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隧道建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及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造隧道时,在预定位置挖出基坑后会使用到箱涵来完成隧道的主体施工,箱涵是指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具有整体性好,结构坚固等特点。
2、现有的,先在预定位置的两侧打入用于对基坑进行支护的混凝土灌注桩,然后在两侧混凝土灌注桩之间挖出基坑,在基坑内的地面浇筑混凝土形成垫层;在垫层上搭建箱涵的钢筋框架,并在钢筋框架外包裹模板,往模板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箱涵,再回填箱涵与基坑之间的空间完成隧道施工。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只有垫层单独对箱涵进行承托,在淤泥地质建造隧道时,在箱涵的重力下垫层容易产生沉降,导致发生隧道坍塌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垫层沉降,提高隧道结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及隧道施工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对支护桩(1)、垫层(2)、框架梁(3)和加固组件(5),每对所述支护桩(1)分别位于隧道延伸方向的两侧且对应设置,同一侧的所述支护桩(1)沿隧道延伸方向排列,所述支护桩(1)内预埋有钢筋笼(4);所述框架梁(3)用于固定安装在基坑底部,所述垫层(2)固定安装于所述框架梁(3)上,所述加固组件(5)用于加强所述垫层(2)承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5)包括若干根型钢(51),所述型钢(51)位于所述垫层(2)内,所述型钢(51)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对支护桩(1)、垫层(2)、框架梁(3)和加固组件(5),每对所述支护桩(1)分别位于隧道延伸方向的两侧且对应设置,同一侧的所述支护桩(1)沿隧道延伸方向排列,所述支护桩(1)内预埋有钢筋笼(4);所述框架梁(3)用于固定安装在基坑底部,所述垫层(2)固定安装于所述框架梁(3)上,所述加固组件(5)用于加强所述垫层(2)承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5)包括若干根型钢(51),所述型钢(51)位于所述垫层(2)内,所述型钢(51)包括第一节段(511)和第二节段(512),所述第一节段(511)和所述第二节段(5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节段(511)和所述第二节段(51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插接于同一对的两所述支护桩(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型钢(51)的一对所述支护桩(1)内均预埋有加强杆(43),两所述加强杆(43)均固定安装于对应所述支护桩(1)内的所述钢筋笼(4),所述加强杆(43)均穿设于所述钢筋笼(4),两所述加强杆(43)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所述型钢(51)的所述第一节段(511)和所述第二节段(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5)还包括若干对锚杆(52),同一对的两所述锚杆(52)分别安装于同一对的两所述支护桩(1)且倾斜设置,各所述锚杆(52)朝上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垫层(2)、朝下一端穿设于所述支护桩(1)且延伸入土体;所述支护桩(1)上安装有用于使钻机的钻杆穿过所述支护桩(1)的穿插件(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隧道减少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件(13)包括套管(131),所述套管(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洪,毛磊,刘伟,袁勇,易凯,张茂鹏,周雄,黄居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