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包括杆体,该杆体包括位于前端的钻杆段、位于后端的手柄段以及连接钻杆段和手柄段的过渡段,所述钻杆段的自由端部上具有钻削刃的钻削部,该钻杆段的外圆周面上为具有螺旋状排屑槽的排屑部,且钻削部上的螺距大于排屑部的螺距,以增加扩髓钻头带出的扩髓产物。以增加扩髓钻头带出的扩髓产物。以增加扩髓钻头带出的扩髓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
技术介绍
[0002]带锁髓内钉技术由于创伤小、力学性能好,术后允许早期活动,使得它在临床上使用广泛,成为长管状骨骨折治疗的金标准。在使用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时,有扩髓和不扩髓两种选择。扩髓能够使髓腔增宽而使用直径更粗的髓内钉,增加髓内钉与髓腔的贴合,从而提供更稳定的固定。在扩髓的同时,产生的扩髓产物回植到骨折部位,还能起到自体植骨的作用,促进骨折愈合。因此目前多数手术医生在术中会选择扩髓。
[0003]研究发现,扩髓的时候产生的大量扩髓产物包括大量松质骨、少量皮质骨和骨髓组织,其中含有大量具有分化潜能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多种成骨因子,具有很强的诱导成骨能力。动物实验发现,扩髓产物提供了比自体髂骨移植优越的成骨性能。在临床上,当使用髓内钉固定时,手术医师将扩髓产物回植到骨折部位,非常有效的促进了骨折愈合,降低了骨不连的发生率。目前,临床医师对扩髓产物愈发重视,将扩髓产物回植骨折部位被普遍接受。
[0004]研究显示,一侧髂前上嵴和髂后上嵴分别可获取平均26mL、36mL体积的取骨量,而在扩髓时,一侧股骨可获取平均67mL体积的骨颗粒,一侧胫骨则有平均37.5mL体积的骨颗粒。由此可见,在扩髓过程中产生的骨量是相当可观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从中获取得到有效利用的只有扩髓钻头带出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扩髓产物通过负压吸引器被吸走,通过扩髓产物进行植骨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大打折扣。为了能够收集扩髓产物,各种扩髓产物留取装置被设计出来。目前可使用的设备有美国辛迪斯公司生产的扩髓
‑
灌洗
‑
吸引器 (Reamer
‑
irrigator
‑
aspirator)以及国内一些学者研制出的经负压吸引管道的产物留取装置,这些装置于术中能够实现扩髓产物的收集,但是这些装置为一次性使用设备,使用成本高,并且使用较繁琐,增加了手术时间。并且,这类设备未广泛普及,大部分地区手术医师获取困难。
[0005]综上所述,尽管目前的收集装置能够高效收集扩髓产物,提高扩髓产物利用率,但是都存在其不足之处,对已有方式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获取容易的扩髓产物收集装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以增加扩髓钻头带出的扩髓产物。
[0007]具体方案如下:
[0008]一种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包括杆体,该杆体包括位于前端的钻杆段、位于后端的手柄段以及连接钻杆段和手柄段的过渡段,所述钻杆段的自由端部上具有钻削刃的钻削部,该钻杆段的外圆周面上为具有螺旋状排屑槽的排屑部,且钻削部上的螺距大于排屑部
的螺距。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排屑部的螺牙顶部上具有往槽内倾斜设置的倒勾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倒勾部往槽内倾斜的角度为5
°
。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手柄段上具有与髓内钉器械相适配的装配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为外周面光滑的光杆段。
[0013]本技术提供的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通过较疏的钻削螺距和较密的排屑螺距设计,增加了该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带出的扩髓产物;该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使用时操作简单,且包含于原有的髓内钉内固定步骤中,不增加额外手术步骤;该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可重复使用,不增加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示出了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的示意图。
[0015]图2示出了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的钻头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1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包括杆体1,该杆体1包括位于前端的钻杆段11、位于后端的手柄段13以及连接钻杆段11和手柄段13的过渡段12。
[0019]其中,钻杆段11的自由端端部上具有钻削刃的钻削部111,该钻杆段11的外圆周面上具有螺旋状排屑槽的排屑部112,且钻削部111上的螺距较排屑部 112的螺距大。其中,较大的钻削螺距有利于该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进行扩髓操作,而较小的排屑螺距有助于排出扩髓产物。
[0020]手柄段13为与现有的髓内钉器械相适配的装配结构,因此可直接采用现有的髓内钉器械进行扩髓操作,无需新增器械。
[0021]过渡段12为外周面光滑的光杆段。
[0022]在本实施例中,排屑部112的螺牙顶部上形成往槽内倾斜设置的倒勾部113,即构成排屑部112的螺牙并非垂直设置的,而使往槽内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以使该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能够更好的带出扩髓产物。其中,倒勾部113(即螺牙) 倾斜的角度优选为5
°
。
[0023]本实施例提供的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通过较疏的钻削螺距和较密的排屑螺距设计,增加了该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带出的扩髓产物;该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使用时操作简单,且包含于原有的髓内钉内固定步骤中,不增加额外手术步骤;该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可重复使用,不增加使用成本。
[0024]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
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该杆体包括位于前端的钻杆段、位于后端的手柄段以及连接钻杆段和手柄段的过渡段,所述钻杆段的自由端部上具有钻削刃的钻削部,该钻杆段的外圆周面上为具有螺旋状排屑槽的排屑部,且钻削部上的螺距大于排屑部的螺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钉取骨扩髓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部的螺牙顶部上具有往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焱斌,沈兆庆,
申请(专利权)人:林焱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