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色素增感型光电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色素增感型光电转换装置。本申请是以在日本2002年7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2-193154为基础主张优先权的申请,该申请通过参照在本申请中被引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开发了各种利用太阳光的太阳能电池。以往,应用最广泛的、市场上销售最多的太阳能电池是使用了硅的电池。使用硅的太阳能电池可大致分为使用单晶硅或多晶硅的结晶硅系太阳能电池及非晶(非晶态)硅系太阳能电池。尤其是对于太阳能电池而言,大多使用单晶硅或多晶硅。这些结晶硅系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比非晶硅高,该转换效率表现出将光(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性能。但是,由于晶体的成长需要许多能和时间,所以生产率低,在成本方面是不利的。而且,非晶硅系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虽比结晶硅系太阳能电池低,但具有光吸收性比结晶硅系太阳能电池高、基板选择范围广、大面积化容易等特征。其生产率虽比结晶硅系太阳能电池高,但必需真空处理,能量负荷仍然较大。由于这些太阳能电池使用镓、砷、硅烷气体等毒性高的材料,所以存在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作为解决前述问题的手段,长期研究了使用有机材 ...
【技术保护点】
色素增感型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置电极间设置了半导体层和电解质层,半导体层负载有以下列通式(1)表示的含有酸性基的卟啉聚合物为基体骨架的增感色素,通式(1):***在前述通式(1)中,R↑[1]~R↑[1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氢原子或任意的取代基,但R↑[1]~R↑[18]中的至少一个是酸性取代基。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7-2 193154/20021.色素增感型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置电极间设置了半导体层和电解质层,半导体层负载有以下列通式(1)表示的含有酸性基的卟啉聚合物为基体骨架的增感色素,通式(1):在前述通式(1)中,R1~R1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氢原子或任意的取代基,但R1~R18中的至少一个是酸性取代基。2.色素增感型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置电极间设置了半导体层和电解质层,半导体层负载有以下列通式(2)表示的含有酸性基的卟啉聚合物为基体骨架的增感色素,通式(2):在前述通式(2)中,R1~R1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氢原子或任意的取代基,-->但R1~R18中的至少一个是酸性取代基,此外,以M表示的金属群为任意的金属种类。3.色素增感型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置电极间设置了半导体层和电解质层,半导体层负载有以下列通式(3)表示的含有酸性基的卟啉聚合物为基体骨架的增感色素,通式(3):在前述通式(3)中,R1~R2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氢原子或任意的取代基,但R1~R24中的至少一个是酸性取代基,此外,n表示1以上的整数。4.色素增感型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置电极间设置了半导体层和电解质层,半导体层负载有以下列通式(4)表示的含有酸性基的卟啉聚合物为基体骨架的增感色素,通式(4):在前述通式(4)中,R1~R2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氢原子或任意的取代基,但R1~R24中的至少一个是酸性取代基,此外,以M表示的金属群为任意的金属种类,n表示1以上的整数。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色素增感型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前述酸性取代基为羧基、磺酸基、羟基、4-羧苯基等。-->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色素增感型光电转换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前述通式(1)或(2)的R1~R18或者前述通式(3)或(4)的R1~R24为氢原子、卤素原子、巯基、氨基、硝基、氰基、羧基、磺酸基、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木田裕一,铃木祐辅,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