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中醛酮化合物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监测,特别涉及气体中醛酮化合物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醛酮化合物采样分析方法和相关标准以离线采样手段为主,如国家标准HJ 683
‑
2014中,制定了利用DNPH
‑
硅胶吸附管进行离线采样后,将样品转移至实验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检测。这种离线式工作方式具有诸多不足,如:
[0003]1.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要求高;
[0004]2.耗材成本和人工分析成本较高,不利于实现长期的高频观测,无法满足当前在光化学污染精细管控上的要求;
[0005]3.手工采样过程中,DNPH
‑
硅胶吸附管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醛酮化合物在吸附管上的吸附衍生化效率不稳定,引起测量分析误差大;
[0006]4.该分析方法中使用涂渍DNPH的填充柱采样管,制备工艺参见EPA TO
‑
11A标准,其生产工艺复杂,存储条件严苛,对于空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体中醛酮化合物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所述气体中醛酮化合物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包括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中醛酮化合物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还包括:基座、承载件和驱动模块,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在所述驱动模块驱动下旋转;M组工作单位,M为不小于1的整数,每组工作单位包括P个工作单元,P为不小于3的整数;所述工作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所述工作单元包括硅胶柱,所述硅胶柱两端开口;在所述承载件的旋转中,当任一组工作单位中的一个工作单元处于制备工作位的同时,另外的工作单元分别处于采样工作位和检测工作位,使得每一工作单元依次处于制备工作位、采样工作位和检测工作位;制备流路、采样流路和检测流路,所述制备流路设置在所述制备工作位,进入所述制备流路的硅胶柱形成吸附醛酮化合物的采样柱,所述采样流路设置在所述采样工作位,所述检测流路设置在检测工作位,所述检测单元处于所述检测流路中;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处于制备工作位的工作单元进入制备流路与否,处于采样工作为的工作单元进入采样流路与否,以及处于检测工作位的工作单元进入检测流路与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中醛酮化合物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移动件和多个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并处于所述承载件的上侧,所述制备流路、采样流路和检测流路分别连通各个第一管道;第二移动件和多个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并处于所述承载件的下侧;导轨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在所述导轨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与工作单元的上端开口连接与分离,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与工作单元的下端开口连接与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中醛酮化合物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流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容器、第一泵、第一柱和第二柱,以及第二容器;所述第二柱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容器连接所述第二管道;DNPH粉末填充在所述第一柱内,有机硅胶填充在所述第二柱内;清除单元,所述清除单元用于去除进入制备流路的工作单元内的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中醛酮化合物的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流路还包括:第一切换模块,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用于使所述第一泵的出口选择性地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维昊,刘盈智,刘立鹏,胡琼璞,黄俊兴,邓海仲,朱信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