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颗粒风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752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胶颗粒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塑胶颗粒风干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风干机构和硫化机构;所述风干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网筒、第二固定杆、双头电机、电机轴、旋转杆、固定框板、第一隔网、抽风扇叶、第一方形孔和防水透气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网筒内部设置有双头电机、隔网和抽风扇叶,可以将塑胶颗粒放入到网筒中,利用双头电机带动抽风扇叶,从左右两侧同时向网筒内部抽风,从而提升塑胶颗粒风干的效果,同时在旋转杆带动抽风扇叶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带动隔网和固定框板转动,从而对塑胶颗粒进行搅动,避免了塑胶颗粒堆积在一起,出现风干不均匀的情况。出现风干不均匀的情况。出现风干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颗粒风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颗粒加工
,具体为一种塑胶颗粒风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对塑胶原料进行风干是采用流水线式的操作方法,其将塑胶原料平铺在流水线传送带上进行风干,由于风干热源一般在传送带上方,塑胶原料表面的部分容易风干,但塑胶原料底部的风干效果差,其需要分多次进行风干,导致风干效率低,且流水线长,体积庞大,建造费用成本高。
[0003]专利号CN201820666139.3,公开了一种塑胶颗粒风干装置,包括有电机驱动器、电机、外箱体、移动装置、风干机构以及空气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干机构包括有:带出气孔的螺旋桨横向固定在主轴上设置于内桶中央;内桶设置在外桶内;外桶上外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和出气口;空气循环装置包括有:气管依次连接所述出气口、除湿装置、风机、加热器、进气装置形成一个回路;进气装置一端固定在电机驱动器上,一端与电机固定;加热器设置在相对于除湿装置的下游;主轴上一端设置有进气口与进气装置相连接。本技术缩短了流水线长,螺旋式设计提高了风干的效率。/>[0004]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颗粒风干装置,包括装置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体(1)内部设置有风干机构和硫化机构;所述风干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16)、网筒(17)、第二固定杆(18)、双头电机(19)、电机轴(20)、旋转杆(21)、固定框板(22)、第一隔网(23)、抽风扇叶(24)、第一方形孔(4)和防水透气膜(5);所述装置箱体(1)内部上下两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6)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网筒(17),所述网筒(17)内壁上下两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8),所述第二固定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19),所述双头电机(19)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电机轴(20)的一端,所述电机轴(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21),所述旋转杆(21)远离电机轴(20)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扇叶(24),所述装置箱体(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方形孔(4),所述第一方形孔(4)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5),所述旋转杆(21)位于网筒(17)内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22),且固定框板(2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网(23);所述硫化机构包括水箱(2)、电动伸缩缸(3)、硫化罐体(6)、旋转管(7)、卡槽(31)、卡块(25)、旋转板(32)、第二方形孔(33)和第二隔网(34);所述装置箱体(1)顶部螺栓连接有水箱(2),所述水箱(2)左右两侧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缸(3),所述电动伸缩缸(3)远离水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硫化罐体(6),所述硫化罐体(6)内部贯穿有旋转管(7),所述旋转管(7)内壁开设有卡槽(31),所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海诚体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