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01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22
本申请涉及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属于溶洞施工支撑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溶洞顶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设置有用于贴合溶洞顶壁的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溶洞的高度方向,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贴合板滑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贴合板为弹性板,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冲击贴合板贴合在溶洞顶壁上的冲击锤,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击锤滑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冲击锤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冲击锤沿支撑板所在的平面活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击锤活动的驱动装置。本申请具有提高溶洞开挖的安全性的效果。具有提高溶洞开挖的安全性的效果。具有提高溶洞开挖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


[0001]本申请涉及的溶洞施工支撑
,尤其是涉及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

技术介绍

[0002]岩溶地区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常发育裂隙、断层、溶洞,并有含泥、富水等特征。在隧道开挖掘进的过程中,若上部出现空腔溶洞地质体,会存在掉块坍塌以及突泥涌水等灾害的危险。溶洞掉块坍塌是由于地层中可溶性岩石在溶蚀作用下完整性和稳定性遭到了破坏,围岩强度降低,在施工扰动下会出现部分岩体脱离母岩甚至整体垮塌的情况,突泥涌水现象则是由溶洞与周围介质以及地表的水力联系程度决定,并不是随机现象。传统的隧道上部空腔溶洞的加固和回填的处治方法,一般是用于抵御溶洞顶部掉块坍塌的冲击荷载作用,避免发生初期支护遭到破坏,例如,使用支撑架和支撑板,对溶洞的顶部进行支撑;开挖掘进后,再使用二衬台车对开挖面进行支撑。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支撑板与溶洞顶面存在一定的间隙,施工过程中,溶洞顶面与支撑板的空隙处,易出现局部坍塌,导致溶洞顶部从上述坍塌处出现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提高溶洞开挖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支撑溶洞顶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设置有用于贴合溶洞顶壁的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溶洞的高度方向,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贴合板滑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贴合板为弹性板,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冲击贴合板贴合在溶洞顶壁上的冲击锤,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击锤滑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冲击锤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冲击锤沿支撑板所在的平面活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击锤活动的驱动装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溶洞的顶壁进行支撑时,首先将支撑架和支撑板搬运至溶洞内;并将支撑板放置在待支撑溶洞的正下方,随后将贴合板放置在支撑板上,再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贴合板滑动,并抵接在溶洞的顶壁上,同时,在第一驱动件的作用下,将贴合板固定在上述处;再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冲击锤对贴合板进行冲击,使贴合板受冲击处贴合在溶洞的顶壁上,减小了溶洞顶壁和贴合板间的间隙,降低了溶洞顶壁出现局部塌陷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溶洞开挖的安全性;随后,通过驱动装置驱使冲击锤在支撑板板面上活动,对贴合板的其他处进行冲击,进而将贴合板贴合在溶洞的顶壁上,进一步减小了贴合板与溶洞顶壁间的空隙,提高了溶洞开挖的稳定性;同时,冲击锤对贴合板进行冲击时,贴合板出现形变,贴合板将形变传递至溶洞的顶壁上,使溶洞顶壁出现形变,使松软的土质转化为较为牢固的土质,进一步降低了溶洞顶部出现塌陷的可能性,提高了溶洞开挖的安全性;贴合板为弹性板,便于冲击锤引起贴合板形变,便于使贴合板贴合在溶洞的顶壁上。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铰接在支撑板上的多个第一电动推杆,多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呈规则多边形排布在支撑板上,所述贴合板的面积大于多个第一电动推杆围绕而成规则多边形的面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支撑板所在的平面,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同步件,所述同步件用于带动多个第一电动推杆同时转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使贴合板贴合在溶洞的顶壁上时,首先将贴合板放置在支撑板上,同时,将贴合板放置在电动推杆上;通过同步件驱使多个第一电动推杆转动,第一电动推杆转动带动贴合板升降,当第一电动推杆输出轴处于垂直于支撑板所在平面后,贴合板处于平行于支撑板的位置;再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驱动贴合板滑移并抵接在溶洞的顶壁上,操作简单便捷;同时,电动推杆传动具有自锁的性能,便于将贴合板固定至上述处,以便于冲击贴合板至溶洞顶壁上;多个第一电动推杆同时转动,便于贴合板朝向背离支撑板的方向移动,降低了贴合板从第一电动推杆上掉落的可能性;进一步的,贴合板的面积大于多个电动推杆围绕成多边形的面积,进一步降低了贴合板从第一电动推杆上掉落的可能性。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多根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第一电动推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铰接轴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一根铰接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同步件包括设置在铰接轴两端的第一锥齿轮,相邻所述铰接轴上的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一根铰接轴转动,上述铰接轴转动带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相邻铰接轴上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相邻的铰接轴转动,铰接轴转动带动第一电动推杆转动,操作简单便捷;同时,锥齿轮传动有传动角度范围大的优点,便于将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转动传递至铰接轴上。
[0011]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贴合板为与电磁铁吸附金属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动推杆驱使贴合板贴合在溶洞顶壁上后,启动电磁铁,电磁铁将贴合板吸附在上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上,进一步降低了贴合板掉落的可能性,便于冲击贴合板至溶洞的顶壁上;同时,贴合板形变时,贴合板的表面面积增加,将贴合板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上后,降低了贴合板在形变过程中,贴合板从第一电动推杆上掉落可能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溶洞的高度方向,所述冲击锤固定设置在液压缸活塞杆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驱使冲击锤滑移,冲击锤滑移抵接在贴合板上,并引起贴合板形变并贴合在溶洞的顶壁上,操作简单便捷;液压缸具有负载大,运行平稳的优点。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液压缸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安装座沿支撑板宽度方向滑动的第三驱动件,和用于驱动安装座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滑动的第四驱动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冲击锤的冲击位置进行调整时,通过第三驱动件驱使安装座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滑移,安装座滑移带动液压缸本体滑移;随后通过第四驱动件驱使安装座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滑移,进而带动安装座滑移至所需处;安装座沿上述两个
方向滑移,便于带动液压缸活动至所需处。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安装座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丝杠转动带动安装座沿第一丝杠滑移,操作简单便捷;丝杠传动具有自锁的性能,便于将安装座固定至所需处,从而便于将液压缸固定至上述处,以便于对贴合板进行冲击。
[0019]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电机的固定座;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丝杠,所述固定座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杠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在支撑架(1)上用于支撑溶洞(13)顶壁的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滑动设置有用于贴合溶洞(13)顶壁的贴合板(3),所述贴合板(3)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溶洞(13)的高度方向,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贴合板(3)滑动的第一驱动件(4);所述贴合板(3)为弹性板,所述支撑板(2)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冲击贴合板(3)贴合在溶洞(13)顶壁上的冲击锤(5),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击锤(5)滑动的第二驱动件(6);所述冲击锤(5)活动设置在支撑板(2)上,所述冲击锤(5)沿支撑板(2)所在的平面活动,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击锤(5)活动的驱动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包括铰接在支撑板(2)上的多个第一电动推杆(41),多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呈规则多边形排布在支撑板(2)上,所述贴合板(3)的面积大于多个第一电动推杆(41)围绕而成规则多边形的面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支撑板(2)所在的平面,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同步件(42),所述同步件(42)用于带动多个第一电动推杆(41)同时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转动设置有多根铰接轴(46),所述铰接轴(46)与第一电动推杆(4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固定设置在铰接轴(46)上;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一根铰接轴(46)转动的第一电机(43),所述同步件(42)包括设置在铰接轴(46)两端的第一锥齿轮(421),相邻所述铰接轴(46)上的第一锥齿轮(421)相互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用搭设棚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贴合板(3)为与电磁铁吸附金属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证全张繁荣李家宏蒲俊兴黄兴江张强陶波周莉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