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镍的一种连续性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564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性生产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控制氢氧化镍的平均粒径及粒度分布的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连续式制备球形氢氧化镍的方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改变氢氧化镍的结晶条件,周期性地产生氢氧化镍新晶核(二次成核),抑制氢氧化镍大颗粒继续长大,新晶核重新生长,可以有效控制氢氧化镍的平均粒径及粒度分布。(*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氧化镍的一种连续性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性生产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制备氢氧化镍。
技术介绍
氢氧化镍(Ni(OH)2)作为碱性充电电池(如Ni/MH、Ni/Cd、Ni/Zn、Ni/Fe、Ni/H2等)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技术的研究已开展很多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作为新一代高比能绿色镍氢电池在移动通讯、个人电子设备、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氢氧化镍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Ni/MH、Ni/Cd等充电电池使用的均为β晶型氢氧化镍。β晶型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镍粉氧化法和金属镍电解沉淀法,其中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应用得最为普遍。镍粉氧化法是指在含有氨和镍离子的水溶液中由镍粉转变成氢氧化镍的方法,中国专利95114810.9公开了一种镍粉氧化法,先将元素镍引入能溶解镍的氨水或氨/铵盐溶液中,使电势变负或下降(相对饱和甘汞电极),然后加氧到水溶液中,加入速度要保持负电势(相对饱和甘汞电极)以促进元素镍向氢氧化镍的转化。金属镍电解沉淀法是指利用电化学沉淀原理,以金属镍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中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A)配制浓度为1.0-2.5mol/L的镍盐水溶液;    (B)配制浓度为2.0-8.0mol/L的碱液;    (C)将液氨(或25%氨水)溶于水中配制浓度为2.0-11mol/L的氨水溶液;    (D)将上述配制好的镍盐水溶液、碱液和氨水溶液分别按照下述流速x=50~250L/h,y=20~180L/h和z=5~50L/h,连续泵入反应釜中;    (E)持续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为30-80C,反应体系pH值为8.5-13,搅拌速度为100-220rpm,进行化学沉淀反应和晶体生长;    (F)当氢氧化镍晶体平均粒径D↓[50]为8-12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A)配制浓度为1.0-2.5mol/L的镍盐水溶液;(B)配制浓度为2.0-8.0mol/L的碱液;(C)将液氨(或25%氨水)溶于水中配制浓度为2.0-11mol/L的氨水溶液;(D)将上述配制好的镍盐水溶液、碱液和氨水溶液分别按照下述流速x=50~250L/h,y=20~180L/h和z=5~50L/h,连续泵入反应釜中;(E)持续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为30-80C,反应体系pH值为8.5-13,搅拌速度为100-220rpm,进行化学沉淀反应和晶体生长;(F)当氢氧化镍晶体平均粒径D50为8-12μm,粒度分布约为2-30μm时,进行下述操作,产生新的晶核;(G)将镍盐溶液、碱液和氨水溶液的流速分别调整为0.2x-0.7x、1.5y-3y、0-0.5z,反应温度为40-80C,搅拌速度为100-180rpm,时间持续15-50分钟;(H)再将镍盐溶液、碱液和氨水溶液的流速分别调整为0.8x-1.1x、0-0.3y、0-0.5z,反应温度为40-80C,搅拌速度为100-180rpm,时间持续25-70分钟;(I)最后将镍盐溶液、碱液和氨水溶液的流速分别调整为0.8x-1.0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全傅钟臻于丽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