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与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51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以及一种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其中显示装置包括侧入式背光模块、基板与多个像素结构。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导光结构、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亮度控制组件。第一光源邻设在导光结构的第一侧边,第一光源具有多个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光源邻设在导光结构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相邻于第二侧边,且第二光源具有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亮度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发光组件与第二发光组件,而亮度控制组件用以分别控制第一发光组件的光强度与第二发光组件的光强度。基板设置在侧入式背光模块上,像素结构设置在基板上。像素结构设置在基板上。像素结构设置在基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与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与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升画面对比度及/或减少电能消耗的显示装置与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的显示装置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计算机(notebook)、智能手机(smart phone)、穿戴装置、智能手表以及车用显示屏等,以提供更方便的信息传递与显示。在具有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中,由于传统背光模块所提供的亮度只会有一种亮度,因此不论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画面亮度为何,背光模块的亮度并不会有所改变,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消耗。据此,须对此问题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与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其根据画面的原始灰阶数据而调整显示装置的侧入式(Edge lit)背光模块的光源的亮度,以达提升画面对比度及/或减少电能消耗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侧入式背光模块、基板与多个像素结构。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导光结构、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亮度控制组件。第一光源邻设在导光结构的第一侧边,第一光源具有多个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光源邻设在导光结构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相邻于第二侧边,且第二光源具有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亮度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发光组件与第二发光组件,而亮度控制组件用以分别控制第一发光组件的光强度与第二发光组件的光强度。基板设置在侧入式背光模块上,像素结构设置在基板上。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其包括:获取画面中的多个原始灰阶数据,其中各个原始灰阶数据对应于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像素结构的其中一个,且原始灰阶数据的数量相同于像素结构的数量;根据原始灰阶数据,计算出对应于显示装置中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至少一背光发光数据;侧入式背光模块根据背光发光数据发射背光,其中背光的光强度相关于背光发光数据;根据背光发光数据与原始灰阶数据,计算出对应于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结构的多个显示灰阶数据,其中显示灰阶数据的数量相同于像素结构的数量;以及像素结构根据显示灰阶数据来控制通过像素结构的背光的穿透率,以显示画面。
[0006]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块所产生的背光的光强度可依据画面的原始灰阶数据而调整,因此,相较于传统不能调整背光的光强度的侧入式背光模块,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块可在减少电能消耗的情况下使显示装置获得相同或更好的显示质量的画面(例如提升显示画面对比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块所具有的发光组件远少于传统具有区域调控功能的直下式(direct type)背光模块,据此,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可通过较少的发光组件而对背光的光强度进行区域调控,以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0007]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08]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0009]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发光组件与像素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俯视示意图。
[0010]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0011]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发光组件与部分像素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2]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导光结构与发光组件的爆炸图。
[0013]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00、200、300、400-侧入式背光模块;110-导光结构;110a-第一侧边;110b-第二侧边;110c-第三侧边;110d-第四侧边;120-第一光源;122-第一发光组件;130-第二光源;132-第二发光组件;140-亮度控制组件;142-走线;212-第一导光板;212a-第一导光条;214-第二导光板;214a-第二导光条;420-第三光源;422-第三发光组件;430-第四光源;432-第四发光组件;CC1、CC2、CC3、CC4、CC5、CC6-像素对应行;CR1、CR2、CR3、CR4、CR5、CR6-像素对应列;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DP-显示装置;DSL-显示结构层;PXS、PXS1、PXS2、PXS3、PXS4-像素结构;S1_1、S1_2、S1_3、S1_4、S2_1、S2_2、S2_3、S2_4-距离;SB-基板;ST1、ST2、ST3、ST4、ST5-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须注意的是,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因此,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组件与组合关系,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架构或实施方法提供更清楚的描述,而实际的组件与布局可能更为复杂。另外,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附图中所示的组件并非以实际实施的数目、形状、尺寸做等比例绘制,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
[0017]须知悉的是,以下所举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可将数个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替换、重组、混合以完成其他实施例。各实施例间特征只要不违背专利技术精神或相冲突,均可任意混合搭配使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可为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电泳显示装置(electrophoretic display)或其他适合的显示装置(泛指非自发光的显示装置),且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也可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而下文的实施例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须说明的是,显示装置可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外的至少一侧的周边区,其中显示区用以显示画面,周边区则不会显示画面。另外,显示装置与显示区可各自为矩形、多边形、圆形、具有曲线侧边的形状(例如两侧边为直线,两侧边为圆弧的形状)或其他适合形状的显示装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以矩形显示装置为例,且显示区的形状亦为矩形,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
[0019]请参考图1到图3,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的发光组件与像素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显示装置DP包括侧入式(Edge lit)背光模块100、基板SB以及显示结构层DSL,其中基板SB设置在侧入式背光模块100上,而显示结构层DSL设置在基板SB上。本实施例的基板SB可包括任何适合的材料,举例而言,基板SB可为硬质基板或可挠式基板,并可依据基板SB的类型而对应包含例如玻璃、塑料、石英、蓝宝石、聚酰亚胺(polyimide,PI)及/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结构;一第一光源,邻设在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第一侧边,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具有多个第一发光组件;一第二光源,邻设在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第二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相邻于所述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二光源具有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以及一亮度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所述亮度控制组件用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光强度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光强度;一基板,设置在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上;以及多个像素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三光源,邻设在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第三侧边,其中所述第三侧边相邻于所述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三光源具有多个第三发光组件;一第四光源,邻设在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第四侧边,其中所述第四侧边相邻于所述第三侧边,且所述第四光源具有多个第四发光组件;其中所述亮度控制组件还电连接所述第三发光组件与所述第四发光组件,且所述亮度控制组件还用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三发光组件的光强度与所述第四发光组件的光强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一第一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一导光条,所述第一导光条沿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导光结构的所述第一侧边,且各个所述第一导光条对应所述第一光源中的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其中一个;以及一第二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二导光条,所述第二导光条沿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导光结构的所述第二侧边,且各个所述第二导光条对应所述第二光源中的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其中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导光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第三方向上重叠。4.一种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一画面中的多个原始灰阶数据,其中各个所述原始灰阶数据对应于所述显示装置中的多个像素结构的其中一个,且所述原始灰阶数据的数量相同于所述像素结构的数量;根据所述原始灰阶数据,计算出对应于所述显示装置中的一侧入式背光模块的至少一背光发光数据;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根据所述至少一背光发光数据发射背光,其中所述背光的光强度相关于所述至少一背光发光数据;根据所述至少一背光发光数据与所述原始灰阶数据,计算出对应于所述显示装置中的所述像素结构的多个显示灰阶数据,其中所述显示灰阶数据的数量相同于所述像素结构的数量;以及所述像素结构根据所述显示灰阶数据来控制通过所述像素结构的所述背光的穿透率,以显示所述画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画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像素结构的其中一个的所述显示灰阶数据大于对应于所述像素结构的所述其中一个的所述原始灰阶数据。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画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背光发光数据相关于所述原始灰阶数据中的最大值。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画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结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的所述背光从所述导光结构射出;一第一光源,邻设在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第一侧边,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具有多个第一发光组件;以及一第二光源,邻设在所述导光结构的一第二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相邻于所述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二光源具有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佑麒黄永立刘家麟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