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硫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84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6
提供能够将轮胎硫化用模具更可靠地闭模且能够制造品质优异的轮胎的轮胎硫化装置及方法。在装配于各扇形模具(15c)的外周面的扇形体(6)的外周侧配置容器环(11),在装配于上侧胎侧模具(15a)的上表面的上部板(2)的上方配置垫板(3),在装配于下部板(4)的上表面的下侧胎侧模具(15b)以横倒状态载置生胎,在利用加压机构(5)使垫板(3)向下移动并维持为闭模位置的状态下,利用供给来的加压流体(F)使以能够相对于垫板(3)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被保持于连结体(8)的容器环(11)向下移动而将上侧胎侧模具(15a)按压于各扇形模具(15c)的上表面,并将各扇形模具(15c)组装成环状而闭模。并将各扇形模具(15c)组装成环状而闭模。并将各扇形模具(15c)组装成环状而闭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硫化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硫化装置及方法,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将轮胎硫化用模具更可靠地闭模且能够制造品质优异的轮胎的轮胎硫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制造轮胎时,在闭模后的模具内将生胎硫化。分段式的模具由上侧胎侧模具、下侧胎侧模具及多个扇形模具构成,以使得各自紧贴的方式被闭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各扇形模具被向下移动的容器环朝向中心机构按压而被组装成环状。被组装成环状的各扇形模具和下侧胎侧模具以紧贴的方式被组装。另一方面,上侧胎侧模具与安装于上侧胎侧模具的上表面的上部板一起上下移动。若该上部板配置于安装有容器环的垫板(英文:bolster plate)的下方,则在将模具闭模后的状态下,上部板的上表面被垫板向下方按压。
[0004]若在闭模后的状态下在各扇形模具彼此之间产生间隙,则从该间隙流出以横倒状态配置于模具中的生胎的未硫化橡胶,对硫化后的轮胎的品质产生影响。于是,在该构造的硫化装置中,为了防止各扇形模具彼此之间的间隙的产生,需要将各扇形模具利用容器环更强力地按压。为了实现上述内容,在闭模时,需要使得垫板的向下移动不被上部板限制,与垫板对上部板的按压相比,优先容器环对各扇形模具的按压。
[0005]伴随于此,在垫板的下表面与上部板的上表面之间容易产生间隙。该间隙越大,则在硫化中生胎承受内压时上侧胎侧模具与上部板一起向上移动的量越大,在被组装成环状的各扇形模具的上表面与上侧胎侧模具的下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即,无法将模具维持为无间隙地可靠地闭模后的状态。其结果,在硫化后的轮胎中,因各扇形模具的上表面与上侧胎侧模具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而在上侧的胎侧部形成台阶。由于会在硫化后的轮胎的上侧胎侧部和下侧胎侧部产生该台阶的有无的差异,所以在使轮胎品质提高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昭63

542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轮胎硫化用模具更可靠地闭模且能够制造品质优异的轮胎的轮胎硫化装置及方法。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装置具备:扇形体,安装于配置成环状的多个扇形模具各自的外周面;上部板,安装于上侧胎侧模具的上表面;下部板,安装于下侧胎侧模具的下表面;容器环,配置于各扇形体的外周侧;垫板,配置于所述上部板的上方且连
结于所述容器环;及加压机构,使该垫板上下移动,所述轮胎硫化装置构成为:通过使所述垫板向下移动,从而在所述上部板与所述下部板之间,各所述扇形模具被组装成环状,并且这些扇形模具由所述上侧胎侧模具和所述下侧胎侧模具上下夹持而被闭模,所述轮胎硫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介于所述垫板与所述容器环之间而使所述垫板和所述容器环连结的连结体、和供给加压流体的流体供给部,所述轮胎硫化装置构成为:所述容器环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垫板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连结体,在所述垫板的上下位置被维持为闭模位置的状态下,利用由所述流体供给部供给来的所述加压流体使得所述容器环相对于所述垫板向下移动,由此,所述上侧胎侧模具被按压于各所述扇形模具的上表面,且各所述扇形模具被组装成环状而被闭模。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方法中,在配置成环状的多个扇形模具各自的外周面安装扇形体,在上侧胎侧模具的上表面安装上部板,在下侧胎侧模具的下表面安装下部板,在各扇形体的外周侧配置容器环,在所述上部板的上方配置与所述容器环连结的垫板,将生胎以横倒状态载置于所述下侧胎侧模具,利用加压机构使待机位置的所述垫板向下移动到闭模位置,由此,在所述上部板与所述下部板之间,将各所述扇形模具组装成环状,并且将这些扇形模具利用所述上侧胎侧模具和所述下侧胎侧模具上下夹持,将所述生胎关入内部而闭模,将所述生胎通过加压及加热而硫化,所述轮胎硫化方法的特征在于,使连结体介于所述垫板与所述容器环之间而将所述垫板和所述容器环连结,将所述容器环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垫板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连结体,在使所述垫板从所述待机位置向下移动并维持为所述闭模位置的状态下,利用从流体供给部供给来的加压流体使所述容器环相对于所述垫板向下移动,由此,将所述上侧胎侧模具按压于各所述扇形模具的上表面,并将各所述扇形模具组装成环状而闭模。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加压机构使垫板向下移动而成为维持为闭模位置的状态,从而使各扇形模具、上侧胎侧模具及下侧胎侧模具大体闭模。而且,通过利用加压流体使以能够相对于垫板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被保持于连结体的容器环相对于垫板单独向下移动,从而将上侧胎侧模具按压于各扇形模具的上表面,并将各扇形模具组装成环状而闭模。因而,在设为将垫板维持为闭模位置的状态而各扇形模具由上侧胎侧模具和下侧胎侧模具按压且夹在两者之间的状态下,即使在周向上相邻的扇形模具彼此之间存在间隙,通过使容器环单独进一步向下移动,也能够消除该间隙而将各扇形模具组装成环状。此时,由于垫板的上下位置被维持为闭模位置,所以能够使模具成为可靠地闭模后的状态。伴随于此,难以在硫化工序中的轮胎两胎侧部的完成情况上产生差异,能够制造品质优异的轮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将开模状态的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装置的左半部分以纵剖视例示的说明图。
[0017]图2是将图1的连结体及容器环以俯视例示的说明图。
[0018]图3是将图1的扇形模具、扇形体以俯视例示的说明图。
[0019]图4是将使图1的垫板向下移动而将各扇形体载置于下部板的状态以纵剖视例示的说明图。
[0020]图5是将使图4的垫板进一步移动到下方的闭模位置的状态以纵剖视例示的说明
图。
[0021]图6是使图5的容器环进一步向下移动而将模具闭模的状态以纵剖视例示的说明图。
[0022]图7是将图6的扇形模具及扇形体以俯视例示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装置及方法。
[0024]图1~图3所例示的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硫化装置1(以下,称作硫化装置1)具备多个扇形体6、上部板2、下部板4、容器环11、连结于容器环11的垫板3、使垫板3上下移动的加压机构5、及配置于下部板4的俯视的中心部的中心机构13。而且,该硫化装置1具备能够与加压机构5相独立地工作而使容器环11相对于垫板3单独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上下滑动机构7。
[0025]在该硫化装置1安装有轮胎硫化用模具15(以下,称作模具15)。模具15由圆环状的上侧胎侧模具15a、圆环状的下侧胎侧模具15b及多个扇形模具15c构成。生胎T以横倒状态载置于下侧胎侧模具15b而配置于模具15中。图1、3例示了模具15开模的状态。
[0026]构成中心机构12的中心柱12a配置于上侧胎侧模具15a及下侧胎侧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轮胎硫化装置,具备:扇形体,安装于配置成环状的多个扇形模具各自的外周面;上部板,安装于上侧胎侧模具的上表面;下部板,安装于下侧胎侧模具的下表面;容器环,配置于各扇形体的外周侧;垫板,配置于所述上部板的上方且连结于所述容器环;及加压机构,使该垫板上下移动,所述轮胎硫化装置构成为:通过使所述垫板向下移动,从而在所述上部板与所述下部板之间,各所述扇形模具被组装成环状,并且这些扇形模具由所述上侧胎侧模具和所述下侧胎侧模具上下夹持而被闭模,所述轮胎硫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介于所述垫板与所述容器环之间而使所述垫板和所述容器环连结的连结体、和供给加压流体的流体供给部,所述轮胎硫化装置构成为:所述容器环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垫板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连结体,在所述垫板的上下位置被维持为闭模位置的状态下,利用由所述流体供给部供给来的所述加压流体使得所述容器环相对于所述垫板向下移动,由此,所述上侧胎侧模具被按压于各所述扇形模具的上表面,且各所述扇形模具被组装成环状而被闭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装置,具有控制所述加压流体的供给压力的控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硫化装置,在所述垫板处于比所述闭模位置靠上方的待机位置时,所述容器环被吊设于所述连结体,以相对于所述垫板向下方的滑动被限制且能够向上方滑动的方式被保持,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幸久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