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适配体探针及其在microRNA/ctDNA核酸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59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适配体探针及其在microRNA/ctDNA核酸分子检测中的应用。所述荧光适配体探针Dy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适配体探针及其在microRNA/ctDNA核酸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酸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microRNA/ctDNA核酸分子的荧光适配体探针。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游离核酸(包括循环肿瘤DNA和microRNA),已被证实密切相关许多生命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因此,循环游离核酸可作为各种疾病(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和免疫系统病理学)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例如,miR

21与肿瘤的增殖、凋亡和侵袭有关,已被用作肿瘤治疗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持续上调的miR

155不仅导致持续的炎症反应,又可促进肿瘤的发生。而该类核酸物质在血液系统中的表达水平普遍很低。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出检测 miRNA 的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 (PCR)、微阵列分析和使用放射性标记探针的RNA印迹分析。然而,由于miRNA序列短,序列相似度高,表达水平低,miRNA 的检测仍然面临挑战。开发简单、灵敏、特异的microRNA和ctDNA定量检测方法仍然是一个挑战。
[0003]对于miRNA/ctDNA的荧光传感,核酸适配体通常用于设计基于纳米荧光淬灭剂的荧光传感器。荧光团标记的核酸适配体通过静电或π

π相互作用吸附在纳米荧光淬灭剂上,导致荧光团的荧光猝灭(信号“关闭”);在存在目标miRNA/ctDNA的情况下,由于双链寡核苷酸的形成,适体从纳米荧光淬灭剂中释放出来,从而允许荧光团的荧光恢复(信号“开启”)。但是,由于通常情况下设计的核酸适配体探针只标记一个荧光基团,所以其荧光强度较弱,不利于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microRNA/ctDNA核酸分子的荧光适配体探针(Dye

dsDNA

Aps),通过在microRNA或ctDNA的适配体上连接附加链dsDNA,由于附加链dsDNA可以嵌入大量荧光分子,从而增强适配体探针的荧光强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荧光适配体探针,包括核酸适配体和附加链dsDNA,所述附加链dsDNA连接在核酸适配体的一端或两端;所述附加链dsDNA的双链结构内嵌入有荧光分子。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附加链dsDNA为碱基数目在5

20之间的双链DNA。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附加链dsDNA为5
′‑3′
TCTCAGAG、5
′‑3′
TCTCAGAGCG或5
′‑3′
CCTCTCAGAG。
[0008]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分子选自SYBR Green I、TOTO

1、YoYo

1或吖啶橙。
[0009]上述荧光适配体探针在microRNA或ctDNA检测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为非疾病诊断目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应用的具体方法为:将荧光适配体探针与纳米荧光猝灭剂组装后,加至含有待测microRNA/ctDNA的样品中,混合5

10 min后离心,通过分析上清液荧光强度,实现microRNA/ctDNA的高灵敏检测。
[0011]进一步地,所述纳米荧光猝灭剂选自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microRNA或ctDNA的适配体连接上附加链dsDNA,并将荧光分子(如SYBR Green I等)嵌入到该dsDNA的双链结构中。所制备的荧光适配体探针(Dye

dsDNA

Aps)可与荧光猝灭剂(如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组装,作为microRNA或ctDNA的荧光传感器。首先,Dye

dsDNA

Aps吸附于荧光猝灭剂表面,并发生荧光猝灭;在相应的microRNA或ctDNA存在下,Dye

dsDNA

Aps中的适配体部分形成双链DNA结构,导致Dye

dsDNA

Aps从荧光猝灭剂表面释放,并使荧光复燃。该荧光信号变化过程,可用于microRNA或ctDNA的体外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中设计的Dye

dsDNA

Aps荧光适配体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为体液中microRNA或ctDNA的高灵敏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microRNA检测方法简单,且成本低。
[0014](2)本专利技术的荧光适配体探针Dye

dsDNA

Aps可标记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分子,对多种microRNA和/或ctDNA进行检测。
[0015](3)本专利技术的荧光适配体探针Dye

dsDNA

Aps灵敏度较高,该探针的荧光强度取决于dsDNA片段的长度和嵌入的荧光分子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荧光适配体探针的检测原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SYBR

dsDNA

Aps+ AuNCs@ZIF

8检测miR

21的原理。
[0018]图3 为实施例1中AuNCs和AuNCs@ZIF

8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其中:(a)为AuNCs,(b)为AuNCs@ZIF

8。
[0019]图4为实施例1中SYBR

dsDNA

Aps+AuNCs@ZIF

8用于检测miR

21的荧光光谱图(FI为荧光强度)。
[0020]图5为实施例1中SYBR

dsDNA

Aps+AuNCs@ZIF

8对miR

21的检测的线性关系。
[0021]图6为实施例1中 SYBR

dsDNA

Aps+AuNCs@ZIF

8对miR

21检测的选择性。
[0022]图7为实施例2中超声破碎后的Zn2Ph2Da晶体和Zn2Ph2Da

100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其中:C1为Zn2Ph2Da晶体,C2为Zn2Ph2Da

100材料。
[0023]图8为实施例3中SYBR

dsDNA

Aps

+ Zn2Ph2Da

100用于检测miR

155的荧光光谱图(F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适配体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核酸适配体和附加链dsDNA,所述附加链dsDNA连接在核酸适配体的一端或两端;所述附加链dsDNA的双链结构内嵌入有荧光分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适配体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链dsDNA为碱基数目在5

20之间的双链DN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适配体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链dsDNA为5
′‑3′
TCTCAGAG、5
′‑3′
TCTCAGAGCG或5
′‑3′
CCTCTCAGA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适配体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分子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松王一辉邵真姝成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