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81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6
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单元,其包括:壳体;线筒,设置在壳体中;第一线圈,设置在线筒上;磁体,设置在壳体上;上支承构件,耦接至线筒和壳体;电路基板,设置在壳体下方;以及基座,设置在电路基板下方,其中,电路基板包括:设置在电路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端子;以及设置在至少一个端子的一部分上的涂覆构件。因此,由于元件、工艺和工艺管理点的数目的减小,制造成本可以被降低。制造成本可以被降低。制造成本可以被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是申请日期为2016年9月21日、申请号为“201610839216.6”、专利技术名称为“透镜驱动单元”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申请根据35U.S.C.
§
119要求于2015年9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

2015

0133180、于2015年9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

2015

0135403以及于2015年9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

2015

0135404的优先权,以上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如在本文中所全面地陈述那样并入本文中。


[0004]各实施方式涉及透镜驱动单元、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5]以下内容仅提供与各实施方式有关的背景信息,而并非描述现有技术。
[0006]随着各种便携式终端已经变得广泛地推广并普及并且无线上网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单元,包括:壳体;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上;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上支承构件,所述上支承构件耦接至所述线筒和所述壳体;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下方;以及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下方,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的一部分上的涂覆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包括:第一电路板部,所述第一电路板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具有中空形状以便容置所述线筒;第二电路板部,所述第二电路板部从所述第一电路板部的一侧弯曲;以及第三电路板部,所述第三电路板部从所述第二电路板部延伸并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个表面上且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端子,其中,所述涂覆构件设置在所述多个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的一部分上,并且其中,所述涂覆构件设置在所述多个端子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单元,其中,所述涂覆构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包括: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三电路板部的一端上;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三电路板部的另一端上;以及至少一个第三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单元,其中,所述涂覆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的第一区域上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的侧表面相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的第一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的第二区域的面积,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的第二区域被所述涂覆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暴露。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单元,其中,所述涂覆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上表面的第一区域上的第二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上表面的第一区域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两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相邻;以及
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上表面的第二区域上的第三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上表面的第二区域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端子的两个侧表面中的另一个侧表面相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单元,其中,所述涂覆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彼此间隔开,其中,所述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泰峯李成国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