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温控方法及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0352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温控方法及温控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中设置有BMS温控模块,主控模块、从控模块,空调、以及包含风扇、加热器及若干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所述BMS温控模块均与所述空调、所述风扇及加热器通信连接;该温控方法包括:通过所述BMS温控模块收集每个电池模组内部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所述运行状态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能量需求,基于所述能量需求发送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空调、所述风扇、所述加热器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调整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风扇转速及加热器开关。如此,可以对储能系统内部中每一个电池模组的温度实现精确地分别控制。同时适用高温及极寒天气等多种不同工况下的储能系统温控与运行需要。系统温控与运行需要。系统温控与运行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温控方法及温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温控方法及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温度控制是决定储能电站电池容量衰减程度及循环寿命的关键要素。目前,储能集装箱大部分采用风冷技术,一般直接通过空调制冷制热、通过风道将不同温度的风引入电池模组内,实现模组内温度控制,但温控精度及温差仅能够控制在10℃左右。
[0003]而部分方案虽然在电池模组中增加了强排风扇,通过强排风扇的启停来控制电池模组的进风量或排风量,但温度控制仍不够精确。
[0004]因此,传统的集装箱中电池模组的温度调节能力不足,温度控制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集装箱中电池模组的温度调节能力不足,温度控制不够精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温控方法及温控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温控方法及温控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中设置有BMS温控模块、空调以及包含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中设置有BMS温控模块、空调以及包含风扇、加热器及若干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所述BMS温控模块均与所述空调、所述风扇及加热器通信连接;该温控方法包括:通过所述BMS温控模块收集每个电池模组内部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所述运行状态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能量需求,基于所述能量需求发送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空调、所述风扇、所述加热器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调整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风扇转速及加热器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MS温控模块包括主控模块与从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从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通过BMS温控模块收集每个电池模组内部的运行状态,包括:通过所述从控模块收集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部的所述运行状态,并将所述运行状态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能量需求,包括:通过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来自所述从控模块发送的所述运行状态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运行状态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能量需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能量需求,包括:按预设频率动态评估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内部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所述运行状态计算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能量需求。5.在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需求包括热量需求和冷量需求。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能量需求发送控制指令,包括:基于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能量需求,形成每个所述电池模组的单体温控策略以及所有所述电池模组的总体温控策略;根据所述单体温控策略和所述总体温控策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恩德周旭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