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部件、以及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092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9
提供薄型的电感器部件。坯体(BD)具有主面和与主面垂直的侧面。电感器布线(20)在坯体(BD)内与主面平行地延伸。第一垂直布线(71)从电感器布线(20)向朝向主面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承布线(41)与主面平行地延伸。电感器布线(20)具有布线主体(21)以及设置于布线主体(21)的端部的第一焊盘(22)。在第一焊盘(22)连接有第一垂直布线(71)以及第一支承布线(41)。第一支承布线(41)隔着第一焊盘(22)配置在布线主体(21)的相反侧。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时,针对布线主体(21)的中心轴线C1在布线主体(21)与第一焊盘(22)的连接位置绘制虚拟切线D1时,第一支承布线(41)从第一焊盘(22)与虚拟切线D1平行地延伸,第一支承布线(41)的中心轴线A1与虚拟切线D1位于不同的直线上。切线D1位于不同的直线上。切线D1位于不同的直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器部件、以及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电感器部件、以及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感器部件中,在坯体的内部配置有绝缘基板。在绝缘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两面分别层叠有电感器布线。另外,突起部从绝缘基板的边缘突出。突起部是与绝缘基板的一体物,与绝缘基板位于同一层。突起部的前端在坯体的表面露出。
[0003]通过对接合多个电感器部件的母基板进行切割来形成上述的电感器部件。在母基板的状态下,各电感器部件的绝缘基板彼此通过棒体相互连接。在切割母基板时,通过切断该棒体形成上述的突起部。
[0004]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20/0135374号说明书
[0005]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在母基板的状态下支承各电感器布线并进行定位的棒体、在切割后的电感器部件的状态下确保坯体的弯曲、强度的突起部的必要性较高。然而,由于存在形成棒体、突起部的绝缘基板,而相应地电感器部件的厚度增大。因此,考虑去除绝缘基板,而代替棒体、突起部使用电感器布线本身,但由于对棒体、突起部所要求的机械功能、和对电感器布线所要求的电功能不同,所以难以使双方最佳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是电感器部件,具备:坯体,具有主面和与上述主面垂直的侧面;电感器布线,在上述坯体内与上述主面平行地延伸;垂直布线,从上述电感器布线向朝向上述主面的厚度方向延伸,并在上述主面露出;以及支承布线,从上述电感器布线与上述主面平行地延伸,且端部在上述侧面露出,上述电感器布线具有线状地延伸的布线主体、和设置于上述布线主体的端部并且连接上述垂直布线以及上述支承布线的焊盘,上述支承布线隔着上述焊盘配置在上述布线主体的相反侧,在从上述厚度方向观察时,在在上述布线主体与上述焊盘的连接位置对上述布线主体的中心轴线绘制虚拟切线时,上述支承布线从上述焊盘与上述虚拟切线平行地延伸,上述支承布线的中心轴线与上述虚拟切线位于不同的直线上。
[0007]根据上述构成,电感器部件具备从焊盘与布线主体平行地延伸的支承布线。因此,在不需要用于形成棒体、突起部的绝缘基板等这一点,能够有助于电感器部件的轻薄化。
[0008]另外,根据上述构成,以焊盘为边界,分离为担负电功能的布线主体、和担负机械功能的支承布线,并且布线主体的虚拟切线与支承布线的中心轴线位于不同的直线上,所以能够独立地设计电功能、和机械功能,能够有助于双方的最佳化。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10]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除了第五层之外的透视俯视图。
[0011]图3是沿着图2中的3-3线的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
[0012]图4是沿着图2中的4-4线的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
[0013]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第一侧面的侧视图。
[0014]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15]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16]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17]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18]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19]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0]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1]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2]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3]图1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4]图1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5]图1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6]图1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7]图1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8]图2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9]图2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
[0030]图22是沿着图21中的5-5线的电感器部件的剖视图。
[0031]图2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第一侧面的侧视图。
[0032]图2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33]图25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
[0034]图26是变更例的电感器部件的透视俯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

电感器部件,20

电感器布线,21

布线主体,22

第一焊盘,23

第二焊盘,41

第一支承布线,42

第二支承布线,71

第一垂直布线,72

第二垂直布线,90

绝缘层,93

第一侧面,94

第二侧面,BD

坯体,MF

主面,A1

支承布线的中心轴线,C1

布线主体的中心轴线,D1

虚拟切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对电感器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有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而放大构成要素进行示出的情况。有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与实际的比率,或者与其它的图中的比率不同的情况。
[0038]如图1所示,电感器部件10作为整体成为在厚度方向Td层叠五个层的结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厚度方向Td的一侧设为上侧,并将其相反侧设为下侧。
[0039]第一层L1包含两个电感器布线20、从各电感器布线20延伸的第一支承布线41以及第二支承布线42、内磁路部51、和外磁路部52。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需要区分两个电感器布线20的情况下,将一方的电感器布线20称为第一电感器布线20R,并将另一方的电感器
布线20称为第二电感器布线20L。
[0040]第一层L1在从厚度方向Td观察时为长方形。此外,将沿着该长方形的长边的方向设为长边方向Ld,并将沿着短边的方向设为短边方向Wd。
[0041]电感器布线20由直线状地延伸的布线主体21、和设置于布线主体21的端部的第一焊盘22以及第二焊盘23构成。
[0042]布线主体21向第一层L1的长边方向Ld延伸。在布线主体21中长边方向Ld的第一端侧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焊盘22。第一焊盘22的短边方向Wd的尺寸比布线主体21的短边方向Wd的尺寸大。第一焊盘22在从厚度方向Td观察时,大致为正方形。另外,在布线主体2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坯体,具有主面和与上述主面垂直的侧面;电感器布线,在上述坯体内与上述主面平行地延伸;垂直布线,从上述电感器布线向朝向上述主面的厚度方向延伸,并在上述主面露出;以及支承布线,从上述电感器布线与上述主面平行地延伸,且端部在上述侧面露出,上述电感器布线具有线状地延伸的布线主体、和设置于上述布线主体的端部并且连接上述垂直布线以及上述支承布线的焊盘,上述支承布线隔着上述焊盘配置在上述布线主体的相反侧,在从上述厚度方向观察时,针对上述布线主体的中心轴线在上述布线主体与上述焊盘的连接位置绘制虚拟切线时,上述支承布线从上述焊盘与上述虚拟切线平行地延伸,上述支承布线的中心轴线与上述虚拟切线位于不同的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上述侧面包含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在上述布线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作为上述焊盘的第一焊盘,在上述布线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作为上述焊盘的第二焊盘,作为上述支承布线的第一支承布线从上述第一焊盘延伸,作为上述支承布线的第二支承布线从上述第二焊盘延伸,上述第一支承布线在上述第一侧面露出,上述第二支承布线在上述第二侧面露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在从上述厚度方向观察时,上述第一支承布线的中心轴线与上述第二支承布线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在与上述支承布线的中心轴线正交的剖面上的上述支承布线的剖面积比在与上述布线主体的中心轴线正交的剖面上的上述布线主体的剖面积小。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上述支承布线中的在上述侧面露出的露出面的面积比作为与上述支承布线的中心轴线正交的剖面且位于上述坯体内的上述支承布线的剖面积大。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在同一平面上存在多个上述电感器布线,并且存在分别对应的多个上述支承布线,多个上述支承布线在上述坯体的侧面中第一侧面露出,在将沿着上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且为与上述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时,上述第一方向上的相邻的上述支承布线的间距中最小的间距在从上述支承布线到上述第一侧面上的上述第一方向的端部为止的距离中最小的距离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在从上述厚度方向观察时,上述支承布线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通过上述垂直布线与上述焊盘的连接面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上述支承布线中包含在上述坯体露出的露出面的一部分为Cu氧化物或者Cu合金氧化物。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上述侧面包含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在同一平面上存在多个上述电感器布线,并且存在分别对应的多个上述支承布线,上述多个支承布线在上述第一侧面或者上述第二侧面的任意一个露出,上述多个支承布线中在上述第一侧面露出的数目与在上述第二侧面露出的数目不同。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冈由雅生越贵大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