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32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检测平台上设有用于锤击平台,检测平台上设有检测支架,检测支架上设有用于对零部件进行锤击的锤击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性能检测装置通过将限位块转动至向下,向下移动第一滑动块使得支撑块将固定盒撑起,第一支撑板与固定盒脱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第一气缸和第一电机收到在锤击时受到冲击,提高其使用寿命,在进行下料时,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改变固定盒开口方向,将零部件自动倒出。在调节锤击面时,先是通过移动夹持支架将零部件夹持在第一夹持板之间,通过启动第二气缸将第一夹持板向上拉起,启动第二电机控制零部件转动,从而实现对零部件锤击面的调节。件锤击面的调节。件锤击面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部件加工(autospareparts)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
[0003]汽车零部件在加工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性能检测,特别是对于汽车零部件的抗锤击性能是检测的必要项目,传统的抗锤击性能检测装置,无法满足对汽车零部件的各个位置全方位锤击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改变固定盒的开口方向,方便上料;在进行锤击前,将限位块转动至向下,向下移动第一滑动块使得支撑块将固定盒撑起,第一支撑板与固定盒脱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第一气缸和第一电机收到在锤击时受到冲击,提高其使用寿命,在进行下料时,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改变固定盒开口方向,将零部件自动倒出。在调节锤击面时,先是通过移动夹持支架将零部件夹持在第一夹持板之间,通过启动第二气缸将第一夹持板向上拉起,启动第二电机控制零部件转动,从而实现对零部件锤击面的调节。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检测平台上设有用于锤击平台,检测平台上设有检测支架,检测支架上设有用于对零部件进行锤击的锤击装置。
[0007]所述锤击装置包括位于检测支架上水平滑动的第一滑动支架,检测支架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动支架滑动的第三驱动件,第一滑动支架的下方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支架,第二滑动支架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滑动支架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0008]所述第一滑动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滑动支架滑动的第四驱动件,第四驱动件的下方固定有竖直长杆,竖直长杆上滑动设有锤击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锤击平台的一侧设有上料装置,另一侧设有零件分区装置,零件分区装置用于将检测合格的汽车零部件与检测不合格的零部件进行分离。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锤击平台包括对称分布的夹持支架,夹持支架位于检测平台上水平滑动,检测平台上设有用于驱动夹持支架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夹持支架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动块,夹持支架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动块升降的第一气缸。
[0011]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侧转动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滑动块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板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支撑板上滑动设有贯穿杆,贯穿杆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另一端固定有固定盒,夹持支架的一侧固定对称分布的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固定盒。
[0012]所述固定盒远离夹持支架的一侧以及远离贯穿杆侧一侧均设有开口,固定盒内设有电机支架,固定盒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支架升降的第二气缸,电机支架的一侧转动设有用于夹持零部件的第一夹持板,电机支架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夹持板转动的第二电机。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检测平台上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夹持支架螺纹配合的丝杆,丝杆为双向丝杆。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位于检测平台上转动的升降台,检测平台的下方固定有用于驱动升降台转动的第四电机,升降台的上方固定有转接块,转接块上固定有水平伸缩杆,水平伸缩杆的输出端转动设有夹持件,水平伸缩杆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夹持件转动的第五电机。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气缸支架,气缸支架上固定有固定有第二夹持板,气缸支架上固定有与第二夹持板垂直分布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由第三夹持板,第三夹持板位于第二夹持板的一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零件分区装置包括位于检测平台下方的收集箱,收集箱用于收集检测不合格的零部件,收集箱的上方设有进料口,进料口靠近锤击平台的一侧设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导料板,进料口远离锤击平台的一侧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用于将检测合格的零部件传送至下一个检测点进行另一项性能检测。
[0017]所述检测平台的两侧上方均设有导料板支架,导料板支架位于传送装置的上方,导料板支架上转动设有第二导料板,收集箱内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导料板转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二导料板在进行导料时,与第一导料板的上表面接触,将进料口封闭。
[0018]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收集箱内部的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输出轴贯穿检测平台的转动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导料板的下方滑动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长杆上滑动设有Z型支架,Z型支架位于锤击件的上方,Z型支架的下方转动设有用于支撑锤击件的第二支撑板;
[0020]所述Z型支架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支撑板转动的第六电机,第二滑动支架的下方固定有卷扬机,卷扬机上的绳索输出端固定在Z型支架的上方。
[0021]所述竖直长杆的下方设有定位件,定位件一方面用于探测锤击的位置,另一方面用于检测零部件锤击的凹陷的深度,竖直长杆的一侧设有刻度。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改变固定盒的开口方向,方便上料;在进行锤击前,通过将限位块转动至向下,向下移动第一滑动块使得支撑块将固定盒撑起,第一支撑板与固定盒脱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第一气缸和第一电机收到在锤击时受到冲击,提高其使用寿命;
[0024]2、本专利技术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改变固定盒开口方向,将零部件自动倒出,在调节锤击面时,先是通过移动夹持支架将零部件夹持在第一夹持板之间,通过启动第二气缸将第一夹持板向上拉起,启动第二电机控制零部件转动,从而实现对零部件锤击面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性能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性能检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性能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锤击平台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锤击平台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其特征在于,检测平台(1)上设有用于锤击平台(2),检测平台(1)上设有检测支架(5),检测支架(5)上设有用于对零部件进行锤击的锤击装置(6);所述锤击装置(6)包括位于检测支架(5)上水平滑动的第一滑动支架(61),检测支架(5)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动支架(61)滑动的第三驱动件(62),第一滑动支架(61)的下方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支架(63),第二滑动支架(63)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滑动支架(61)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滑动支架(61)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滑动支架(63)滑动的第四驱动件(64),第四驱动件(64)的下方固定有竖直长杆(65),竖直长杆(65)上滑动设有锤击件(6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平台(2)的一侧设有上料装置(3),另一侧设有零件分区装置(4),零件分区装置(4)用于将检测合格的汽车零部件与检测不合格的零部件进行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平台(2)包括对称分布的夹持支架(21),夹持支架(21)位于检测平台(1)上水平滑动,检测平台(1)上设有用于驱动夹持支架(21)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2),夹持支架(21)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动块(23),夹持支架(2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动块(23)升降的第一气缸(24);所述第一滑动块(23)的一侧转动设有第一支撑板(25),第一滑动块(23)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板(25)转动的第一电机(26),第一支撑板(25)上滑动设有贯穿杆(27),贯穿杆(27)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28)另一端固定有固定盒(29),夹持支架(2)的一侧固定对称分布的支撑块(210),支撑块(210)用于支撑固定盒(29);所述固定盒(29)远离夹持支架(21)的一侧以及远离贯穿杆(27)侧一侧均设有开口,固定盒(29)内设有电机支架(220),固定盒(29)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支架(220)升降的第二气缸(230),电机支架(220)的一侧转动设有用于夹持零部件的第一夹持板(240),电机支架(220)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夹持板(240)转动的第二电机(2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2)包括固定在检测平台(1)上的第三电机(221),第三电机(22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夹持支架(21)螺纹配合的丝杆(222),丝杆(222)为双向丝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位于检测平台(1)上转动的升降台(31),检测平台(1)的下方固定有用于驱动升降台(31)转动的第四电机(32),升降台(31)的上方固定有转接块(33),转接块(33)上固定有水平伸缩杆(34),水平伸缩杆(34)的输出端转动设有夹持件(35),水平伸缩杆(34)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夹持件(35)转动的第五电机(3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35)包括气缸支架(351),气缸支架(351)上固定有固定有第二夹持板(352),气缸支架(351)上固定有与第二夹持板(352)垂直分布的第三气缸(354),第三气缸(354)的输出轴上固定由第三夹持板(353),第三夹持板(353)位于第二夹持板(352)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分区装置(4)包括位于检测平台(1)下方的收集箱(41),收集箱(41)用于收集检测不合格的
零部件,收集箱(41)的上方设有进料口(42),进料口(42)靠近锤击平台(2)的一侧设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导料板(43),进料口(42)远离锤击平台(2)的一侧设有传送装置(44),传送装置(44)用于将检测合格的零部件传送至下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刘瑞邱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