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精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97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精练方法,该方法,包括:(1)蚕丝绵精练:将丝绵绵片放入精练液中,加热升温并保持在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精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蚕丝的精练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无需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精练方法。
技术背景
[0002]丝绵是一种用缫丝下脚料(如茧衣、条吐、蛹衣)、双宫茧、次茧或普通蚕茧等加工而成的绵絮。常作为被子、衣服的填充物,具有极佳的保暖性、透气吸湿性、防霉抗菌性、柔韧性、人体亲和性等服用性能。丝绵被胎以天然蚕丝纤维为原料,手工扯松加工而成,纤维之间形成阡陌结构,内在结构含空气极多,热传导率极小,绝热性能好,透气性效果是羽绒被的2倍,保暖性比棉花被和化纤被高出3倍,水汽与二氧化碳可在其中自由流通,使用保暖舒适,调节气候环境能力强,且对人体皮肤及心血管有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按生产方式分,丝绵可以分为手工丝绵和机制丝绵。由于机制丝绵的生产效率高,因此,现阶段大部分为机制丝绵。机制丝绵的生产一般需要经过制绵、精练(也叫打绵)和后处理等工序。制绵得到的丝绵片一般含有20~30%的丝胶,因此,需要在制绵后进行精练。由于机器制绵工序生产的绵片中会含有大量的蛹油、杂质等,因此,目前对于机制丝绵的精练工序中所用精练剂的组分中,除了碳酸钠、去油灵、泡花碱外,还会用到大量的双氧水,通过双氧水的强氧化性增加丝绵的清洁度和蓬松度。但由于双氧水是易爆易燃产品,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精练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需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精练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05]一种无需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精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蚕丝绵精练:将丝绵绵片放入精练液中,加热升温并保持在90

100℃处理30

40min后,取出。所述精练液中含有0.7

1.5g/L过碳酸钠,质量浓度为0.01%

0.1%的表面活性剂。
[0007](2)清洗:清洗步骤(1)取出的丝绵棉片直至pH值为中性。
[0008]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精炼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是氟碳和JFC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
[0009]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丝绵片与精练液的浴比为1:50

150。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2)具体为:先用70

80℃热水清洗,再用常温水清洗,直至pH值为中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机制丝绵的精炼过程中,无需双氧水,且所用化学助剂少。
[0013]本专利技术所得蚕丝绵的精炼程度均匀,含胶率达到丝绵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
[0014]本专利技术所得蚕丝丝绵的白度、光泽得到提高,手感柔软爽滑。
[0015]本专利技术所得蚕丝丝绵的蓬松性更好,压缩回弹性能优异。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制蚕丝绵的精练方法,不需要使用双氧水,避免了双氧水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减少了化学试剂的用量,对环境保护有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丝绵生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未经处理的丝绵纤维的表面形态。
[0018]图2为实施例1纤维的表面形态。
[0019]图3为常规使用双氧水精练后的机制蚕丝绵的纤维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机制丝绵的精练工序中,最常用的试剂是碳酸钠、去油灵、泡花碱和双氧水四种成分,其中双氧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氧化作用提高丝绵的清洁度、白度和蓬松度。但双氧水存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过碳酸钠与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对机器制绵得到的绵片进行精练,得到精练度均匀,白度、手感优良的蚕丝丝绵。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无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的精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精练液的配制:称取计算量的过碳酸钠,溶于水中,配制过碳酸钠浓度为0.70g/L的水溶液,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JFC,使溶液中表面活性剂JFC的浓度为0.05%,得到精练液。
[0024](2)蚕丝绵精练
[0025]加热精练液至100℃并保温,按1:150的浴比放入绵片,持续加热处理40min。
[0026](3)清洗
[0027]将丝绵片从精炼液中取出,用温度为80℃的水进行第一次清洗,再用温度为70℃的水进行第二次清洗,最后用常温水清洗直至洗涤液pH值趋于中性后干燥,得到精炼后的丝绵。
[0028](3)按照称重法测定精练率,参照标准GB/T 24252

2019《蚕丝被》附录D《填充物压缩回弹性试验方法》,测试丝绵的压缩回弹性。
[0029]作为对比,用GB/T 24252

2019《蚕丝被》中丝绵填充物优等品标准和经过常规精练法精练的同规格丝绵进行压缩回弹性测试。
[0030]结果如表1:
[0031]表1丝绵的精练率、压缩率与回复率
[0032][0033]由表1可知,实施例1得到的丝绵精练率达到优等品标准,且丝绵手感柔软,蓬松性好,其压缩率相比GB/T 24252

2019《蚕丝被》优等品的标准和常规精练丝绵分别高出6.30%、1.84%,回复率分别高出8.00%、6.74%。
[0034]图1

3分别是未处理、实施例1处理后和常规含双氧水精练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形态,可以看出经实施例1和常规含双氧水精炼后,纤维表面大块丝胶基本去除,实施例1纤维表面更为平整光滑,且纤维未受到损伤,表明实施例1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丝绵精炼替代方法。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无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的精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1)精练液的配制:称取计算量的过碳酸钠,溶于水中,配制过碳酸钠浓度为1.0g/L的水溶液,加入0.02%的氟碳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得到精练液。
[0038](2)蚕丝绵精练
[0039]加热精练液至98℃并保温,按1:100的浴比放入丝绵片,持续加热处理35min。
[0040](3)清洗
[0041]将丝绵片从精炼液体中取出,用温度为75℃的水进行两次清洗,最后用常温水清洗直至pH值为中性后干燥,得到精炼后的丝绵。
[0042](4)采用Photoshop中RGB模式测试精练后丝绵的白度。
[0043]作为对比,将为实施例2提供绵片的同单位(浙江省桐乡浙江蚕缘家纺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售优等品丝绵和常规含双氧水精练得到的丝绵在相同条件下测试白度。
[0044]结果如表2:
[0045]表2丝绵的白度
[0046][0047]由表2可知,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双氧水的机制丝绵精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蚕丝绵精练:将机制丝绵绵片放入精练液中,加热升温并保持在90

100℃处理30

40min后,取出。所述精练液中含有0.7

1.5g/L过碳酸钠,质量浓度为0.01%

0.1%的表面活性剂。(2)清洗:清洗步骤(1)取出的丝绵棉片直至pH值为中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洁傅雅琴花开华倪学林陈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