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04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止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止血装置,包括空心握持环,所述空心握持环下方设置有转动握持环,且空心握持环与转动握持环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壳,两个所述橡胶壳均为半圆状空心结构,两个所述橡胶壳顶面均开设有进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彩色液体胶通过两个圆形孔加入进空心握持环内部流至两个橡胶壳内部,将转动握持环和空心握持环打开夹在病人手臂上部,将止血带绕在两个橡胶壳构成的圆环的外环面,再将止血带两端塞入两个连接块之间,转动螺纹杆拧紧止血带,止血带挤压两个橡胶壳使液体通过出墨槽粘在人体的皮肤上,从而使医护人员可以清晰观察曾结扎位置,避免重复结扎,从而保护病人血管安全。护病人血管安全。护病人血管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止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止血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使用止血带时,止血带应该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但是,止血带由于大多由橡胶制造,在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的情况下,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并且在使用止血带时,过段时间需要解开止血带,使血管流通,避免肢体坏死,血管坏死等情况,并且,在重新进行结扎时,不能在同一平面上反复结扎,在进行止血带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衬垫垫在病人受伤处的近心端,然后在衬垫上进行止血带绑扎,在解开止血带后,等待血液重新流动,医护人员在重新结扎时可能找不到结扎精确位置,造成部分血管平面被重复结扎,从而导致病人肢体和血管受损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止血装置,通过将彩色液体胶通过两个圆形孔加入进空心握持环内部流至两个橡胶壳内部,将转动握持环和空心握持环打开夹在病人手臂上部,将止血带绕在两个橡胶壳构成的圆环的外环面,再将止血带两端塞入两个连接块之间,转动螺纹杆拧紧止血带,止血带挤压两个橡胶壳使液体通过出墨槽粘在人体的皮肤上,从而使医护人员可以清晰观察曾结扎位置,避免重复结扎,从而保护病人血管安全。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止血装置,包括空心握持环,所述空心握持环下方设置有转动握持环,且空心握持环与转动握持环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壳,两个所述橡胶壳均为半圆状空心结构,两个所述橡胶壳顶面均开设有进墨槽,且空心握持环底面通过两个进墨槽与两个橡胶壳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橡胶壳内侧面开设有出墨槽,所述空心握持环和转动握持环外环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紧固止血带的紧固机构;
[0006]所述空心握持环包括第一空心弧块和第二空心弧块,且第一空心弧块一端与第二空心弧块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空心弧块和第二空心弧块顶面均开设有圆形孔,且两个圆形孔内部均固定卡接有橡胶塞,所述第一空心弧块和第二空心弧块底面分别通过相邻的进墨槽与两个橡胶壳内部相连通,将较为粘稠的有色液体,如:彩色液体胶等,通过两个圆形孔加入进空心握持环内部,此时,液体会进入两个橡胶壳内部,由于液体粘稠,加上橡胶壳的进墨槽在未收挤压状态下因为橡胶的物理性质而自动封闭,从而使胶液不会流出,将转动握持环和空心握持环同步打开并夹在病人手臂上部,将止血带绕在两个橡胶壳构成的圆环的外环面,再将止血带两端塞入紧固机构,使用紧固机构拧紧止血带,在止血带挤压两个橡胶壳过程中,液体通过出墨槽粘在人体的皮肤上,而后止血带紧固到位后,橡胶壳的内侧壁与外侧壁将被挤压贴合,从而不会露出液体,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结扎止血带时,可以清晰看见病人哪里呈被结扎过止血带,从而避免在结扎止血带后重复在同一位置或血
管未恢复部位进行结扎,从而保护病人血管安全。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空心弧块与第二空心弧块内弧面均为半圆形,使第一空心弧块与第二空心弧块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便于贴合病人手臂。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转动握持环包括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且第一弧形块一端与第二弧形块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内弧面均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内弧面长度等于第一空心弧块与第二空心弧块内弧面长度,且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顶面均与相邻的橡胶壳底面固定连接,使转动握持环和空心握持环大小相等,从而使止血带不会脱离两个橡胶壳外侧壁,同时使两个橡胶壳均匀的接受来自止血带的压力,避免橡胶壳勒伤手臂皮肤。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橡胶塞顶端固定连接有拉动绳,便于拔出橡胶塞填充液体。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橡胶壳为双层结构,且橡胶壳内侧壁与外侧壁均为弧形,所述橡胶壳两侧侧壁弧形凹陷处相背离,使止血带挤压两个橡胶壳时,两个橡胶壳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可以更快贴合,减少多余液体的流出,同时,便于两个橡胶壳固定止血带位置,使止血带保持在两个橡胶壳外侧壁中心处。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U型块,所述U型块两内侧壁分别与空心握持环顶面和转动握持环底面相接触,所述U型块两臂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软板,所述U型块一端开设有螺纹孔,且U型块一端通过螺纹孔旋合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抵触板,通过将止血带两端通过两个方向塞入了两个连接块之间,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转动并带动止血带两端进行转动收缩紧固,此时,止血带缠绕在两个连接块上,持续转动螺纹杆直至两个抵触板与转动握持环和空心握持环相抵触。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便于转动螺纹杆。
[0013]进一步在于:所述抵触板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块,使抵触板与转动握持环和空心握持环接触更紧固,避免螺纹杆在止血带拉力下略微转动,从而避免止血带没有完全止住血液流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通过将彩色液体胶通过两个圆形孔加入进空心握持环内部,此时,液体会进入两个橡胶壳内部,将转动握持环和空心握持环同步打开并夹在病人手臂上部,将止血带绕在两个橡胶壳构成的圆环的外环面,再将止血带两端从两个方向塞入两个连接块之间,转动螺纹杆从而带动两个连接块拧紧止血带,在止血带挤压两个橡胶壳过程中,液体通过出墨槽粘在人体的皮肤上,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结扎止血带时,可以清晰看见病人哪里呈被结扎过止血带,从而避免在结扎止血带后重复在同一位置或血管未恢复部位进行结扎,从而保护病人血管安全。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空心握持环和转动握持环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橡胶塞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橡胶壳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橡胶壳横截面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中紧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中抵触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空心握持环;110、第一空心弧块;120、第二空心弧块;130、橡胶塞;131、拉动绳;200、转动握持环;210、第一弧形块;220、第二弧形块;300、橡胶壳;301、进墨槽;302、出墨槽;400、紧固机构;410、U型块;420、弧形软板;430、螺纹杆;431、转柄;440、连接块;450、抵触板;451、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握持环(100),所述空心握持环(100)下方设置有转动握持环(200),且空心握持环(100)与转动握持环(200)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壳(300),两个所述橡胶壳(300)均为半圆状空心结构,两个所述橡胶壳(300)顶面均开设有进墨槽(301),且空心握持环(100)底面通过两个进墨槽(301)与两个橡胶壳(300)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橡胶壳(300)内侧面开设有出墨槽(302),所述空心握持环(100)和转动握持环(200)外环面之间设置有用于紧固止血带的紧固机构(400);所述空心握持环(100)包括第一空心弧块(110)和第二空心弧块(120),且第一空心弧块(110)一端与第二空心弧块(120)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空心弧块(110)和第二空心弧块(120)顶面均开设有圆形孔,且两个圆形孔内部均固定卡接有橡胶塞(130),所述第一空心弧块(110)和第二空心弧块(120)底面分别通过相邻的进墨槽(301)与两个橡胶壳(300)内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弧块(110)与第二空心弧块(120)内弧面均为半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握持环(200)包括第一弧形块(210)和第二弧形块(220),且第一弧形块(210)一端与第二弧形块(220)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一弧形块(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苹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