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导管的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0609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导管的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润滑涂层包括底层涂层和面层涂层,所述面层与底层通过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连接;底层和面层均通过浸涂、干燥、紫外光固化的工艺得到;所述底层涂层包含光敏树脂、大分子单体、光引发剂及溶剂;所述的面层涂层包含润滑树脂、光敏树脂、大分子单体、光引发剂及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润滑涂层采用低毒溶剂、光敏树脂和大分子单体进行交联固化,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适合医用导管应用;所述大分子单体采用一步法合成,涂层液配制及涂层工艺简单,易于大批量生产;润滑涂层遇水后摩擦力低,30次反复摩擦其摩擦系数变化不超过10%。30次反复摩擦其摩擦系数变化不超过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导管的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导管的润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介入医用导管在临床已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产品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医用导管表面亲水性差、表面粗糙,该类医用导管进入人体使用时会带来一系列反应,如凝血性能、细菌吸附性能及摩擦带来的腔道黏膜及血管壁损伤,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因此,医用导管所用材料除了必须的力学性能外,其表面生物相容性是十分重要的。对医用材料表面做润滑性处理,可以使导管进入体内和体液或血液接触时变得相当润滑,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痛苦,同时有效的减少细菌和蛋白质的粘附,是提高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的主要途径。
[0003]传统的润滑方法是在医用导管表面涂覆一次硅油或石蜡油,但该方法润滑性能不持久,仍会损伤接触部位;市面上有采用涂覆一层润滑涂层的方式来实现表面润滑的效果,但该方法适用基材有限且涂层脱落的风险较大;此外,采用热固化的方法制备润滑涂层,得到的涂层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但涂层耗费时间较长,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
[0004]紫外固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导管的润滑涂层,包括底层涂层和面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与底层通过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连接;底层和面层均依次通过浸涂、干燥和紫外光固化工艺制得;所述底层涂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光敏树脂1%-10%,大分子单体1%-10%、光引发剂0.1%-1%和溶剂70%-95%;所述的面层涂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润滑树脂5%-10%,光敏树脂1%-5%,大分子单体1%-5%、光引发剂0.1%-0.6%和溶剂70%-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单体由多异氰酸酯、含羟基的不饱和单体及阻聚剂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制成;所述多异氰酸酯中的NCO与不饱和单体中的OH之间的摩尔比为1:1.5,所述阻聚剂占固体成分总质量的0.15%,所述大分子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异氰酸酯为2 ,4-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1 ,6-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所述的含羟基的不饱和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所述阻聚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选用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的润滑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选用2-羟基-4 '-(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2-羟基-2-甲基苯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苯基双(2,4 ,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任一种或任意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华崔景强夏凯丽赵玉平马园园牛利卫程杰秦长喜王国锋刘志远王富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贝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