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作元专利>正文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49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脱硫塔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包括塔体,塔体开设有第一空腔,塔体的右侧底端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第一进烟管、增压泵、第二进烟管,塔体的顶端固定有出烟管;第一空腔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柱,固定柱套接有旋转筒,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固定筒内开设有第二空腔,固定筒侧壁上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有橡胶片,固定筒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固定安装有盖板,盖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塔体内灌装有脱硫脱硝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脱硫塔受到塔体高度的限制,以及烟气流速的因素,烟气与介质接触的时间过短,烟气难以充分脱硫脱硝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脱硫塔
,具体的说是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空气污染不断加重的严峻局面,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烟气排放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控制问题,不断引起全世界广泛高度重视,发展高效、节能、高性价比的烟气净化设备及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
[0003]工业烟气是大气污染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中SO2和NO2排放是污染环境的关键因素,所以治理SO2和NO2是烟气治理的重点,通常会使用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用以除去烟气中的SO2和NO2;
[0004]现有的脱硫塔通常将烟气通入到脱硫塔内,然后通过喷淋的方式除去烟气中的SO2和NO2;如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206084340的一项中国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脱硫塔,其将烟气通入到脱硫塔内,先通过喷淋头除尘,再通过氨气分布管向塔内通入氨气除去NO2,然后使用脱硫剂除去SO2,最后排出烟气;但是其受到塔体高度的限制,以及烟气流速过快的因素,烟气与反应介质接触的时间过短,烟气中的SO2和NO2难以与反应介质充分反应,导致排出的烟气中依然存在SO2和NO2,造成环境的污染,危害外界人员的身体健康,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脱硫塔受到塔体高度的限制,以及烟气流速过快的因素,烟气与反应介质接触的时间过短,烟气中的SO2和NO2难以与反应介质充分反应,导致排出的烟气中依然存在SO2和NO2,造成环境的污染,危害外界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塔体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塔体的右侧底端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通有第一进烟管、增压泵、第二进烟管,所述塔体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出烟管;
[0007]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活动套接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外圆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叶片;
[0008]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固定筒的上端面与第一空腔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内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固定筒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开设有多个位于其侧壁上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倾斜向下并指向所述固定筒的中轴线,所述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通孔内径大小相同的橡胶片,所述橡胶片分割成多个扇形片;
[0009]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沿中轴线对称固定
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第二通孔的正上方,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盖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入第二通孔内;
[0010]所述塔体内灌装有脱硫脱硝溶液,所述脱硫脱硝溶液的液面低于所述固定筒上端面的高度。
[0011]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泡沫板,所述泡沫板与第一空腔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泡沫板内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填充有碱性颗粒,所述泡沫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泡沫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出气孔。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气孔靠近出烟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除尘袋。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锥筒,所述圆锥筒倒立布置于第二空腔内。
[0014]优选的,所述旋转筒的内圆面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固定柱外圆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环形的滑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大小略小于滑槽的内径,所述滚珠沿滑槽滚动;所述滚珠为弹性材质。
[0015]优选的,所述叶片与第一进烟管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圆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略大于第一进烟管的直径。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当叶片旋转时,叶片会搅动脱硫脱硝溶液,使脱硫脱硝溶液中的介质均匀分布于溶液中,使得介质与烟气中的SO2和NO2充分反应;当烟气不断被通入到固定筒与第一空腔构成的密闭空间内时,密闭空间的压力不断增大,导致烟气在溶液中的上升速率降低,从而延长了烟气在脱硫脱硝溶液的停留时间,进一步使烟气与脱硫脱硝溶液充分反应。
[0018]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烟气会受到圆锥筒的导向作用,先向下运动然后再向上运动,以此延长了烟气的运动距离,从而延长烟气在脱硫脱硝溶液的停留时间,进一步使烟气与脱硫脱硝溶液充分反应;同时由于烟气的流动性,使得连接杆在第二通孔内做活塞运动,与连接杆连接的圆锥筒会上下搅拌脱硫脱硝溶液,使脱硫脱硝溶液中的介质均匀分布于第二空腔中,使得介质与烟气充分反应。
[0019]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通过设置除尘袋,能够防止烟气中的灰尘随烟气排出塔体,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防止烟气将第三空腔内的碱性颗粒从出气孔吹出,造成碱性颗粒的浪费;同时也能减缓烟气的上升速率,延长烟气与碱性颗粒的反应时间,使烟气中的脱硫脱硝溶液的液珠能充分被碱性颗粒除去。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塔体的剖视图;
[0022]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3是叶轮与固定柱的剖视图;
[0024]图4是叶轮与固定柱的俯视图;
[0025]图5是橡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塔体1、第一进烟管2、增压泵3、第二进烟管4、出烟管5、固定柱6、旋转筒7、叶片8、固定筒9、第一通孔10、橡胶片11、第二空腔12、第二通孔13、弹簧14、盖板15、连接杆16、第一空腔17、第一凹槽18、滑槽19、滚珠20、泡沫板21、第三空腔22、第三通孔23、出气孔24、钢丝绳25、圆锥筒26、第二凹槽27、除尘袋28、脱硫脱硝溶液2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8]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塔体1开设有第一空腔17,所述塔体1的右侧底端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通有第一进烟管2、增压泵3、第二进烟管4,所述塔体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出烟管5;
[0029]所述第一空腔17的底部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活动套接有旋转筒7,所述旋转筒7外圆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叶片8;
[0030]所述固定柱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9,所述固定筒9的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固定筒9的上端面与第一空腔17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9内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塔体(1)开设有第一空腔(17),所述塔体(1)的右侧底端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通有第一进烟管(2)、增压泵(3)、第二进烟管(4),所述塔体(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出烟管(5);所述第一空腔(17)的底部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活动套接有旋转筒(7),所述旋转筒(7)外圆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叶片(8);所述固定柱(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9),所述固定筒(9)的截面为倒梯形,所述固定筒(9)的上端面与第一空腔(17)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9)内开设有第二空腔(12),所述固定筒(9)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开设有多个位于其侧壁上的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10)倾斜向下并指向所述固定筒(9)的中轴线,所述第一通孔(10)内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通孔(10)内径大小相同的橡胶片(11),所述橡胶片(11)分割成多个扇形片;所述固定筒(9)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3),所述第二通孔(13)内壁上沿中轴线对称固定安装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远离第二通孔(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位于第二通孔(13)的正上方,所述盖板(15)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13)的直径,所述盖板(1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插入第二通孔(13)内;所述塔体(1)内灌装有脱硫脱硝溶液(29),所述脱硫脱硝溶液(29)的液面低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作元朱浩
申请(专利权)人:徐作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