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层孔隙率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1638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镀层孔隙率的检测方法,配制硫化钠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将硫化钠溶液加入干燥器中,放入隔板,将试样放在尼龙网托盘上并放在干燥器隔板上,将乳胶管一端穿过干燥器盖子上的橡胶塞和隔板上的圆孔,另一端与漏斗底部连接,漏斗固定在铁架台上,通过漏斗将磷酸二氢钾溶液全部加入干燥器中与硫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浓度为0.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层孔隙率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是一种镀层孔隙率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铜基体镀金层属于典型的阴极性镀层,金层厚度小于3μm时存在微小孔隙。由于成本原因,镀金接插件的镀金层厚度一般不超过3μm。在后续存放或使用过程中,底镀层或铜基体可能会透过微孔隙与空气中的O、S等元素发生氧化,进而产生红色或黑色斑点。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空气中S元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现有的耐中性盐雾、湿热、硝酸腐蚀等常规镀金层耐蚀性能测试无法有效识别产品对S元素的耐蚀性。虽然行业内有采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亚硫酸熏蒸试验等技术进行加速长斑的测试,但是这些测试所需设备昂贵,需要专业的气体成分控制或高级计数显微镜,不易实现、实施。因此,急需一种简单有效的加速试验检测方法,模拟铜合金镀金零件后期放置和使用过程中受S元素腐蚀产生斑点的情况,从而鉴定镀金层孔隙率大小,鉴别产品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镀层孔隙率的检测方法,利用现有简单设备和试剂,可以模拟铜合金镀金零件后期放置和使用过程中在空气中受硫元素腐蚀产生锈蚀斑点的故障现象,弥补了常规镀金零件孔隙率试验方法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镀层孔隙率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
[0005](1)在烧杯Ⅰ中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将分析纯硫化钠Na2S
·
9H2O加入到烧杯Ⅰ中使其溶解制备出硫化钠溶液;
[0006](2)在烧杯Ⅱ中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将分析纯磷酸二氢钾KH2PO4加入到烧杯Ⅱ中使其溶解制备出磷酸二氢钾溶液;
[0007](3)在干燥器中加入步骤(1)溶解好的硫化钠溶液,然后将干燥器隔板放入干燥器中,干燥器隔板距离干燥器底部有一定距离且与硫化钠溶液不接触;
[0008](4)将待测试的一个或多个镀金层零件试样放到尼龙网托盘上,多个试样之间相互不接触;然后将尼龙网托盘及其上面的待测试样放入干燥器隔板上;
[0009](5)将乳胶管一端穿过干燥器盖子上的橡胶塞,并穿过干燥器中隔板上的圆孔,插入干燥器底部,将干燥器盖子与干燥器之间盖好并采用真空脂密封;乳胶管另一端与漏斗底部连接,漏斗固定在铁架台上;
[0010](6)将步骤(2)配制好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通过漏斗和乳胶管全部加入干燥器底部与硫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磷酸二氢钾溶液加完后立即用止水夹加紧乳胶管进行密封,保证干燥器内为密封环境;
[0011]最终,步骤(1)配制的硫化钠溶液与步骤(2)配制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干燥器中反应,在密封的干燥器中产生了浓度为0.75
±
0.25ppm的H2S气氛,尼龙网托盘上的试样在该
浓度的H2S气氛中于室温条件下放置48h
±
2h后取出,采用10倍放大镜观察试样镀金层产生斑点的情况,根据试样镀金层表面是否产生斑点鉴定试样孔隙率是否合格。
[0012]进一步地,步骤(1)是将30g分析纯硫化钠Na2S
·
9H2O加入到300ml去离子水中使其溶解制备硫化钠溶液。
[0013]进一步地,步骤(2)是将3.5g分析纯磷酸二氢钾KH2PO4加入到200ml去离子水中使其溶解制备磷酸二氢钾溶液。
[0014]进一步地,前述的镀层孔隙率的检测方法中,可以选用口径为240mm的玻璃干燥器。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硫化氢气氛腐蚀的方法对铜合金镀金零件的孔隙率进行测试,能够有效模拟铜合金镀金零件在空气中放置和使用过程中受硫元素腐蚀产生锈蚀斑点的故障现象,可以作为铜合金镀金零件在含硫空气中腐蚀情况的加速试验,弥补了常规镀金零件孔隙率测试方法的不足。所用药品及器具均为常规器材,成本低,容易实现和实施。干燥器和盖子连接处采用真空脂密封,磷酸二氢钾溶液加完后用止水夹加紧乳胶管进行密封,可以保证干燥器内硫化氢气体不泄露。干燥器密封后,通过漏斗添加第二种药品可以保证生成的硫化氢密封在干燥器内,试验的重复性好。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硫化钠和磷酸二氢钾的量来控制生成硫化氢的浓度,不同应用环境下都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镀金层孔隙率检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检测装置示意图。
[0018]1‑
干燥器,2

干燥器隔板,3

乳胶管,4

橡胶塞,5

止水夹,6

漏斗,7

铁圈,8

铁架台,9

试样,10

尼龙网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为基础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操作步骤,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用到的装置包括铁架台、干燥器、乳胶管、止水夹、漏斗、烧杯、尼龙网托盘、铁圈等,均为化学实验中常用设备器件,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的是口径为240mm的玻璃干燥器,干燥器中放置有隔板,干燥器盖子顶部带有橡胶塞,橡胶塞上开有圆孔,乳胶管一端与漏斗连接,另一端穿过橡胶塞上的圆孔和隔板上的圆孔后,深入到干燥器底部,漏斗放在铁圈上,铁圈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1所示。乳胶管与橡胶塞之间密封不漏气。
[0021]本专利技术用于检测镀层孔隙率的具体方法包括:
[0022](1)在烧杯Ⅰ中加入300ml去离子水,将30g分析纯硫化钠Na2S
·
9H2O加入到该300ml去离子水中使其溶解制备出硫化钠溶液;
[0023](2)在烧杯Ⅱ中加入200ml去离子水,将3.5g分析纯磷酸二氢钾KH2PO4加入到该200ml去离子水中使其溶解制备出磷酸二氢钾溶液;
[0024](3)在干燥器中加入步骤(1)溶解好的硫化钠溶液,将干燥器隔板放入干燥器中,
干燥器隔板距离干燥器底部有一定距离且与硫化钠溶液不接触;
[0025](4)将待测试的一个或多个铜合金镀金零件试样放到尼龙网托盘上,多个试样之间相互不接触;然后将尼龙网托盘及其上面的待测试样放入干燥器的隔板上;
[0026](5)将乳胶管一端穿过干燥器盖子上的橡胶塞,并穿过干燥器中隔板上的圆孔,插入干燥器底部,将干燥器盖子与干燥器之间盖好并采用真空脂密封;乳胶管另一端与漏斗底部连接,漏斗放在铁圈上,铁圈固定在铁架台上;
[0027](6)将步骤(2)配制好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通过漏斗和乳胶管全部加入干燥器底部与硫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磷酸二氢钾溶液加完后立即在乳胶管上靠近干燥器盖子顶部橡胶塞的位置用止水夹加紧进行密封,保证干燥器内为密封环境;
[0028]最终,步骤(1)配制的300ml硫化钠溶液与步骤(2)配制的200ml磷酸二氢钾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层孔隙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1)在烧杯Ⅰ中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将分析纯硫化钠Na2S
·
9H2O加入到烧杯Ⅰ中使其溶解制备出硫化钠溶液;(2)在烧杯Ⅱ中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将分析纯磷酸二氢钾KH2PO4加入到烧杯Ⅱ中使其溶解制备出磷酸二氢钾溶液;(3)在干燥器中加入步骤(1)溶解好的硫化钠溶液,然后将干燥器隔板放入干燥器中,干燥器隔板距离干燥器底部有一定距离且与硫化钠溶液不接触;(4)将待测试的一个或多个镀金层零件试样放到尼龙网托盘上,多个试样之间相互不接触;然后将尼龙网托盘及其上面的待测试样放入干燥器隔板上;(5)将乳胶管一端穿过干燥器盖子上的橡胶塞,并穿过干燥器中隔板上的圆孔,插入干燥器底部,将干燥器盖子与干燥器之间盖好并采用真空脂密封;乳胶管另一端与漏斗底部连接,漏斗固定在铁架台上;(6)将步骤(2)配制好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通过漏斗和乳胶管全部加入干燥器底部与硫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磷酸二氢钾溶液加完后立即用止水夹加紧乳胶管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东王晓伟周德松康利铭许英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