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325041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和医学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待测样品中的DNA甲基化差异区域的引物组合在制备用于检测或预测受试者是否患有膀胱尿路上皮癌或者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型是否为肌层浸润性或非肌层浸润性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以及一种用于检测或预测受试者是否患有膀胱尿路上皮癌或者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型是否为肌层浸润性或非肌层浸润性的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具有优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临床上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治疗,以及后期的监测与预后评估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为进一步进行早期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供了理论依据。供了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和医学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BCa主要分为三种病理类型: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LCA)、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BLCA占90%,2020年全球新增死亡212,500例。
[0003]BLCA可进一步分为肌层侵袭性BCa (肌层浸润性)和非肌层侵袭性BCa (非肌层浸润性),其中非肌层浸润性约占所有病例的75%。两类BLCA的生物学行为不同,预后差异很大,需要区别治疗。由于非肌层浸润性不侵及膀胱肌层,通过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配合囊内灌注化疗药物或卡介苗治疗能够起到有效的治疗。而肌层浸润性具有更强的侵袭性,生长速度快,且转移潜能大大提高,通常需要行膀胱切除治疗。然而,大约70%的临床诊断的非肌层浸润性对标准做法没有完全响应,最终复发甚至转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待测样品中的DNA甲基化差异区域的引物组合在制备用于检测或预测受试者是否患有膀胱尿路上皮癌或者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型是否为肌层浸润性或非肌层浸润性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用途,其中,所述DNA甲基化差异区域选自如下所示的人类hg19版本基因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区域:chr1:86038429bp

86548655bp、chr7:23210805bp

23541085bp、chr12:50786446bp

51796719bp、chr12:53396863bp

55397136bp、chr12:51400340bp

55400617bp、chr5:2327659bp

2397867bp、chr5:5227879bp

5298195bp、chr5:14341021bp

14541266bp、chr5:15200260bp

15900461bp、chr8:2006233bp

2146598bp、chr8:102136659bp

102436833bp、chr12:130914602bp

130994836bp、chr17:77333510bp

77393712bp、chr18:3869388bp

3899760bp、chr18:11741967bp

11762330bp、chr19:1103012bp

1123479bp和chr3:180428100bp

1814585400bp。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合包括BLCBSP_V1

4、BLCBSP_V1

9、BLCBSP_V1

13、BLCBSP_V1

14、BLCBSP_V1

15、BLCBSP_V2

7、BLCBSP_V2

8、BLCBSP_V2

10、BLCBSP_V2

11、BLCBSP_V2

16、BLCBSP_V2

17、BLCBSP_V2

18、BLCBSP_V2

19、BLCBSP_V2

21、BLCBSP_V2

22、BLCBSP_V2

24、BLCBSP_V2

33、BLCBSP_V2

35、MN

DMR4

1;其中,BLCBSP_V1

4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BLCBSP_V1

4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BLCBSP_V1

9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BLCBSP_V1

9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BLCBSP_V1

13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BLCBSP_V1

13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BLCBSP_V1

14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BLCBSP_V1

14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BLCBSP_V1

15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BLCBSP_V1

15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BLCBSP_V2

7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BLCBSP_V2

7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BLCBSP_V2

8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BLCBSP_V2

8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BLCBSP_V2

10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BLCBSP_V2

10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BLCBSP_V2

11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BLCBSP_V2

11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BLCBSP_V2

16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BLCBSP_V2

16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0所示;BLCBSP_V2

17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BLCBSP_V2

17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2所示;BLCBSP_V2

18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BLCBSP_V2

18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4所示;BLCBSP_V2

19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5所示,BLCBSP_V2

19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6所示;BLCBSP_V2

21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7所示,BLCBSP_V2

21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8所示;BLCBSP_V2

22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BLCBSP_V2

22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0所示;BLCBSP_V2

24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1所示,BLCBSP_V2

24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2所示;BLCBSP_V2

33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3所示,BLCBSP_V2

33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BLCBSP_V2

35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5所示,BLCBSP_V2

35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6所示;MN

DMR4

1中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7所示,MN

DMR4

1中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8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来源于所述受试者的
尿液cfDNA或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gDNA。4.一种用于检测或预测受试者是否患有膀胱尿路上皮癌或者膀胱尿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吴凯单柳颖金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优乐复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