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04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承重体、检测机构、投料结构和控制机构,承重体底部左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左端通过开合页固定有盖板,盖板下端与检测机构临近处固定有吸铁石,盖板右端套有密封圈,检测机构内部开设有检测腔,检测腔下方设有电机a,电机通过螺丝固定在检测机构上,检测腔内部固定有螺纹管,螺纹管左端接触密封圈,螺纹管右侧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水质检测传感器通过螺丝固定在检测机构上,承重体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投料机构,投料机构顶部左侧设有转轮固定杆,转轮固定杆右侧设有伸缩固定杆;本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具有实时监测水质、多重修复手段、智能控制的优点。智能控制的优点。智能控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湖泊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蓄积库, 地表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90%都蓄积在湖泊里,因此湖泊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具有很重要的社会、生态功能,湖泊污染是指由于污水流入使湖泊受到污染的现象,当汇入湖泊的污水过多而超过湖水的自净能力时,湖水发生水质的变化,使湖泊环境严重恶化,出现了富营养化、有机污染、湖面萎缩、水量剧减、沼泽化等环境问题。
[0003]河流生态修复是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现有的湖泊修复装置不能实时监测水质,容易造成补偿过量,修复手段不够丰富,工作能力不够,不能进行智能控制,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具有实时监测水质、多重修复手段、智能控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承重体、检测机构、投料结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承重体底部左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左端通过开合页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端与检测机构临近处固定有吸铁石,所述盖板右端套有密封圈,所述检测机构内部开设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下方设有电机a,所述电机通过螺丝固定在检测机构上,所述检测腔内部固定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左端接触密封圈,所述螺纹管右侧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通过螺丝固定在检测机构上,所述承重体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投料机构,所述投料机构顶部左侧设有转轮固定杆,所述转轮固定杆右侧设有伸缩固定杆,所述伸缩固定杆右侧设有电机箱b,所述转轮固定杆、伸缩固定杆和电机箱b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投料机构上,所述投料机构上方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轮固定杆,所述太阳能板右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伸缩固定杆上,所述投料机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投料机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入料口,所述投料结构内部上方设有两个固定腔,所述投料结构内部下方前后设有两个物料腔,所述固定腔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底部及左右两端均通过法兰固定有管道,所述管道一端延伸至物料腔,所述管道另一端延伸至出料口,所述投料机构右侧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承重体上,所述控制机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控制机构内部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池,所述电池上方设有主板,所述主板右侧设有固定板,所述主板和固定板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控制机构上,所述控制机构右侧设有供氧气泵,所述供氧气泵通过螺栓固定在承重体上,所述供氧气泵下方通过法兰固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承重体下方,所述出气管下端捆绑有坠重物,所述
承重体右侧前后均安装有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左侧及上方均设有挡瓦,所述挡瓦通过螺栓固定在承重体上,所述承重体右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箱a。
[0006]优选的,所述承重体圆周设有平衡球,所述平衡球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管左右两端均套有橡胶圈,所述螺纹管为中空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的型号为:AN

WQSEC,所述自吸泵的型号为:CQB32

20

110F。
[0009]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供氧气泵、电机箱a、电机箱b、水质检测传感器、电机a、自吸泵、控制按键、无线信号发射器和主板均通过线缆连接电池,水质检测传感器通光线缆连接主板。
[0010]优选的,所述电机a与螺纹管之间设有齿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采用平衡球进行保持承重体的平衡,保障承重体不会侧翻,采用吸铁石和密封圈增加盖板和检测机构的紧密性,保障检测腔的独立性,采用电机a进行转动,方便螺纹管进行左右移动,采用水质检测传感器进行检测水体,方便使用者了解水体的现状,采用转轮固定杆和伸缩固定杆进行固定太阳能板,方便带动太阳能板转动,采用电机箱进行保护电机,防止电机受损。
[0012]2.本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采用出料口进行出料,方便将物料投入湖泊,采用料腔进行存放物料,方便物料的放置,采用入料口进行补充物料,方便物料的补充,采用自吸泵进行动力,方便物料的运输,采用管道进行运输物料,方便物料的投放,采用无线信号发射器进行发送信号,方便使用者及时了解设备的状态,采用主板进行收集信息,方便信息的整理,采用控制按键进行调控设备,方便调节控制设备,采用供氧气泵进行产生气体,方便给湖泊供氧,采用动力叶轮进行旋转,方便带动承重体进行移动,采用挡瓦进行阻挡动力叶轮撩起的水,防止承重体内部进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的检测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的投料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注说明:1、承重体;2、检测机构;3、投料机构;4、控制机构;5、供氧气泵;6、电机箱a;7、出料口;8、太阳能板;9、电机箱b;10、动力叶轮;11、出气管;12、坠重物;13、平衡球;14、盖板;15、密封圈;16、螺纹管;17、水质检测传感器;18、电机a;19、吸铁石;20、转轮固定杆;21、伸缩固定杆;22、挡瓦;23、自吸泵;24、管道;25、物料腔;26、电池;27、控制按键;28、主板;29、无线信号发射器;30、检测腔;31、入料口;32、固定腔;3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2、3,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承重体1、检测机构2、投料结构3和控制机构4,承重体1圆周设有平衡球13,平衡球13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承重体1底部左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检测机构2,检测机构2左端通过开合页固定有盖板14,盖板14下端与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河涌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体(1)、检测机构(2)、投料结构(3)和控制机构(4),所述承重体(1)底部左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检测机构(2),检测机构(2)左端通过开合页固定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下端与检测机构(2)临近处固定有吸铁石(19),所述盖板(14)右端套有密封圈(15),所述检测机构(2)内部开设有检测腔(30),所述检测腔(30)下方设有电机a(18),所述电机通过螺丝固定在检测机构(2)上,所述检测腔(30)内部固定有螺纹管(16),所述螺纹管(16)左端接触密封圈(15),所述螺纹管(16)右侧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17),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17)通过螺丝固定在检测机构(2)上,所述承重体(1)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投料机构(3),所述投料机构(3)顶部左侧设有转轮固定杆(20),所述转轮固定杆(20)右侧设有伸缩固定杆(21),所述伸缩固定杆(21)右侧设有电机箱b(9),所述转轮固定杆(20)、伸缩固定杆(21)和电机箱b(9)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投料机构(3)上,所述投料机构(3)上方设有太阳能板(8),所述太阳能板(8)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轮固定杆(20),所述太阳能板(8)右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伸缩固定杆(21)上,所述投料机构(3)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出料口(7),所述投料机构(3)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入料口(31);所述投料结构(3)内部上方设有两个固定腔(32),所述投料结构(3)内部下方前后设有两个物料腔(25),所述固定腔(32)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自吸泵(23),所述自吸泵(23)底部及左右两端均通过法兰固定有管道(24),所述管道(24)一端延伸至物料腔(25),所述管道(24)另一端延伸至出料口(7),所述投料机构(3)右侧设有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通过螺栓固定在承重体(1)上,所述控制机构(4)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无线信号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勇强陈佳茵丁康廖勇刚刘德祥陈丽梅伍嫦青邓小桃凌梅兰曾华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