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894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配料组配:员工通过RFID设备对配料进行识别,通过称重设备对配料进行称重,并判断配料选择和配料重量是否正确,若是,则执行步骤S2,若不是,则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更改;物料组配:员工根据称重后的配料信息,进行物料组配;物料品检:员工对组配后的生产物料信息进行品检,当品检未通过时,进行物料复检,当品检通过时,执行步骤S4;物料入库:员工通过RFID设备对物料进行信息采集,并根据物料信息进行对应入库。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完成MES系统后台功能,确保后台功能满足车间生产需求。满足车间生产需求。满足车间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间物料管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制造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是决定我国制造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车间是制造企业管理与生产制造的结合部位,是信息流与在制品物流的交汇点,在制品管理作为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均衡生产的必要条件,加强在制品的管理,不但有利于搞好投入产出、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流转,而且会降低成本增加积累。
[0003]而事实上很多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1、物料管理分散;2、物料管理方式落后、效率低下;3、物料管理混乱,缺乏跟踪管理,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物料实际加工信息;4、物料数据不完整;5、不能准确、及时地提供物料库存信息,造成物资积压、呆滞、短缺,不仅占用资金量大,有时还会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配料组配:员工通过RFID设备对配料进行识别,通过称重设备对配料进行称重,并判断配料选择和配料重量是否正确,若是,则执行步骤S2,若不是,则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更改;S2. 物料组配:员工根据称重后的配料信息,进行物料组配;S3. 物料品检:员工对组配后的生产物料信息进行品检,当品检未通过时,进行物料复检,当品检通过时,执行步骤S4;S4. 物料入库:员工通过RFID设备对物料进行信息采集,并根据物料信息进行对应入库;其中,所述判断物料选择和物料重量具体为:S101. 判断配料是否正确;S102. 判断配料重量是否达到配方标准;S103. 若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都为是,则执行步骤S2,若步骤S101或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为不是,则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更改。
[000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201. 根据称重后的配料信息,将配料装运至指定的容器位置;S202. 通过RFID设备对容器进行扫描,判断扫描结果,当扫描结果为匹配时,则将
配料放入相应容器,当扫描结果为不匹配时,则将配料进行重新分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物料复检具体为:S301. 判断是否即时处理,若是,则对物料重新执行步骤S1;若否,则执行步骤S302;S302. 将物料存放至空闲区域,等待重新下发;S303. 接收重新下发信息,释放存放的物料,重新执行步骤S1;S304. 对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复检。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通过RFID设备对物料进行识别具体为:RFID设备对物料进行识别,当识别结果为匹配时,则物料通过运输设备运送至称重设备上,当识别结果为不匹配时,则运输设备进行锁定。
[0009]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系统,包括:配料组配模块,用于采集配料信息,根据识别信息进行称重,得到称重配料信息;物料组配模块,用于根据配料信息进行物料组配,得到生产物料信息;物料品检模块,用于对生产物料信息进行品检,得到品检信息;物料入库模块,用于对品检通过的生产物料信息进行信息入库;其中,所述配料组配模块具体包括:配料识别单元,用于对RFID设备识别的配料信息进行采集;配料称重单元,用于对称重后的称重配料信息进行采集;配料判断单元,根据配料信息和称重配料信息进行判断。
[0010]进一步的,所述配料判断单元的判断流程具体为:S101. 判断配料是否正确;S102. 判断配料重量是否达到配方标准;S103. 若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都为是,则系统对配料执行配料组配,若步骤S101或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为不是,则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更改。
[0011]进一步的,所述物料组配模块具体包括:配料匹配单元,根据称重后的配料信息,匹配相应的容器信息;容器识别单元,对容器信息与配料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是否为相应容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物料品检模块具体包括:物料品检单元,用于对物料进行品检,得到相应品检信息;物料复检单元,用于对未通过品检的物料进行复检。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完成 MES 系统后台功能,确保后台功能满足车间生产需求;(2) 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完成物料管理、排程管理、配方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数据显示等功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的判断物料选择和物料重量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的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系统的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食品原料自动称量监控记录管理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实现一种食品原料自动称量监控记录管理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7]实施例1如图1、图2,本实施例提出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配料组配:员工通过RFID设备对配料进行识别,通过称重设备对配料进行称重,并判断配料选择和配料重量是否正确,若是,则执行步骤S2,若不是,则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更改;S2. 物料组配:员工根据称重后的配料信息,进行物料组配;S3. 物料品检:员工对组配后的生产物料信息进行品检,当品检未通过时,进行物料复检,当品检通过时,执行步骤S4;S4. 物料入库:员工通过RFID设备对物料进行信息采集,并根据物料信息进行对应入库;其中,所述判断物料选择和物料重量具体为:S101. 判断配料是否正确;S102. 判断配料重量是否达到配方标准;S103. 若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都为是,则执行步骤S2,若步骤S101或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为不是,则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更改。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201. 根据称重后的配料信息,将配料装运至指定的容器位置;S202. 通过RFID设备对容器进行扫描,判断扫描结果,当扫描结果为匹配时,则将配料放入相应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配料组配:员工通过RFID设备对配料进行识别,通过称重设备对配料进行称重,并判断配料选择和配料重量是否正确,若是,则执行步骤S2,若不是,则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更改;S2. 物料组配:员工根据称重后的配料信息,进行物料组配;S3. 物料品检:员工对组配后的生产物料信息进行品检,当品检未通过时,进行物料复检,当品检通过时,执行步骤S4;S4. 物料入库:员工通过RFID设备对物料进行信息采集,并根据物料信息进行对应入库;其中,所述判断物料选择和物料重量具体为:S101. 判断配料是否正确;S102. 判断配料重量是否达到配方标准;S103. 若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都为是,则执行步骤S2,若步骤S101或步骤S102的判断结果为不是,则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更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201. 根据称重后的配料信息,将配料装运至指定的容器位置;S202. 通过RFID设备对容器进行扫描,判断扫描结果,当扫描结果为匹配时,则将配料放入相应容器,当扫描结果为不匹配时,则将配料进行重新分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复检具体为:S301. 判断是否即时处理,若是,则对物料重新执行步骤S1;若否,则执行步骤S302;S302. 将物料存放至空闲区域,等待重新下发;S303. 接收重新下发信息,释放存放的物料,重新执行步骤S1;S304. 对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复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料流程追踪和管控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亚松
申请(专利权)人:麦润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