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028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根据所述安全指数设置接入区块链的信用保障;评估所述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中的表现;根据所述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中的变现更新其安全指数;预先设置有替补节点,在所述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低于标准安全指数时,将所述替补节点接入所述区块链,所述替补节点与所述接入节点的信息一致。通过在不同的阶段启动不同的屏障信息,使得区块链的运行安全大大提升,保证待接入节点在接入前和接入后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因此对于数据的传输、存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技术中还需要应用到区块链智能合约,一般而言,当参与方通过在合约宿主平台上安装合约,致力于合约的执行时,合约就被发现了。
[0003]通常区块链智能合约具有不可逆性,在固定、提取电子数据方面缺少明确的途径和操作引导,甚至第三方主体不具有对智能合约过程进行识别与介入的权限,由于参与方一旦介入合约即自动执行合约内容,执行过程不受人员控制,使得参与方在合约的执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无法终止,可能对参与方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在进入自动执行后无法终止带来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包括:检测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所述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根据终端IP地址以及在所述待接入节点上进行中转的历史数据信息确定,在检测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时,设定安全指数的极值为Smax,若所述待接入节点对应的终端IP地址为真实地址则赋值为a1、若待接入节点对应的终端IP地址为虚拟地址则赋值为a2,若是对待接入节点对应的终端IP地址无法进行判断则赋值为a3,对于任一待接入节点,该待接入节点在预设时间段内中转的历史数据信息总量设置为b,在进行中转的历史数据信息中,检测在历史数据信息中存在异常信息的数量,并计算获取非异常信息的数量b1,所述安全指数的极值为Smax= a1+b,表示在待接入节点对应的终端IP地址为真实地址且待接入节点在预设时间段内中转的历史数据信息均不存在异常信息时,则为安全指数的极值;根据所述安全指数设置接入区块链的信用保障;评估所述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中的表现;根据所述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中的变现更新其安全指数;预先设置有替补节点,在所述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低于标准安全指数时,将所述替补节点接入所述区块链,所述替补节点与所述接入节点的信息一致。
[0006]进一步地,根据待接入节点的实际安全值,确定安全信用保障等级,预先设置有第
一信用保障等级G1、第二信用保障等级G2和第三信用保障等级G3,其中第一信用保障等级G1<G2<G3;若0.8
×
Smax <待接入节点的安全值S≤Smax,则选择第一信用保障等级G1;若0.5
×
Smax <待接入节点的安全值S≤0.8
×
Smax,则选择第二信用保障等级G2;若待接入节点的安全值S≤0.5
×
Smax,则选择第三信用保障等级G3。
[0007]进一步地,当待接入节点选择第一信用保障等级时,若待接入节点接入区块链,则提供第一数量n1的保障金;当待接入节点选择第二信用保障等级时,若待接入节点接入区块链,则提供第二数量n2的保障金;当待接入节点选择第三信用保障等级时,若待接入节点接入区块链,则提供第三数量n3的保障金,其中第一数量n1<第二数量n2<第三数量n3。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数量n3为智能合约在24h内的执行标的总额,所述第二数量n2为0.5
×
执行标的总额,所述第一数量n1为0.1
×
执行标的总额。
[000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中的变现更新其安全指数,预先设置有标准安全系数S0;若待接入节点的实际安全值S≤标准安全系数S0,若待接入节点提供对应的信用保障后,则允许接入区块链;若待接入节点的实际安全值S>标准安全系数S0,则允许接入区块链。
[0010]进一步地,对于任意待接入节点,若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内,实时监测该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以及数据频率,预先设置有标准数据量D0和标准频率F0;若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以及数据频率均小于标准数据量D0和标准频率F0,则表示待接入节点的表现良好,在原有安全指数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若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标准数据量D0或数据频率≥标准频率F0,则表示待接入节点的表现中等,无需对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进行改变;若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标准数据量D0且数据频率≥标准频率F0,则表示待接入节点的表现不好,则对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进行降低一个等级。
[0011]进一步地,在对安全指数不进行改变时,若是数据频率≥标准频率F0时检测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若0.7
×
D0≤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标准数据量D0,则采用第一系数k1对标准频率F0进行增加;若0.5
×
D0≤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0.7
×
标准数据量D0,则采用第二系数k2对标准频率F0进行增加;若0.2
×
D0≤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0.5
×
标准数据量D0,则采用第三系数k3对标准频率F0进行增加;若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0.2
×
D0,则采用第四系数k4对标准频率F0进行增加。
[0012]进一步地,采用第一系数k1对标准频率F0进行增加,增加后的第一标准频率F10

= F0
×
(1+k1);采用第二系数k2对标准频率F0进行增加,增加后的第二标准频率F20

= F0
×
(1+k2);采用第三系数k3对标准频率F0进行增加,增加后的第三标准频率F30

= F0
×
(1+
k3);采用第四系数k4对标准频率F0进行增加,增加后的第四标准频率F40

= F0
×
(1+k4)。
[0013]进一步地,在对安全指数不进行改变时,若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标准数据量D0,若0.7
×
F0≤数据频率<标准频率F0,则采用第一系数k1对标准数据量D0进行降低;若0.5
×
F0≤数据频率<0.7
×
标准频率F0,则采用第二系数k2对标准数据量D0进行降低;若0.2
×
F0≤数据频率<0.5
×
标准频率F0,则采用第三系数k3对标准数据量D0进行降低;若数据频率<0.2标准频率F0,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所述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根据终端IP地址以及在所述待接入节点上进行中转的历史数据信息确定,在检测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时,设定安全指数的极值为Smax,若所述待接入节点对应的终端IP地址为真实地址则赋值为a1、若待接入节点对应的终端IP地址为虚拟地址则赋值为a2,若是对待接入节点对应的终端IP地址无法进行判断则赋值为a3,对于任一待接入节点,该待接入节点在预设时间段内中转的历史数据信息总量设置为b,在进行中转的历史数据信息中,检测在历史数据信息中存在异常信息的数量,并计算获取非异常信息的数量b1,所述安全指数的极值为Smax= a1+b,表示在待接入节点对应的终端IP地址为真实地址且待接入节点在预设时间段内中转的历史数据信息均不存在异常信息时,则为安全指数的极值;根据所述安全指数设置接入区块链的信用保障;评估所述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中的表现;根据所述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中的变现更新其安全指数;预先设置有替补节点,在所述待接入节点的安全指数低于标准安全指数时,将所述替补节点接入所述区块链,所述替补节点与所述接入节点的信息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接入节点的实际安全值,确定安全信用保障等级,预先设置有第一信用保障等级G1、第二信用保障等级G2和第三信用保障等级G3,其中第一信用保障等级G1<G2<G3;若0.8
×
Smax <待接入节点的安全值S≤Smax,则选择第一信用保障等级G1;若0.5
×
Smax <待接入节点的安全值S≤0.8
×
Smax,则选择第二信用保障等级G2;若待接入节点的安全值S≤0.5
×
Smax,则选择第三信用保障等级G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待接入节点选择第一信用保障等级时,若待接入节点接入区块链,则提供第一数量n1的保障金;当待接入节点选择第二信用保障等级时,若待接入节点接入区块链,则提供第二数量n2的保障金;当待接入节点选择第三信用保障等级时,若待接入节点接入区块链,则提供第三数量n3的保障金,其中第一数量n1<第二数量n2<第三数量n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数量n3为智能合约在24h内的执行标的总额,所述第二数量n2为0.5
×
执行标的总额,所述第一数量n1为0.1
×
执行标的总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中的变现更新其安全指数,预先设置有标准安全系数S0;若待接入节点的实际安全值S≤标准安全系数S0,若待接入节点提供对应的信用保障后,则允许接入区块链;若待接入节点的实际安全值S>标准安全系数S0,则允许接入区块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安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待接入节点,若待接入节点在区块链内,实时监测该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以
及数据频率,预先设置有标准数据量D0和标准频率F0;若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以及数据频率均小于标准数据量D0和标准频率F0,则表示待接入节点的表现良好,在原有安全指数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若待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标准数据量D0或数据频率≥标准频率F0,则表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张德文路博陈丽辉宋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