插管来替代原有的单腔插管。插管在血液导流过程中需要保持较高的流量,以维持足够的生命支持。而现有的双腔插管均是将回流管设置于引流管内部,回流管会占用引入管的空间,导致引流管中血液流速波动,严重影响ECMO系统的氧合效率,且氧合血液在回流管中回流速度过慢,ECMO系统的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双腔插管中引流管引入的血液流速波动,严重影响ECMO系统的氧合效率,且回流管中氧合血液回流速度过慢的问题,提供一种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
[0005]一种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包括:
[0006]引入管,一端开设有第一引流口,其另一端开设有吸引接口;
[0007]回流管,设置于所述引入管的外侧面上,所述回流管在靠近所述第一引流口的管壁上开设有回流口,且在靠近所述吸引接口的一端开设有回流接口,沿所述回流管内流体的流向,所述回流管的管体直径逐渐减小;
[0008]所述第一引流口与所述回流口均插入至血管中,所述吸引接口与所述回流接口均连接于氧合器上。
[0009]上述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可将其一端插入至血管中,另一端连接于氧合器上,在对患者进行ECMO系统疗法时,血管中的血液可通过第一引流口导入至引入管中,并通过吸引接口流入至ECMO系统中进行氧合,氧合血液通过回流接口流入至回流管中,并通过回流口重新导入至血管中,通过ECMO系统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合血液和有效的循环支持。并且,回流管设置于引入管的外侧面上,不会占用引入管的内部空间,可保证导入至引入管内血液流速的稳定,提高ECMO系统的氧合效率,另外,沿回流管内流体的流向,回流管的管体直径逐渐减小,可有效提高回流管重新导入血管内的氧合血液回流速度,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口的开口截面倾斜于所述引入管的外侧面。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管在靠近所述第一引流口的端部具有一端点,所述回流口靠近所述端点开设于所述回流管的管壁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多个第二引流口,多个所述第二引流口均位于所述引入管靠近所述第一引流口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一引流口插入至所述血管中时,多个所述第二引流口也均插入至所述血管中。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入管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环。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支撑环均位于所述引入管靠近所述第一引流口的一侧,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引流口错位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套管,多个所述支撑环均套设于所述引入管的外侧面上,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引入管靠近所述第一引流口的端部,且包覆于多个所述支撑环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引流口同时贯通所述引入管与所述套管。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吸引接口、所述回流接口均连接,其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氧合器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医用导管,所述医用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引接口、所述回流接口均连接,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鲁尔接头上。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入管的管体直径在其延伸方向上保持不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引入管的直径与回流管的直径变化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0、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
[0024]110、引入管;111、第一引流口;112、吸引接口;113、第二引流口;114、支撑环;
[0025]120、回流管;121、回流口;122、回流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8]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100,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100的一端插入至血管中,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100的另一端连接于氧合器(ECMO系统,图示未示出)上,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100包括引入管110与回流管120,通过ECMO系统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合血液和有效的循环支持。
[0029]引入管1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引流口111,引入管110的另一端开设有吸引接口
112,其中,第一引流口111与吸引接口112均贯通引入管110,并且吸引接口112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引入管110一体成型,以简化引入管110的成型工艺,节省引入管110的制造成本。
[0030]回流管120并列设置于引入管110的外侧面上,并且回流管120的延伸方向与引入管110的延伸方向一致,即回流管120与引入管110朝向同方向延伸。优选地,回流管120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引入管110一体成型。回流管120在靠近第一引流口111的管壁上开设有回流口121,回流管120在靠近吸引接口112的一端开设有回流接口122,同样地,回流口121与回流接口122分别位于回流管120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回流口121与回流接口122均贯通回流管120,并且回流口121与回流接口122均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回流管120一体成型,以简化回流管120的成型工艺,节省回流管120的制造成本。另外,沿回流管120内流体的流向,回流管120的管体直径逐渐减小。如图3所示,如将回流管120靠近回流接口122端部的直径设为d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入管,一端开设有第一引流口,其另一端开设有吸引接口;回流管,设置于所述引入管的外侧面上,所述回流管在靠近所述第一引流口的管壁上开设有回流口,且在靠近所述吸引接口的一端开设有回流接口,沿所述回流管内流体的流向,所述回流管的管体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引流口与所述回流口均插入至血管中,所述吸引接口与所述回流接口均连接于氧合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口的开口截面倾斜于所述引入管的外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在靠近所述第一引流口的端部具有一端点,所述回流口靠近所述端点开设于所述回流管的管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导流用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多个第二引流口,多个所述第二引流口均位于所述引入管靠近所述第一引流口的一侧,且在所述第一引流口插入至所述血管中时,多个所述第二引流口也均插入至所述血管中。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杰王河东李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