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焱斌专利>正文

一种锁骨骨折经皮复位撑开加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88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锁骨骨折经皮复位撑开加压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体表并与锁骨生理弧度相适配的复位固定板,复位固定板中开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中连接有若干螺钉组件,螺钉组件包括螺钉本体与锁定螺母,螺钉本体包括上螺杆部、下螺杆部和位于上螺杆部与下螺杆部中间的台阶部,锁定螺母适配螺接在上螺杆部上并与台阶部相互配合将螺钉本体锁定在复位固定板上,靠近骨折端的两相邻螺钉组件之间连接有位于体外且长度可调的撑开加压微调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只需在锁骨骨折两端处各开几个小切口,并置入几枚锁入锁骨的螺钉组件即可,很好地实现微创手术,且经皮体表外固定可减少对骨膜的剥离,保护血运,减少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的发生。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骨骨折经皮复位撑开加压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锁骨骨折经皮复位撑开加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锁骨是人体最先发生骨化的一长管状骨,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两个生理弯曲,外侧段后凸,内侧段前凸,形似横S卧于胸廓顶部前方。外1/3呈扁平状(前方较平坦),内1/3近似三棱形(上方较平坦)。全长位于皮下,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是连接肩胛带和胸骨的唯一骨性结构。锁骨骨折(fracture of the clavicle)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

10%。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常见侧方摔倒,肩部着地,力传导至锁骨,发生斜形骨折。也可因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肩部传导至锁骨,发生斜形或横形骨折。
[0003]目前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案有: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方面,包括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髓内固定系统两大方面。毫无疑问,行手术治疗钢板内固定能最大程度恢复锁骨的解剖位置,改善早期的疼痛,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及后期的锁骨外形恢复。但手术治疗尚存在术中剥离严重,破坏血供,影响后期骨折端愈合;内固定操作不规范等影响骨折端愈合,产生骨不连;切开复位形成的切口疤痕影响美观;大部分患者考虑二期行内固定取出,增加社会经济压力负担。行髓内固定系统,术中闭合复位困难,往往需要切开骨折端复位,加大软组织剥离,难以做到绝对严格意义上的微创,且锁骨髓内固定系统非绝对稳定固定,后期骨不连发生机率高,往往作为钢板固定的辅助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骨骨折经皮复位撑开加压固定装置,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锁骨骨折复位固定系统较难实现微创手术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锁骨骨折经皮复位撑开加压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体表并与锁骨生理弧度相适配的复位固定板,复位固定板中开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布并贯穿复位固定板上下表面的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中连接有若干螺钉组件,螺钉组件包括螺钉本体与锁定螺母,螺钉本体包括上螺杆部、下螺杆部和位于上螺杆部与下螺杆部中间的台阶部,螺钉本体的上螺杆部被配置为能够适配地由下往上穿插在弧形滑槽中并沿弧形滑槽横向滑移,锁定螺母适配螺接在上螺杆部上并与台阶部相互配合形成紧固定位结构而将螺钉本体锁定在复位固定板上,靠近骨折端的两相邻螺钉组件之间连接有长度可调且位于体外的撑开加压微调机构,撑开加压微调机构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靠近骨折端的两相邻螺钉组件上,以便通过撑开加压微调机构从体外进行锁骨远近端位置的撑开及加压微调矫正。
[0007]进一步,撑开加压微调机构包括筒部和可伸缩地穿套连接在筒部中的伸缩杆部,伸缩杆部被配置为通过防转限位结构的防转限制仅能相对筒部轴向内外伸缩,伸缩杆部的
外侧端上设置有第一套接部,第一套接部上开设有能适配套接在靠近骨折端的两相邻螺钉组件中其一螺钉本体的上螺杆部上端的套接孔,且第一套接部通过一锁入到该上螺杆部上端的第一锁紧螺钉与该上螺杆部上端紧固锁定在一起,在筒部远离第一套接部的外侧端上设置有第二套接部,第二套接部上开设有能适配套接在另一螺钉本体的上螺杆部上端的套接孔,且第二套接部通过一锁入到另一螺钉本体上端的第二锁紧螺钉与另一上螺杆部上端紧固锁定在一起,伸缩杆部上设置有外螺纹部,筒部上活动连接有一能相对筒部轴向转动的调节旋钮,且调节旋钮中开设有与伸缩杆部上的外螺纹部相适配的内螺纹部,调节旋钮通过内螺纹部与外螺纹部的配合螺纹连接在一起,使通过旋转调节旋钮能带动伸缩杆部相对筒部内外伸缩以调节长度。
[0008]进一步,筒部的周壁上开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布的限位长槽,限位长槽中设置有一连接在伸缩杆部内侧端上的限位销钉,通过限位销钉与限位长槽的配合形成防转限位结构。
[0009]进一步,筒部周壁上设置有能与限位销钉相互配合形成长度调节读数指示结构的刻度标尺。
[0010]进一步,调节旋钮适配套接在筒部远离第二套接部的内侧端上,且筒部的内侧端上开设有一环形凹槽,调节旋钮上连接有一与环形凹槽对应设置的固定销钉,调节旋钮通过固定销钉与环形凹槽的定位配合与筒部连接在一起。
[0011]进一步,螺钉本体为空心钉结构。
[0012]进一步,复位固定板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加固用的连接筋部,弧形滑槽被连接筋部分隔形成对称的两段式结构。
[0013]进一步,弧形滑槽的每段滑槽部分中分别设置有两套螺钉组件。
[0014]进一步,螺钉本体的上螺杆部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并使得螺钉本体仅能在弧形滑槽中横向滑移而无法自转的防转限位面。
[0015]进一步,复位固定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处设置有第一防滑齿。
[0016]进一步,螺钉本体的台阶部上设置有第二防滑齿。
[001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所述的锁骨骨折经皮复位撑开加压固定装置中,复位固定板的外形与锁骨的生理弧度相适配,可实现锁骨的解剖复位,避免复位后轴向的转动造成复位丢失,同时,在复位固定板的弧形滑槽中设置有若干能锁入到锁骨上的螺钉组件,各螺钉组件的下部分锁入锁骨中,而上部分通过锁定螺母与台阶部相互配合形成紧固定位结构而将螺钉本体锁定在复位固定板上,且在靠近骨折端的两相邻螺钉组件之间连接有长度可调且位于体外的撑开加压微调机构,因此,在使用时,只需在锁骨骨折两端处各开几个小切口,并置入几枚锁入锁骨的螺钉组件即可,很好地实现微创手术,且经皮体表外固定可减少对骨膜的剥离,保护血运,减少骨折不愈合的发生;锁骨骨折端的复位可通过靠近骨折端的两相邻的螺钉组件配合连接在体外的撑开加压微调机构进行骨折端的前后及上下位置的提拉复位,实现锁骨远近端位置的撑开及加压,进而达到不切开骨折端即可实现骨折端的接近解剖复位效果,减少患者疼痛,减少软组织剥离,减少畸形愈合发生率,改善手术疤痕,降低了骨不连发生率。且复位固定板及撑开加压微调机构体外设置的方式使得后期仅需门诊拆除各螺钉组件,免除了二次取内固定钢板,有利于减轻患者手术疼痛及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螺钉组件与复位固定板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撑开加压微调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与复位嵌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5]标号说明:
[0026]1、复位固定板,2、螺钉组件,3、撑开加压微调机构,4、复位钳,11、弧形滑槽,12、连接筋部,13、第一防滑齿,21、螺钉本体,22、锁定螺母,31、筒部,32、伸缩杆部,33、第一锁紧螺钉,34、第二锁紧螺钉,35、调节旋钮,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骨骨折经皮复位撑开加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体表并与锁骨生理弧度相适配的复位固定板(1),复位固定板(1)中开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布并贯穿复位固定板(1)上下表面的弧形滑槽(11),弧形滑槽(11)中连接有若干螺钉组件(2),螺钉组件(2)包括螺钉本体(21)与锁定螺母(22),螺钉本体(21)包括上螺杆部(211)、下螺杆部(212)和位于上螺杆部(211)与下螺杆部(212)中间的台阶部(213),螺钉本体(21)的上螺杆部(211)被配置为能够适配地由下往上穿插在弧形滑槽(11)中并沿弧形滑槽(11)横向滑移,锁定螺母(22)适配螺接在上螺杆部(211)上并与台阶部(213)相互配合形成紧固定位结构而将螺钉本体(21)锁定在复位固定板(1)上,靠近骨折端的两相邻螺钉组件(2)之间连接有长度可调且位于体外的撑开加压微调机构(3),撑开加压微调机构(3)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靠近骨折端的两相邻螺钉组件(2)上,以便通过撑开加压微调机构(3)从体外进行锁骨远近端位置的撑开及加压微调矫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骨骨折经皮复位撑开加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撑开加压微调机构(3)包括筒部(31)和可伸缩地穿套连接在筒部(31)中的伸缩杆部(32),伸缩杆部(32)被配置为通过防转限位结构的防转限制仅能相对筒部(31)轴向内外伸缩,伸缩杆部(32)的外侧端上设置有第一套接部(321),第一套接部(321)上开设有能适配套接在靠近骨折端的两相邻螺钉组件(2)中其一螺钉本体(21)的上螺杆部(211)上端的套接孔,且第一套接部(321)通过一锁入到该上螺杆部(211)上端的第一锁紧螺钉(33)与该上螺杆部(211)上端紧固锁定在一起,在筒部(31)远离第一套接部(321)的外侧端上设置有第二套接部(311),第二套接部(311)上开设有能适配套接在另一螺钉本体(21)的上螺杆部(211)上端的套接孔,且第二套接部(311)通过一锁入到另一螺钉本体(21)上端的第二锁紧螺钉(34)与另一上螺杆部(211)上端紧固锁定在一起,伸缩杆部(32)上设置有外螺纹部(322),筒部(31)上活动连接有一能相对筒部(31)轴向转动的调节旋钮(35),且调节旋钮(3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焱斌赖志敏叶友友沈兆庆龙强
申请(专利权)人:林焱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