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938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通过在基坑开挖区域设置基准站,并在基准站内设置基站接收机,同时在渣土车上设置流动站,并在流动站内设置流动接收机,流动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以及基站信号来对渣土车上的流动站进行实时的差分定位,并实时采集流动站的位置信息;将采集的流动站的位置信息上传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出高程变化信息,并根据高程变化信息记录当前的挖掘深度,然后结合基坑平面面积信息计算得到当前挖掘的土方量。本估算方法实现工程开挖量的在线自动化快速检测,提升土方量估算的准确性,同时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满足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渣土开挖和运输信息。控渣土开挖和运输信息。控渣土开挖和运输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信息服务
,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和社会基础服务的不断发展,施工现场开挖已经成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施工现场渣土开挖量和运输量的实时统计也是每个施工区域必做的繁琐事宜之一。
[0003]渣土车:即工程车,主要指服务于工地土方开挖和运输的中大型车辆设备。土方量:施工过程中开挖和运输的渣土体积。北斗系统: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0004]现有的开挖和运输土方量主要是以现场人工测量为主,土方量信息滞后、准确性低,且难以实时汇总在城市管理数据平台。
[0005]工地传统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缺乏实时性,使得运输车辆调度存在偏差,且估算效率低,难以满足工地土方量变化准确估计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在基坑开挖区域设置基准站,并在基准站内设置能够接收卫星信号的基站接收机,同时在运输土方的渣土车上设置流动站,并在流动站内设置流动接收机,流动接收机能够接收卫星信号以及基站接收机发出的基站信号,所述基站信号包括基准站的坐标信息以及基站接收机收到的卫星信息,流动接收机根据收到的卫星信号以及基站信号对渣土车上的流动站进行实时的差分定位,并实时采集流动站的位置信息;2)数据处理:将采集的流动站的位置信息上传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出高程变化信息,并根据高程变化信息记录当前的挖掘深度,然后结合基坑平面面积信息计算得到当前挖掘的土方量。
[0008]优选的,所述基站接收机和所述流动接收机均为TOPGNSS模块。
[0009]优选的,所述基准站设置在对天通视效果好且无干扰的基坑开挖区域周围或中部。
[0010]优选的,所述基站接收机和所述流动接收机均通过4G网络与计算机实现无线信号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基站接收机将基准站的坐标信息以及收到的卫星信息以广播的形式
不断传播出去以便流动接收机接收。
[0012]优选的,获取基坑平面面积具体通过结合遥感影像或者实地测量获得。
[0013]在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估算方法实现了工程开挖量的在线自动化快速检测,提升了土方量估算的准确性,同时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并满足了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渣土开挖和运输信息。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6]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在基坑开挖区域设置基准站,并在基准站内设置能够接收卫星信号的基站接收机,同时在运输土方的渣土车上设置流动站,并在流动站内设置流动接收机,流动接收机能够接收卫星信号以及基站接收机发出的基站信号,基站信号包括基准站的坐标信息以及基站接收机收到的卫星信息,流动接收机根据收到的卫星信号以及基站信号对渣土车上的流动站进行实时的差分定位,并实时采集流动站的位置信息。
[0018]2)数据处理:将采集的流动站的位置信息上传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出高程变化信息,并根据高程变化信息记录当前的挖掘深度,然后结合基坑平面面积信息计算得到当前挖掘的土方量。
[0019]在具体实施时,基准站设置在对天通视效果好且无干扰的基坑开挖区域周围或中部。即在基坑开挖区域周围或中部、对天通视效果较好、无干扰的地方设置基准站,需要保证在覆盖范围内通讯良好。基站接收机和流动接收机均为TOPGNSS模块。在设置完基准站之后,需要在基准站里面安装一台基站接收机,这里使用的基站接收机是TOPGNSS模块。另外,在运输土方的渣土车上设置流动站,并在流动站内部安装设置流动接收机,这里使用的流动接收机也是TOPGNSS模块。基站接收机和流动接收机均通过4G网络与计算机实现无线信号连接。具体的,基站接收机连接上计算机后进行参数设置,首先要保证能够接收五个以上卫星的信号,同时在RTK工作模式下需要输入准确的基准站坐标信息,最后设置将基站接收机收到的卫星信息以及基准站的坐标信息以广播的形式不断传播出去以便流动站内的流动接收机接收。即基站接收机将基准站的坐标信息以及收到的卫星信息以广播的形式不断传播出去以便流动接收机接收。流动站安装在渣土车上,需要保证流动接收机通讯良好,能够接收卫星信号以及基站信号,流动接收机连接到计算机设定好运行参数后便可运行。流动接收机运行后,流动接收机能够接收卫星信号以及基站接收机发出的基站信号,基站信
号包括上述提到的基准站的坐标信息以及基站接收机收到的卫星信息,流动接收机根据收到的卫星信号以及基站信号对渣土车上的流动站进行实时的差分定位,并实时采集流动站的位置信息。
[0020]采集流动站的位置信息数据之后,流动接收机将采集的流动站的位置信息实时上传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流动站的位置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首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将一些不能满足计算需求的数据、操作失误得到的不准确数具以及超过限制的数据剔除,保留符合计算要求的数据,从中提取出高程变化信息,并根据高程变化信息记录当前的挖掘深度,然后结合基坑平面面积信息计算得到当前挖掘的土方量。获取基坑平面面积具体通过结合遥感影像或者实地测量获得。
[0021]在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基坑挖掘进度进行实时监控,RTK技术因其全天时全天候、准确性高、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相较于传统的测量方法有更大的优势。在施工地区周围设立一个基准站,在渣土车上安装一个流动站,两个接收机同时接收多个卫星发送的信号,根据基准站的精确坐标以及卫星发送的信号对渣土车上的流动站进行实时的差分定位。将流动站的位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后,可以提取出高程变化信息,根据高程变化信息可以获取某个时间段的挖掘深度,同时结合遥感影像或者实地测量获得基坑平面面积来计算土方量。除此之外,可以根据挖掘深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建立合适的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挖掘进度。
[0022]通过上述描述不难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估算方法实现了工程开挖量的在线自动化快速检测,提升了土方量估算的准确性,同时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并满足了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渣土开挖和运输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在基坑开挖区域设置基准站,并在基准站内设置能够接收卫星信号的基站接收机,同时在运输土方的渣土车上设置流动站,并在流动站内设置流动接收机,流动接收机能够接收卫星信号以及基站接收机发出的基站信号,所述基站信号包括基准站的坐标信息以及基站接收机收到的卫星信息,流动接收机根据收到的卫星信号以及基站信号对渣土车上的流动站进行实时的差分定位,并实时采集流动站的位置信息;2)数据处理:将采集的流动站的位置信息上传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出高程变化信息,并根据高程变化信息记录当前的挖掘深度,然后结合基坑平面面积信息计算得到当前挖掘的土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程车差分北斗系统的工地土方量变化估算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露朱广蛟闫世勇王纪涛陈刚梁栋吕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国控广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