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工程用的放气井自动排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617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热工程用的放气井自动排气阀,包括阀体、第一排气组件和第二排气组件,第一排气组件设置于阀体顶端,第二排气组件设置于阀体外部一侧中间位置,第一排气组件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焊接于阀体顶端,阀体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排气管相连通,第一排气管内部设有密封塞,第二排气组件包括第二排气管、压力传感器和安装盒,第二排气管安装于阀体外部一侧,阀体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二排气管相连通,安装盒设置于第二排气管顶部,且安装盒内顶壁上安装有单片机,第二排气管内侧设有阀板,第二排气管顶部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排气组件和第二排气组件,使得该排气阀能够自行应对突发状况。使得该排气阀能够自行应对突发状况。使得该排气阀能够自行应对突发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工程用的放气井自动排气阀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供热工程的
,具体为一种供热工程用的放气井自动排气阀。

技术介绍

[0002]放气井通常安装于供热管网的抬高点,用来排除高点聚集的空气,以免阻碍水流,保持管网的正常运行,每个放气井上均安装有自动排气阀。但现有排气阀大多只有一个对外排气通道,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例如排气通道发生故障或堵塞,导致气流无法排出,容易对整个供暖管网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供热工程用的放气井自动排气阀,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供热工程用的放气井自动排气阀,包括阀体、第一排气组件和第二排气组件,所述第一排气组件设置于阀体的顶端,所述第二排气组件设置于阀体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排气组件包括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焊接于阀体的顶端,所述阀体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排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内部中间位置的下端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底端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内部且四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工程用的放气井自动排气阀,包括阀体(1)、第一排气组件(2)和第二排气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组件(2)设置于阀体(1)的顶端,所述第二排气组件(3)设置于阀体(1)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排气组件(2)包括第一排气管(21),所述第一排气管(21)焊接于阀体(1)的顶端,所述阀体(1)通过第一通孔(11)与第一排气管(21)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21)内部中间位置的下端设有密封塞(23),所述密封塞(23)的底端延伸至第一通孔(11)的内部且四周均与第一通孔(11)的内壁抵接,所述密封塞(23)的顶端通过弹簧(22)与第一排气管(21)的内顶壁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组件(3)包括第二排气管(31)、压力传感器(33)和安装盒(34),所述第二排气管(31)安装于阀体(1)外部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阀体(1)通过第二通孔(12)与第二排气管(31)相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33)安装于阀体(1)内部一侧的下端,所述安装盒(34)设置于第二排气管(31)的顶部,且所述安装盒(34)的内顶壁上安装有单片机(35),所述第二排气管(31)的内侧设有阀板(32),所述阀板(32)的内侧竖向贯穿连接有转轴(321),所述第二排气管(31)的顶部靠近安装盒(34)的内部安装有电机(36),所述电机(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王莺歌邹兵苗毅丛才淇王立群于斌吕波崔佳关有芃崔再鑫王越付真伟孟繁星郭相南李景和李朝晔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