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939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包括真空发生器缸体和消声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所述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上分别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上设有真空腔室和吸气口,所述真空腔室内架设有若干根喷气管道,所述喷气管道内设有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接的喷射嘴,所述喷气管道的侧壁在所述喷射嘴的喷口位置上开设有抽真空孔,抽真空孔连通所述真空腔室,所述消声器上设有与所述出气管道相连通的消声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分体式结构,真空发生器缸体内架设有多根喷气管道,真空度大,流量大,取出效率更精确快速,对于大型产品的机械手自动取出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产品的机械手自动取出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产品的机械手自动取出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真空发生器,是一种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以及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一定压力的气流通过喷头产生流虹吸效应而产生负压,在此过程中喷头要一直向外排气,需要配备消声器。现有真空发生器具有以下缺点:1、原有真空发生器面板为一体式结构,只在一侧面板上设置有真空口,针对不同工况的需要只能选择不同类型的产品,如果部分面板损坏,只能进行整体更换;2、原有发生器为整体式结构,通道固定开设在本体内部,抽气量小,真空流量固定,不能根据不同工况需要调节真空流量;3、原有消声装置为内置一体式,体积小,只能达到70分贝的降噪,降噪效果不明显,噪音依然很大,一般会达到75

90分贝,长期在此环境下会对人员身体造成损害,使用不方便而且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方便根据不同工况需要调节真空流量,具有流量大、噪音小等优点。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包括真空发生器缸体和消声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所述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上分别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内部设有真空腔室,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的外壁上设有与真空腔室相连通的吸气口,所述真空腔室内架设有若干根喷气管道,喷气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的内端,所述喷气管道内设有与所述进气管道相连接的喷射嘴,所述喷气管道的侧壁在所述喷射嘴的喷口位置上开设有抽真空孔,抽真空孔连通所述真空腔室,所述消声器与所述出气端盖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消声器上设有与所述出气管道相连通的消声筒。
[0005]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出气端盖包括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左右相互扣合的出气侧壳盖和汇流侧壳盖,所述出气管道设置在出气侧壳盖上,所述出气管道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锥筒形的扩压管,扩压管位于所述汇流侧壳盖内部,所述汇流侧壳盖的底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位于扩压管的正下方,所述消声筒位于排气口的正下方。
[0006]进一步完善,所述排气口上设有吸音格栅孔结构。
[0007]进一步完善,所述排气口的上侧安装有吸音过滤网。
[0008]进一步完善,所述消声器顶部设有四个L形卡勾,所述出气端盖的底部设有四个L形卡槽,所述L形卡勾与L形卡槽配合实现插接滑动式卡接,所述L形卡槽内设有凸起的限位卡勾,限位卡勾用于防止L形卡勾向外松动。
[0009]进一步完善,所述消声筒的中心线与喷气管道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0010]进一步完善,所述喷气管道的数量至少有两根,两根所述喷气管道上下平行设置。
[0011]进一步完善,所述进气端盖上还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泄气通道,泄气通道上设有泄气电磁阀,所述进气管道的上游与泄气通道相连接,所述进气管道的下游设有进气电磁阀。
[0012]进一步完善,所述进气端盖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左右相互扣合的控制侧壳盖和真空侧壳盖,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气腔、第二进气腔、第三进气腔和第四进气腔,所述第一进气腔和第四进气腔设置在真空侧壳盖上,所述第二进气腔和第三进气腔设置在控制侧壳盖上,所述泄气通道夹于控制侧壳盖和真空侧壳盖中间,所述控制侧壳盖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所述泄气电磁阀和进气电磁阀,所述泄气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气腔和所述泄气通道之间的接通或阻断,所述进气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气腔和所述第三进气腔之间的接通或阻断,所述喷气管道与第四进气腔相连通,所述控制侧壳盖的底部设有与泄气通道相连通的泄压口,泄压口上设有可调节的卸荷阀,所述真空侧壳盖的底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进气接头。
[0013]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为分体式结构,真空发生器缸体和喷气管道在更改接口尺寸或者损坏时可进行部分更换,真空发生器缸体上均可设置多个吸气口,可多个方向同时工作;真空发生器缸体内架设有多根喷气管道,真空度大,流量大,取出效率更精确快速,对于大型产品的机械手自动取出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如果部分喷气管道发生损坏可进行单一更换;消声器为外置式的可拆卸结构,安装和维护方便,其上具有多根吸音筒,降噪效果可以达到30分贝,长期在此环境下不会对人员身体造成损害,使用不方便而且不容易堵塞。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6]图3为真空侧壳盖的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真空侧壳盖的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控制侧壳盖的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控制侧壳盖的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真空发生器缸体,11、真空腔室,12、吸气口,2、进气端盖,21、进气管道,211、第一进气腔,212、第二进气腔,213、第三进气腔,214、第四进气腔,22、泄气通道,23、泄气电磁阀,24、进气电磁阀,25、控制侧壳盖,251、泄压口,252、卸荷阀,26、真空侧壳盖,261、进气口,262、进气接头,3、出气端盖,31、出气管道,32、出气侧壳盖,33、汇流侧壳盖,34、扩压管,35、排气口,351、吸音格栅孔结构,352、吸音过滤网,36、L形卡槽,361、限位卡勾,4、喷气管道,41、喷射嘴,42、抽真空孔,5、消声器,51、消声筒,52、L形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参照附图1

2:本实施例中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包括真空发生器缸体
1和消声器5,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端盖2和出气端盖3,所述进气端盖2和出气端盖3上分别设有进气管道21和出气管道31,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1内部设有真空腔室11,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1的外壁上设有与真空腔室11相连通的吸气口12,所述真空腔室11内架设有若干根喷气管道4,喷气管道4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管道21和所述出气管道31的内端,所述喷气管道4内设有与所述进气管道21相连接的喷射嘴41,所述喷气管道4的侧壁在所述喷射嘴41的喷口位置上开设有抽真空孔42,抽真空孔42连通所述真空腔室11,所述消声器5与所述出气端盖3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消声器5上设有与所述出气管道31相连通的消声筒51。工作原理:压缩空气由进气端盖2上的进气管道21通入真空发生器中,经过喷射嘴41喷射到喷气管道4内,形成高速气流,喷气管道4内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变小,真空腔室11的空气通过抽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包括真空发生器缸体(1)和消声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端盖(2)和出气端盖(3),所述进气端盖(2)和出气端盖(3)上分别设有进气管道(21)和出气管道(31),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1)内部设有真空腔室(11),所述真空发生器缸体(1)的外壁上设有与真空腔室(11)相连通的吸气口(12),所述真空腔室(11)内架设有若干根喷气管道(4),喷气管道(4)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管道(21)和所述出气管道(31)的内端,所述喷气管道(4)内设有与所述进气管道(21)相连接的喷射嘴(41),所述喷气管道(4)的侧壁在所述喷射嘴(41)的喷口位置上开设有抽真空孔(42),抽真空孔(42)连通所述真空腔室(11),所述消声器(5)与所述出气端盖(3)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消声器(5)上设有与所述出气管道(31)相连通的消声筒(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端盖(3)包括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左右相互扣合的出气侧壳盖(32)和汇流侧壳盖(33),所述出气管道(31)设置在出气侧壳盖(32)上,所述出气管道(31)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锥筒形的扩压管(34),扩压管(34)位于所述汇流侧壳盖(33)内部,所述汇流侧壳盖(33)的底部设有排气口(35),排气口(35)位于扩压管(34)的正下方,所述消声筒(51)位于排气口(35)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35)上设有吸音格栅孔结构(3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35)的上侧安装有吸音过滤网(35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置消声器型的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5)顶部设有四个L形卡勾(52),所述出气端盖(3)的底部设有四个L形卡槽(36),所述L形卡勾(52)与L形卡槽(36)配合实现插接滑动式卡接,所述L形卡槽(36)内设有凸起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培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克迪气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