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171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包括以下组分:基础油、聚四氟乙烯、聚酰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保养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Engine,motor)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的源泉。发动机主要由气缸体、汽缸套、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发动机工作时,往往伴随着高速摩擦和高温,从而会导致金属表面出现损伤,使得发动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油耗增加、动力不足和环保指标下滑的问题。因此,需要用修复产品对金属表面进行修护,以减少磨损,减少摩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发动机保护涂层液,能够在金属表面有效形成转移膜,且膜层与金属表面结合力强,修复效果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保护涂层液,所述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包括以下组分:基础油、聚四氟乙烯、聚酰胺

酰亚胺、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聚异丁烯以及分散剂。
[0005]可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基础油20~70份、聚四氟乙烯4~15份、聚酰胺

酰亚胺1~5份、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3~5份、聚异丁烯8~20份以及分散剂10~30份。
[0006]可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基础油50~65份、聚四氟乙烯8~12份、聚酰胺

酰亚胺2~3份、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3~5份、聚异丁烯10~15份以及分散剂12~25份。
[0007]可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基础油60份、聚四氟乙烯10份、聚酰胺

酰亚胺2.5份、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5份、聚异丁烯12份以及分散剂20份。
[0008]可选地,所述基础油为100N润滑油基础油或者150N润滑油基础油;和/或,
[0009]所述聚四氟乙烯的粒径为0.2~0.4μm;和/或,
[0010]所述分散剂为全氟表面活性剂FC

400。
[0011]可选地,还包括氮化硼、纳米二硫化钼、纳米石墨以及纳米镍粉。
[0012]可选地,每10份所述聚四氟乙烯,对应添加氮化硼0.8~2份、纳米二硫化钼0.8~2份、纳米石墨0.2~1份以及纳米镍粉0.2~1份;和/或,
[0013]纳米二硫化钼、纳米石墨以及纳米镍粉的粒径均为5~50nm。
[0014]可选地,还包括三乙醇胺。
[0015]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如上文所述的发动机保护涂层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发动机保护涂层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0,将聚四氟乙烯加入到分散剂中,在不高于50℃、1000~2000rpm的条件下分散25~45min;
[0017]S20,依次加入基础油、聚异丁烯,在不高于50℃、200~600rpm的条件下分散30~
50min,过滤;
[0018]S30,加入聚酰胺

酰亚胺和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在不高于50℃、200~600rpm的条件下分散30~50min,过滤得到发动机保护涂层液。
[0019]可选地,步骤S10包括:
[0020]S101,将氮化硼、纳米二硫化钼、纳米石墨以及纳米镍粉加入到聚四氟乙烯中,超声使分散形成分散溶液;
[0021]S102,将所述分散溶液加入到分散剂中,在不高于50℃、1000~2000rpm的条件下分散25~45min。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基础油、聚四氟乙烯、聚酰胺

酰亚胺、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聚异丁烯以及分散剂组合,使得形成的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具有良好的修复性能,其能够在金属表面有效形成转移膜,从而起到填补表面磨损的作用,能够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且该膜层还具有润滑性能,有助于降低表面摩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其中,聚酰胺

酰亚胺能够与聚四氟乙烯协同增效,不仅能够增强膜层与金属表面的粘结性,防止膜层脱落,有助于延长修复效果延续时间和膜层的保护时限,还能提升膜层的耐腐蚀性;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能够进一步增强膜层与金属表面的粘结性;分散剂有助于提高涂层液各组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有助于保证涂层液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聚异丁烯有利于改进产品的粘度指数,提高油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保护涂层液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发动机(Engine,motor)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的源泉。发动机主要由气缸体、汽缸套、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发动机工作时,往往伴随着高速摩擦和高温,从而会导致金属表面出现损伤,使得发动机在
运行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油耗增加、动力不足和环保指标下滑的问题。因此,需要用修复产品对金属表面进行修护,以减少磨损,减少摩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2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保护涂层液,所述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包括以下组分:基础油、聚四氟乙烯、聚酰胺

酰亚胺、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聚异丁烯以及分散剂。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基础油、聚四氟乙烯、聚酰胺

酰亚胺、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聚异丁烯以及分散剂组合,使得形成的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具有良好的修复性能,其能够在金属表面有效形成转移膜,从而起到填补表面磨损的作用,能够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且该膜层还具有润滑性能,有助于降低表面摩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此外,该涂层的厚度通常在15~20μm之间,不仅能够修复一些较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基础油、聚四氟乙烯、聚酰胺

酰亚胺、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聚异丁烯以及分散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基础油20~70份、聚四氟乙烯4~15份、聚酰胺

酰亚胺1~5份、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3~5份、聚异丁烯8~20份以及分散剂10~30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基础油50~65份、聚四氟乙烯8~12份、聚酰胺

酰亚胺2~3份、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3~5份、聚异丁烯10~15份以及分散剂12~25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基础油60份、聚四氟乙烯10份、聚酰胺

酰亚胺2.5份、苯丁烯聚酯类粘附剂5份、聚异丁烯12份以及分散剂20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为100N润滑油基础油或者150N润滑油基础油;和/或,所述聚四氟乙烯的粒径为0.2~0.4μm;和/或,所述分散剂为全氟表面活性剂FC

40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保护涂层液,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诺威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