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施加在肱骨近端上的骨折固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13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折固定板(1),所述骨折固定板适合用于施加在肱骨近端上,其中,a)骨折固定板(1)具有细长的体区段(2),所述体区段具有自由的远侧的端部(3)和近侧的端部(4),在所述近侧的端部上,分别侧向连接具有中心线(11)的右边的侧翼(5)和具有中心线(12)的左边的侧翼(6);b)体区段(2)和两个侧翼(5、6)设有用于接纳骨紧固元件(8)的一定数量的螺钉孔(7)并且骨折固定板(1)具有骨接触面(9)和对置的表面(10),并且c)所述两个侧翼(5、6)具有不同的长度。此外,d)所述两个侧翼(5、6)是弯曲的;并且e)两个弯曲的中心线(11、12)的延长部形成钝角α。形成钝角α。形成钝角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施加在肱骨近端上的骨折固定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施加在肱骨近端上的骨折固定板。

技术介绍

[0002]US6283969(Grusin)公开一种包括两个侧向的侧翼的远侧的桡骨板,但所述侧翼位于相同的直线上并且彼此不形成角度。由此使正确地抓握结节(较大结节和较小结节,majus et minus)不可能。
[0003]由US2009/0125069(Sixto等)以及US2018/0250046(Austin等)已知其他的骨固定板,然而所述骨固定板具有如下的缺点:
[0004]‑
所述骨固定板与解剖学的骨适配并且与骨折的或者更确切地说复位的骨不适配;并且
[0005]‑
所述骨固定板对于在肱骨近端上的使用不是优化的,并且尤其是板的柄部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这里,本专利技术想要提供补救。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施加在肱骨近端上的骨折固定板,所述骨折固定板允许在肱骨近端上的骨折碎块的解剖学的复位和再固定。
[0007]本专利技术利用具有按照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骨折固定板来解决所提出的任务。
[0008]通过本专利技术实现的优点基本上如下:
[0009]‑
可以从外侧和内侧抓握肱骨结节(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小结节,Tuberculum majus humeri et tuberculum minus humeri),从而由此防止球冠(Kalotte)的粘连(Absintern);并且骨矩在复位时的过度复位通过骨固定板的几何结构阻止。
[0010]本专利技术利用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固定板来解决所提出的任务。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如下论述:
[0011]在骨折固定板1的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中,角度α<175
°
并且优选位于110
°
至160
°
的范围中。角度α——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在两个侧翼5、6的向近侧延长的中心线11、12之间测量。
[0012]所述两个侧翼5、6可以是圆柱体形地弯曲的。在此,所述两个侧翼5、6可以具有相同的弯曲、优选相同的圆柱体形的弯曲。
[0013]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中心线11、12是螺旋形地弯曲的。
[0014]体区段2的远侧的区段18可以限定纵向中心线13,所述纵向中心线与右边的侧翼5的弯曲的中心线11所处的平面在角度β≠90
°
的情况下相交。角度β可以有利地位于60
°
至85
°
之间的范围中。
[0015]体区段2的远侧的区段18可以限定纵向中心线(13),所述纵向中心线与左边的侧翼(6)的弯曲的中心线12位于的平面在角度γ≠90
°
的情况下相交。角度γ≠90
°
有利地位于50
°
至80
°
的范围中。
[0016]在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左边的侧翼6比右边的侧翼5更强地折角,从而γ<β。该实施方式对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小结节的可靠的抓握已证实为优化的。
[0017]体区段2的近侧的端部(4)和所述两个侧翼5、6可以齐平。由此,骨固定板的近侧的端部较少地朝向远侧,从而阻止在肩峰中的夹紧(碰撞)。
[0018]骨折固定板的细长的体区段2可以具有一定数量的螺纹孔14,所述螺纹孔相对于纵向中心线13错开地设置。该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即骨固定板变得较窄并且因此在骨上的贴靠面减少。
[0019]在两个这样错开设置的螺纹孔14的中心点之间的连接线15可以与纵向中心线13在角度δ≠90
°
的情况下相交。螺纹孔的该布置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在骨固定板的显著较小的宽度下允许骨矩螺钉的引入。
[0020]角度δ有利地位于10
°
至70
°
的范围中。
[0021]所述错开设置的螺纹孔14之中的一个或多个螺纹孔的中轴线可以与由体区段2形成的平面在角度ε≠90
°
的情况下相交,并且角度ε可以优选位于3
°
至10
°
的范围中。
[002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体区段2可以附加地具有长形的压缩孔16。
[0023]在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在左边的侧翼6的长度L和右边的侧翼(5)的长度I之间的比值服从条件L>1.2I。
[002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纵向中心线13与左边的侧翼的弯曲的中心线所处的平面在角度β
LH
≠90
°
的情况下相交。所述角度β
LH
有利地位于60
°
至85
°
之间的范围中。
[002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纵向中心线13与右边的侧翼的弯曲的中心线所处的平面在角度γ
LH
≠90
°
的情况下相交。所述角度γ
LH
≠90
°
有利地位于50
°
至80
°
的范围中。
[0026]在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中,适用条件γ
LH
≤β
LH

[0027]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右边的侧翼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左边的侧翼的长度的1.2倍。
[0028]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骨折固定板1尤其是适合用于治疗肱骨近端的骨折。
附图说明
[0029]以下借助多个实施例的部分示意性的图示还更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和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在附图中:
[0030]图1示出用于左边的肱骨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骨折固定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上侧的俯视图;
[0031]图2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骨折固定板的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32]图3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骨折固定板的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从远侧向近侧的视图;
[0033]图4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放置到外侧的肱骨近端上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0034]图5示出通过在图4中示出的骨折固定板的纵剖面;
[0035]图6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骨折固定板在肱骨近端上进行螺栓连接之后的侧向的透视图;以及
[0036]图7示出在图6中示出的用螺钉连接的骨折固定板从肱骨头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骨折固定板1的在图1至7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具有纵向中心线13并且基本上包括细长的体区段2,所述体区段具有自由的远侧的端部3和近侧的端部4。所述细长的体区段2示例性地并且非限制地具有包括所述近侧的端部4的近侧的部分区段并且具有包括所述远侧的端部3的远侧的部分区段,其中,所述近侧的体区段相对于远侧的体区段以角度ε轻微折角。此外,在所述近侧的端部4上,分别侧向地连接具有中心线11的右边的侧翼5和具有中心线12的左边的侧翼6。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施加在肱骨近端上的骨折固定板(1),其中,a)所述骨折固定板(1)具有细长的体区段(2),所述体区段具有自由的远侧的端部(3)和近侧的端部(4),在所述近侧的端部上,分别侧向连接具有中心线(11)的右边的侧翼(5)和具有中心线(12)的左边的侧翼(6);b)所述体区段(2)和两个侧翼(5、6)设有用于接纳骨紧固元件(8)的一定数量的螺钉孔(7),并且骨折固定板(1)具有骨接触面(9)和对置的表面(10),并且c)所述两个侧翼(5、6)具有不同的长度,其特征在于,a)所述两个侧翼(5、6)是弯曲的;并且b)两个弯曲的中心线(11、12)的延长部形成钝角α。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角度α<175
°
并且优选位于110
°
至160
°
的范围中。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翼(5、6)是圆柱体形地弯曲的。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翼(5、6)具有相同的弯曲、优选相同的圆柱体形的弯曲。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各中心线(11、12)是螺旋形地弯曲的。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区段(2)的远侧的区段(18)限定纵向中心线(13),所述纵向中心线与右边的侧翼(5)的弯曲的中心线(11)所处的平面在角度β≠90
°
的情况下相交。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β位于60
°
至85
°
之间的范围中。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区段(2)的远侧的区段(18)限定纵向中心线(13),所述纵向中心线与左边的侧翼(6)的弯曲的中心线(12)所处的平面在角度γ≠90
°
的情况下相交。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γ≠90
°
位于50
°
至80
°
的范围中。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左边的侧翼(6)比右边的侧翼(5)更强地折角,从而γ<β。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骨折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区段(2)的近侧的端部(4)和所述两个侧翼(5、6)齐平。12.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骨折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骨桥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