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转印膜的转印层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25083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设备,尤其是胶印设备以及一种相应的方法,所述印刷设备用于将转印膜(3)的转印层(2)转移到基底(1)上,其中,印刷设备具有第一印刷单元(4),所述第一印刷单元具有第一转印单元(41),所述第一转印单元包括具有转印介质(411)的转印滚筒(410)和第一基底滚筒(412),其中,第一印刷单元(4)的第一转印单元设计为,使得第一增附剂从转印介质(411)转移到基底(1)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上。(411)转移到基底(1)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上。(411)转移到基底(1)的表面的第一区域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将转印膜的转印层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转印膜的转印层转移到基底上的印刷设备、尤其是胶印设备以及用于借助印刷设备、尤其是胶印设备将转印膜的转印层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知通过冷压印将转印层转移到基底上。在此,还已知,对于冷压印,将作为增附剂的冷胶粘剂印刷到基底上,然后在其上展开具有转印层的转印膜,其中,仅在其上印刷有作为增附剂的冷胶粘剂的区域被转移。
[0003]WO9217338A1描述了一种膜印刷方法和膜转印机,所述膜印刷方法或膜转印机用于将转印膜的转印层放置在底层上,其中,在转印膜的随后的脱离之后,转印层部分地或面状地保持粘附到底层上。
[0004]胶印机广泛用于印刷冷胶粘剂、尤其是在冷压印的情况下。然而,对转移的转印层表面的视觉品质的高要求通常无法通过胶印中的冷压印实现。
[0005]此外,柔版印刷机也用于在冷压印的情况下印刷冷胶粘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给出一种用于将转印膜的转印层转移到基底上的改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印刷设备,尤其是胶印设备,所述印刷设备用于将转印膜(3)的转印层(2)转移到基底(1)上,其中,印刷设备具有第一印刷单元(4),所述第一印刷单元具有第一转印单元(41),所述第一转印单元包括具有转印介质(411)的转印滚筒(410)和第一基底滚筒(412),其中,第一印刷单元(4)的第一转印单元(41)设计为,使得第一增附剂(5)从转印介质(411)转移到基底(1)的表面的第一区域(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增附剂(5)从转印介质(411)转移到基底(1)上时,仅发生少量的再分裂或基本上不发生再分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尤其是在第一增附剂(5)被供应给第一转印单元(41)之前和/或在第一增附剂(5)转移到基底(1)上期间的状态下测量,第一增附剂(5)具有牛顿行为或几乎牛顿行为。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尤其是在第一增附剂(5)被供应给第一转印单元(41)之前和/或在第一增附剂(5)转移到基底(1)上期间的状态下测量,第一增附剂(5)具有在200mPa
·
s至5000mPa
·
s的范围内、优选在500mPa
·
s至2000mPa
·
s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500mPa
·
s至1500mPa
·
s的范围内的粘度、优选动态粘度。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增附剂(5)以2cm3/m2至10cm3/m2的范围内、优选2.5cm3/m2至7cm3/m2的范围内的施覆体积和/或以3g/m2至15g/m2、优选4g/m2至8g/m2的范围内的施覆重量转移到基底(1)上。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介质(411)具有在0.5mm至10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0.76mm至6.35mm的范围内的厚度和/或在500mm至2000mm的范围内的长度和/或在500mm至1500mm的范围内的宽度。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介质(411)包括载体板(4111),该载体板尤其是包括聚酯、优选PET,和/或金属、优选铝或由聚酯、优选PET,和/或金属、优选铝构成,和/或,该载体板优选具有在0.5mm至5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1.0mm至2.0mm的范围内、优选地1.0mm至1.5mm的范围内的厚度。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介质(411)——尤其是在载体板(4111)的背离转印滚筒(410)的一侧上——具有外层(4112),所述外层优选地包括光聚合物或由光聚合物组成。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介质(411)、尤其是转印介质(411)的外层(4112)包括一个或多个图案,所述图案优选被光化学地、尤其是通过曝光和蚀刻、和/或通过铣削、雕刻和/或激光加工引入到转印介质(411)中、尤其是转印介质(411)的外层(4112)中。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介质(411)、尤其是转印介质(411)的外层(4112)、优选所述一个或多个图案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具有最大150lpi、优选最大120lpi,和/或最大59L/cm、优选最大47L/cm的网格宽度。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介质(411)、尤其是转印介质(411)的外层(4112)具有在50肖氏A至80肖氏A的范围内、尤其是在55肖氏A至60肖氏A的范围内的硬度。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介质(411)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图案、尤其是转印介质(411)的外层(4112)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图案包括一条或多条
最小线厚为0.05mm、尤其是0.1mm的线和/或一个最小尺寸为0.05mm、尤其是0.1mm的最小点。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介质(411)、尤其是转印介质(411)的外层(4112)、优选所述一个或多个图案具有在0.05μm至1μ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0.2μm至0.8μm的范围内的表面粗糙度、优选Ra值。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印刷设备具有第二印刷单元(6),尤其是所述第二印刷单元通过输送元件(46)与第一印刷单元(4)连接。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印刷单元(6)具有第二转印单元(62),所述第二转印单元包括具有压靠布(621)的压靠滚筒(620)和第二基底滚筒(622),其中,第二转印单元(62)设计为,使得将转印层(2)从压靠布(621)施加到带有已在第一区域(11)中转移的第一增附剂(5)的基底(1)上。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压靠布(621)具有在50肖氏A至90肖氏A的范围内、尤其是在70肖氏A至90肖氏A的范围内的硬度。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压靠布(621)具有在1.5mm至2.5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1.7mm至2.0mm的范围内的厚度。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将转印层(2)施加到带有已在第一区域(11)中转移的第一增附剂(5)的基底(1)上时,压靠布(621)和/或第二基底滚筒(622)产生压靠压力,其中,压靠压力通过压靠布和第二基底滚筒的间距来设置,尤其是,所述间距能够相对于所述间距的基本设置而在

0.5mm至+0.75mm的范围内、优选在

0.1mm至+0.3mm的范围内设置。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印单元(41)还包括网纹辊(9),所述网纹辊构造为,使得所述网纹辊将第一增附剂(5)转移到第一转印单元(41)的转印介质(411)上,尤其是,网纹辊(9)是能耦联且能解耦的。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印单元(4)还包括腔式刮刀系统(42),所述腔式刮刀系统构造为,使得第一增附剂(5)从腔式刮刀系统(42)转移到网纹辊(9)上,尤其是,腔式刮刀系统(42)能够优选与网纹辊(9)共同地耦联和解耦。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网纹辊(9)具有如下网格宽度,该网格宽度每伸展单位的线数在20L/cm至200L/c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40L/cm至100L/cm的范围内、优选在40L/cm至80L/cm的范围内。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网纹辊(9)具有在10cm3/m2至30cm3/m2的范围内、尤其是在15cm3/m2至25cm3/m2的范围内和/或在6.45BCM至19.35BC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9.67BCM至16.12BCM的范围内的汲取容积。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网纹辊(9)具有在30
°
至90
°
的范围内、尤其是在45
°
至60
°
的范围内的凹版角。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网纹辊(9)具有凹版,其中,凹版优选地包括选自截棱锥、单格、球冠、阴影线,尤其是线结构、具有小凹部的阴影线和/或六边形形状的一个或多个凹版类型。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印刷单元(4)具有能耦联且能解耦的第一上墨单元(71),所述第一上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上墨辊(710)和第
一印版滚筒(711),和/或,第二印刷单元(6)具有能耦联且能解耦的第二上墨单元(81),所述第二上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上墨辊(810)和第二印版滚筒(811)。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印刷单元(4)具有能耦联且能解耦的第一润湿单元(72),所述第一润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润湿辊(720),和/或,第二印刷单元(6)具有能耦联且能解耦的第二润湿单元(82),所述第二润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润湿辊(820)。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上墨单元(71)在第一上墨单元(71)的耦联状态下构造为,使得第一上墨单元(71)将第二增附剂转移到转印介质(411)上,尤其是如此转移到转印介质上,使得第二增附剂(52)连同第一增附剂(5)从转印介质(411)转移到基底(1)上。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印刷单元(4、6)包括用于固化第一增附剂(5)的固化装置(100)。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化装置(100)设计为,使得在转印层(2)转移到带有已在第一区域(11)中转移的第一增附剂(5)的基底(1)上之后、尤其是紧接在转印层转移到带有已在第一区域中转移的第一增附剂的基底上之后、优选在转印层转移到带有已在第一区域中转移的第一增附剂的基底上之后0.05秒至0.2秒,所述固化装置固化第一增附剂(5)。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化装置(100)布置在第一和/或第二基底滚筒(412、622)上,尤其是如此布置在第一和/或第二基底滚筒上,使得基底(1)在第一增附剂(5)的固化期间布置在固化装置(100)与第一和/或第二基底滚筒(412、622)之间。31.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化装置(100)在10cm与60cm之间、尤其是15cm与25cm之间和/或20cm与30cm之间的固化区段(111)上固化第一增附剂(5),尤其是,固化区段(111)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换向辊(91),所述第一换向辊设计为,使得所述第一换向辊沿着固化区段(111)输送带有转印膜(3)的基底(1)。3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印刷单元(4、6)包括预固化装置(101),所述预固化装置布置为,使得在第一增附剂(5)转移到基底(1)上之后、尤其是紧接在第一增附剂转移到基底上之后、优选在第一增附剂转移到基底上之后0.05秒至0.2秒和/或在转印层(2)施加到带有已在第一区域(11)中转移的第一增附剂(5)的基底(1)上之前,所述预固化装置(101)预固化第一增附剂(5)。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2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化装置(100)和/或预固化装置(101)包括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组的发射器:UV发射器、尤其是高压UV汞蒸气灯、中压UV汞蒸气灯、低压UV汞蒸气灯、低能量UV和/或UV

LED、和/或电子束(E射束)或其组合。34.根据权利要求28至33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化装置的功率、尤其是毛辐照度处于160W/cm2至200W/cm2的范围内、优选针对汞蒸气灯,和/或处于12W/cm2至20W/cm2的范围内、优选针对UV

LED灯,和/或,净辐照度处于4.8W/cm2至8W/cm2的范围内,和/或,通过固化装置(100)实现的到第一增附剂(5)中的能量输入处于200mJ/cm2到900mJ/cm2的范围内。35.根据权利要求28至34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预固化装置的功率、尤其
是毛辐照度在2W/cm2至12W/cm2的范围内,和/或,净辐照度在0.7W/cm2至2W/cm2的范围内,和/或,通过预固化装置(101)实现的到第一增附剂(5)中的能量输入处于8mJ/cm2至112mJ/cm2的范围内。36.根据权利要求28至35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化装置(100)和/或预固化装置(101)以250nm至410nm的范围内、尤其是310nm至410nm的范围内和/或365nm至405nm的范围内的波长辐射。3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层(2)被转印膜(3)包括,转印膜(3)具有以下层,尤其是在横截面中以给出的顺序具有以下层:载体膜(31)、可选的分离层、转印层(2)。3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层(2)具有以下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层,尤其是在横截面中以给出的顺序具有以下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层:在转印层(2)的面向转印膜(3)中的载体膜(31)的一侧上的保护漆层、复制漆层、有色漆层、可蒸镀的漆层、金属层、尤其是铝层、增附剂层、阻挡层、在转印层(2)的背离转印膜(3)中的载体膜(31)的一侧上的胶粘剂层。3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印膜(3)是冷压印膜。4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印刷设备、尤其是第二印刷单元(6)包括剥离装置(903),所述剥离装置构造为,使得转印膜(3)的载体膜(31)被剥离,其中,转印层(2)在第一区域(11)中保留在基底(1)上。4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化装置(100)——尤其是在基底(1)的输送方向上——在剥离装置之前和/或在第一转印单元(41)、尤其是转印介质(411)之后布置。4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尤其是在转印膜的载体膜被剥离之后测量,转印层(2)——尤其是根据Bekk根据DIN53107:2016

05测量,优选使用Bekk光滑度测试仪,优选Messmer B
ü
chel公司的533型的Bekk光滑度测试仪——具有至少200s的光滑度和/或——尤其是根据Parker

Print

Surf(PPS)方法测量,优选在根据DINISO8791

4:2008

05的空气流方法中,优选借助Messmer B
ü
chel公司的Parker

Print

Surf PPS 90测试仪——具有在0.05μm至1.5μm的范围内、优选在0.1μm至1μm的范围内的表面光滑度和/或——尤其是使用微型三角度光泽micro tri gloss型的仪器、优选Byk Gardner公司的微型三角度光泽micro tri gloss型的仪器测量——在60
°
的测量几何结构的情况下具有大于500GU的光泽度和/或在85
°
的测量几何结构的情况下具有大于100GU的光泽度。4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尤其是在第一增附剂(5)转移到基底(1)上之前测量,基底(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
申请(专利权)人: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