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偏光学膜及一种全贴合保偏复合棱镜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偏光学膜,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LCD线偏振背光源的保偏光学膜及一种全贴合保偏复合棱镜膜。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液晶显示领域(LCD),液晶面板的显示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光源,通过背光模组中各类光学薄膜、导光板可以将LED点光源转化成均匀的平面光源。然而,该平面光源的光能对于液晶面板而言,实际上利用率非常低。
[0003]其中一个原因是液晶面板的下偏光片(13)的透过率仅为40%(如表1所示)。由于点光源到面光源的转化效率因背光设计(直下式or侧入式)不同而差异较大,本文以面光源为100%基准来探讨传统液晶显示面板对背光源的光能衰减过程。可以看到,通过滤光片时损失最多(约70%),这是因为白光被滤掉其他两色产生RGB单色光,其次就是最初通过下偏光片时损失比较严重(约60%),这是因为普通光源形成线偏光需要经历PVA层的二向色吸收过程,仅保留偏振方向与偏光片透光轴平行的线偏振光(22),垂直方向(23)的均被吸收,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偏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包括保偏基体层、第一结构层和/或第二结构层,第一结构层位于保偏基体层上表面,第二结构层位于保偏基体层下表面;当线偏振光通过该保偏光学膜时,该保偏光学膜对入射线偏振光的保偏度大于或等于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偏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偏光学膜为保偏棱镜膜,所述保偏棱镜膜的第一结构层为棱镜层,第二结构层不存在或为雾化层;所述棱镜层由三棱镜肋平铺而成,所述三棱镜肋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为10~100μm,顶角为75~105
°
;所述雾化层的雾度为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偏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偏基体层的保偏度大于9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偏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偏基体层为光学各向同性的透明聚合物,所述保偏基体层的材质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三醋酸纤维素(TAC)、环烯烃聚合物(COP)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5.一种全贴合保偏复合棱镜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置保偏基体层、上置贴合层、上置复合层、下置保偏基体层、下置结构层、下置背涂层;上置贴合层为雾化贴合层,位于上置基体层上表面,上置复合层为雾化复合层,位于上置基体层下表面;下置结构层为左右抖动棱镜层,位于下置保偏基体层上表面,下置背涂层位于下置基体层下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贴合保偏复合棱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贴合层由透明压敏胶树脂和无机粒子构成;所述透明压敏胶树脂的折射率ng为1.47,所述无机物粒子选自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锆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贴合保偏复合棱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抖动棱镜层由若干相同或不同的三棱镜肋平铺而成;所述三棱镜肋沿着纵向左右抖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贴合保偏复合棱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镜肋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三棱镜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寅,余洋,缪锴,冯金刚,赵国林,李刚,唐海江,张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