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160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1)合金配料:配置高强A356铝合金;(2)熔化精炼处理:将配置的A356铝合金加热熔化,熔化后经过精炼、细化、真空精炼和变质处理;(3)补加Mg;(4)间接液态模锻;(5)铸件的热处理:经挤压铸造后的汽车控制臂,需经过T6热处理,铸件性能达到最佳。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汽车控制臂,其力学性能强度和塑性、组织致密度均达到锻造工艺的水平,材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该工艺研制的产品表面的光洁和尺寸精度优于锻造、差压低压铸造,达到压铸件的水平,成品率高,制造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具体指一种汽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通过降低产品的自重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轻量化的绿色环保材料将作为人们的首选。轻量化、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研究的最重要课题。研究表明: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滚动阻力减少10%,燃油效率提高3%,并可以减少10%的污染。
[0003]目前在汽车行业已经得到应用的铝合金产品主要有:车身板,热交换器,铝合金车轮,悬挂系统下臂、上臂、横梁、转向节类零件及盘式制动器卡爪,动力传动系统框架、发动机安装托架,保险杠、套管,传动系统传动轴、半轴、变速器箱,发动机活塞、连杆、摇臂、气缸体,底盘等。轻合金先进工艺技术还未得到应用,产品质量不高。重载汽车高品质铝合金轮毂、转向节等国外已采用差压铸造工艺生产,国内采用锻造工艺,材料利用率低,成本居高不下。
[0004]例如专利号为201711418983.0(授权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汽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模具进行挤压铸造,该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模具包括有下模(1),顶部开设有第一型腔(11),中部具有与该第一型腔(11)贯通的料腔(12);上模(2),以能够相对下模(1)上下活动的方式设于下模(1)的上方,底部开设有第二型腔(21),该第二型腔(21)能与第一型腔(11)在上模(2)和下模(1)合模的状态下组成汽车控制臂形状的模具型腔(10);挤压杆(3),以能够相对下模(1)上下活动的方式设于下模(1)的底部,该挤压杆(3)的顶端密封插设在所述的料腔(12)中;以及顶出板(4),以能够相对上模(2)上下活动的方式设于上模(2)的上方,底部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顶出杆(41)和复位杆(42),所述顶出杆(41)的底端穿设在所述的上模(2)上并能伸入到第二型腔(21)中,所述复位杆(42)的底端穿设在所述的上模(2)上并能与下模(1)的顶面抵接;所述的汽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1)合金配料:配置高强A356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有以下组分:Si:6.5%~7.5%;Mg:0.30%~0.45%;Fe:0.1%~0.15%,Mn≤0.05%;Zn≤0.05%,Ti:0.10%~0.15%,其余为Al;(2)熔化精炼处理:将配置的A356铝合金加热熔化,熔化后经过精炼、细化、真空精炼和变质处理;(3)补加Mg:向A356铝合金熔体中加入0.05~0.08%的Mg,并将铝合金熔液的温度稳定在720~740℃,待浇注;(4)间接液态模锻:将铝合金液浇入料腔(12)中,上模(2)和下模(1)合模,油压机下缸活塞推动挤压杆(3)将铝合金液压入模具型腔(10),具体工艺参数为:挤压压强为90~100MPa,挤压速度:0.5~0.8m/s,保压时间40~60s,上模(2)和下模(1)开模,顶出杆(41)顶出铸件,完成汽车控制臂零件的挤压铸造;(5)铸件的热处理:经挤压铸造后的汽车控制臂,需经过T6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精炼的具体步骤如下:将A356铝合金液温度控制为730~740℃,通Ar气体进行旋转喷吹精炼,旋转喷吹时间为15~20分钟,静置15~20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臂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细化的具体步骤如下:将A356铝合金液温度控制为730~740℃,加入AlTi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银江徐英张将朱鸿磊洪晓露侯林冲陈大辉朱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